?

基于學徒制的電子信息技術專業改革與實踐

2017-10-21 01:41朱秀斌
報刊薈萃(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資源庫課程體系

摘 要:本文結合我院的電子信息專業的培養目標提出了基于學徒制的電子信息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并闡述了在實施本方案時應注意的事項。實踐證明,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對師資隊伍、實驗實訓條件建設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教學資源庫

我院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辦學指導思想,跟蹤市場需求變化,主動適應區域經濟和企業行業發展的需要,在培養電子信息技術高技能人才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總結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和應用推廣價值的經驗和做法。

一、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

1.構建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構建課程體系的基本原則:打破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全面重構職業教育課程理論與實踐模式,建立基于學徒制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由專業教師、企業技術骨干、課程專家組成建設團隊,圍繞電氣控制設備及系統的運行崗位和維護維修崗位進行工作過程分析,確定對應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根據能力復雜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務形成綜合能力領域,根據認知及職業成長規律遞進重構行動領域轉換為課程,根據完整思維及職業特征分解學習領域為學習單元,融合學校和企業教學資源,設計具體的學習情境;通過教學團隊的合作與分工,融“教、學、做”為一體,工學結合,形成學生的職業行動能力;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利用學院內部監控、教育行政部門評價、社會評價等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不斷修正、完善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通過對部分企業進行調研,分析多年來本專業畢業生的跟蹤信息,由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和企業技術專家、生產一線技術人員共同研討本專業所涉及崗位任職要求,依據相關職業標準,以實現化工、醫藥、建材行業企業的電氣控制設備及系統的運行崗位和維護維修崗位的職業能力培養為切入點,分析崗位包含的實際工作任務,確定本專業的45項典型工作任務。將45個典型工作任務歸納為7個行動領域,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構建“學徒制”課程體系。

2.課程建設

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組建課程建設團隊,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與設計,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制訂核心課程建設計劃,引入崗位操作規范、行業標準和職業資格標準,將職業資格標準融入到相關課程教學中,開發課程標準,建設了與全新課程體系相適應的工學結合的專業核心課程。

3.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

積極轉變教育觀念,把講授的重點由單純講解知識本身轉向同時講授知識的方法和思維方法,確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采用項目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研究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情景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

4.改革考核方式

本課程考核主要采用現場測試、論文、社會調查報告、課程設計或畢業設計、技能實踐操作或與專業技能鑒定成績相結合的方式,著重考核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電子焊接實訓以作品作為考核的主要內容(如收音機的調試結果)、控制線路的故障排除以實際操作和故障的理論分析作為考核的主要內容、維修電工綜合實訓則以參加職業技能鑒定的理論和實踐考試成績為主進行成績評定。

二、教學實驗實訓條件建設

按照校企合作、資源共享、雙方共贏的原則,建設集教學、培訓、技能鑒定、生產、技術服務于一體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完善校外實習基地管理機制,使學生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得到鍛煉。

1.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按照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理念及運作方式,引進企業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構建校企合作項目年度效益評價機制,增強自我造血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逐步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校企優勢互補)、運行機制市場化(利益共享機制)、基地功能多樣化。學生在完成真實工作任務的過程中,逐步樹立質量意識、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目前建成校內實訓基地達到20余個,通過校內生產性實訓,學生進行專業技能集訓,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完成生產與實訓任務,掌握綜合操作技能,從而具備校外頂崗實習能力。

2.借助校外實訓基地,強化生產性實訓

近年來,電子電氣工程系在校企合作、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不僅通過“訂單式”培養建立了穩定的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同時也與企業合作,在校內建設了高壓控制實驗室、電子產品制作等生產性實訓室。這些實訓基地的建設,能夠實現“實訓與生產相結合”、“教學與技術開發相結合”、“員工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等功能,通過現場教學與現場實訓相結合,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中實現教學和實訓、生產的互動,有效地落實了學生基本技能的實驗和實訓。目前電子信息技術專業校外實習基地達到22個,保證學生半年以上的頂崗實習。

三、“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

通過引進、培養、聘請高水平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和來自企業一線的技術專家、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通過國內外進修學習、企業工作鍛煉、承擔項目開發工作、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等多種方式,使專職教師獲得高級維修電工以上的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水平證書,積累實踐經驗,提高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設計能;按照“不為我有、但為我用”的工作思路,充分考慮兼職教師的工作特點,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和聘用制度,提高兼職教師管理水平,電子信息技術專業教學團隊2007年被評選為山東省教學團隊,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四、建立教學質量管理與監控體系

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制訂教學質量管理標準,構建以實踐教學為重點的質量保障體系;重視過程監控,建立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教學質量考評體系;創建評價--反饋--調控“三位一體”的教學質量管理與監控系統,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學管理運行機制。

通過對電子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改革和實施,師資隊伍、實驗實訓條件等有了很大改善,培養出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建設成1個國家級實訓基地、1門國家級2門省級精品課程、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同時畢業生也以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技能過硬而受到社會廣泛歡迎,部分學生很快成為企業業務骨干,深得企業的好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

[2]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 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教高[2007]12號)

作者簡介:

朱秀斌(1976.7—),男,山東淄博,碩士,講師,主要從事電子信息技術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歡
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資源庫課程體系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藝養教育”凝練與藝美課程體系建設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茶藝課程開發與設計
應用技術大學背景下課程開發初探
移動互聯開發的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淺談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重構與課程設計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計算機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
高職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