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協同教育體系建設

2017-11-13 11:46
西南學林 2017年2期
關鍵詞:共育協同育人

孫 瑾

(昆明學院人文學院)

2010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文件指出,“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庇纱丝梢?,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是多層次的。一是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的人才;二是以創新創業教育為突破口,改革我國教育體制中長期存在的問題——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差;三是鼓勵大學生創業,以創業帶就業。高校開展創業創新教育,既是對國策的回應,也是完成教育使命的要求。從實踐來看,很多高?;ㄙM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收效卻不明顯。要提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質量,首先要理清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是什么,誰擁有教育資源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體系。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目標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實施意見》)指出,創新創業教育“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以完善條件和政策保障為支撐”?!秾嵤┮庖姟访鞔_提出創新創業教育要“培養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勇于投身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創新人才是具有“創新思維、創新實踐與創新人格與心理”的人。創業是創業者發現一個商機,并通過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效益或社會價值的過程。發現商機需要創業者獨到的眼光,見他人所不見,其本質是發揮創新思維。創業行為則是創新實踐的外顯形式之一??梢哉f,創業是創新的諸多產出之一,創新人才不一定創業,但創業者需具有創新精神。因此,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目標是育人——培養創新人才。

二、現行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各高校大力開展不同形式的創新創業教育,如實施科技創新項目、舉辦創業大賽、開設創業課程,形成了一批典型經驗,如清華大學注重提高學生基本素質,黑龍江大學以建立實踐基地增長學生創業實戰經驗為重點,寧波大學以整合第二課堂為重點。與此同時,各高校探索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各校支持創新創業的力度不同。有的學校設有專門的部門統籌開展相關活動,有的只是把創新創業教育視為某一部門的職能;有的學校把創新創業教育簡單化為畢業生創業人數,對在校生教育投入不足。二是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差異顯著。由于資源分配和分布不均,不同學校能夠提供給學生的指導與服務質量差異巨大。實力雄厚的學校能給學生提供優質的指導服務,如高水平的指導教師、完善的場地設施、豐富的校外資源等,而普通高校則顯得捉襟見肘。三是實踐教育乏力。一方面高校教師普遍缺乏社會經驗,沒有能力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另一方面高校教育歷來缺乏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行動的機制,學生依賴心理重,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弱。

三、建立協同共育體系

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路徑,一方面,高校應認清自身的優勢所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優勢資源的作用。通過政府、高校、社會多方協同,調動教育資源,讓不同學校、不同地區的學生享受到優質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培養創新人才,以及大學生創業者搭建“協同共育體系”。

(一)協同共育體系的內涵

教育的過程是從意識到行為的過程。教育者通過正規化、系統化的課程安排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意識,從而達到塑造行為的目的。意識改變集中在課堂內,實踐行為則發生在課堂外更大的社會生活中。學校教育是以課程為中心展開的,教師通過課堂傳授塑造學生的意識,而在課堂之外的社會生活中,學校、教師對學生的作用非常有限。換句話說,學校育人的優勢是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社會更重行動和行動的結果,可以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學習和演練的平臺。

如何打通從課堂到實踐的通道?協同共育體系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它是高校和社會為有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分工合作,高校和社會按照“供需匹配”原則共同育人?!皡f同”強調多方合作,在創新人才成長的過程中,高校、社會發揮各自的優勢,根據不同學生發展的階段和目標,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育。協同共育體系中,高校是整個系統的核心,社會起到輔助教育、強化教育成果的功能。重點要解決幾個問題:一是高校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二是社會能提供什么樣的教育資源?誰提供?

(二)打開學校壁壘

協同共育體系中高校具有核心地位,高校教育是基礎也是主力。高校教育要承擔起培育學生的創新人格與心理、鍛煉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責任。那么,怎么做呢?這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1.革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在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育人”目的前提下,把培養創新人才的理念貫穿于整個教育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

2.打開高校圍墻,提供多元文化氛圍。國內外諸多的研究都表明,學校為學生提供多元、豐富的文化且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打造多元文化,要求高校要打破固有的壁壘,以開放的心態接納“異己”。首先,打破高校間的壁壘,增加學生校際交流??梢苑抡战處熢L學的方式,建立學生訪學通道,鼓勵學生到其他學校訪問學習。其次,打破高校與社會的壁壘。在師資培養方面,設立社區訪學、企業訪學等機制,讓教師能夠深入社會生活。在學生培養方面,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目標等,進入社會各個領域學習鍛煉。

(三)調動社會資源

社會是協同共育體系中重要的另一半,社會參與創新人才培養,可以有效彌補高校教育的缺陷。哪些社會資源可以進入共育體系呢?本文認為,社會中愿意投身創新創業教育,并能夠提供高校不具備的人力、物力的組織或個人,都是可調動的社會資源,如企業、企業大學、科技園、創業園等組織。但由于資源分布不均、信息傳遞不及時等因素,這些社會資源并沒有充分發揮其潛力。需建立多種渠道,促進學生、高校與社會資源的有效對接。

1.校企互融。大部分高校在高年級教學計劃都有實習環節,學校統一安排學生到協議單位實習。這種模式下,學生自主選擇余地小,很多愿意接收實習生的單位又難以找到合適的實習生??梢試L試實習環節的雙向選擇,學校與企業簽訂接收實習生的協議,在協議范圍內讓實習單位和學生雙向選擇;針對一些確能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機會或實習崗位的企業,學校應鼓勵學生在該企業中主動學習、積極投入工作,如修讀企業大學課程、參與企業專題項目等,取得成績后,可以置換校內相應課程的學分。

2.擴展科技園和創業園職能。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各地興建了一批科技園區、創業孵化園等,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平臺。但從育人的角度看,這些園區的功能發揮還不夠充分。無論是科技園還是創業園,都聚集著大量創新創業項目和創新人才,這些都是高校不具備的,應建立制度化的手段實現資源共享,如通過政策傾斜,鼓勵項目組招聘大學生項目助手;在園區內建創業學校,接收在校大學生前來學習;打通園區和校園的信息通道,為創新人才和學生提供更好的非正式交流平臺。

育人,是高校的主要職責,但僅憑高校一家之力,又難以取得好的成效。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儲備人才、驅動發展的重要戰略,能否培養出一批創新人才,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展。協同教育體系其實質是改變目前各自為政、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教育格局,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形成全社會共同育人的新格局。

猜你喜歡
共育協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融合創新 協同發展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