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高校團委工作的創新研究

2017-11-17 08:36劉君
學習導刊 2017年9期
關鍵詞:創新實踐互聯網

劉君

摘要:隨著互聯網信息科技的迅速發展,高校的教學方針、行政機制和管理方案都進行了一系列互聯網式的改革。在當前互聯網信息科技的發展潮流下,高校團委也要依靠互聯網的力量,對自身的工作模式、人員安排和高校團委平臺建設等進行一系列改革創新,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本文主要對互聯網時代高校團委工作的創新進行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團委工作;創新實踐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高校團委工作的創新發展帶來機遇。高校團委的健康發展需要引入互聯網式的教育與交流手段,需要工作模式與體制的改革。高校團委只有緊緊把握時代的發展方向,把握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才能使自身的人才培養工作發揮最大成效。

一、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團委工作的現狀分析

1.教育內容與方式的復雜化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逐漸普及,大學生數量也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面對數量龐大的學生群體,高校團委政治工作的開展就變得非常困難。同時當前大學生群體處在互聯網與電子科技的包圍中,他們有著鮮明的個性特征與新潮的想法,所以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也發生了相應變化。高校團委工作人員不能沿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對學生展開思想教學。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漠視與忽視,導致了高校團委政治教育改革的困難重重。這種局面不僅給高校團委帶來了巨大的工作壓力,也增加了團委沉重的任務負擔。

2.團委工作的組織性不強

高校團委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設、校園文化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組織宣傳作用。但從當前團委工作的發展情況來看,高校團委對學生的組織性較低,大多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學生會和社團聯合會等進行牽頭展開。這種情況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高校團委屬于黨政建設部門,與學生日?;顒拥慕患^少;另一方面是高校團委在活動開展中的政治宣傳性較強,這就容易使學生產生一定的反感思想。高校團委在組織工作的過程中,會較為忽視普通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實際困難,這就使其失去了活動組織的基礎。因此在共青團建設、團員發展和入黨工作,以及多種文體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高校團委應以學生為活動的主體,才能建立起廣泛的群眾基礎。

3.教育體制的落后

高校學生的教學與學業發展以班級為單位,學生的考核以學分、考試成績為主要標準,這就造成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淡化。當前班級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主要場所,因此高校團委的教育工作安排,不能引起學生的充分重視。長此以往,高校學生的人際關系網絡會變得越來越小,學生的自主意識會增強,集體意識會逐漸淡化,這種發展模式會造成學生的孤立狀況。因此,教育體制落后制約著高校團委工作的創新發展,也會對學生個人的職業規劃產生嚴重影響。

二、互聯網時代高校團委工作的創新發展策略

1.以互聯網推動高校團委工作的形式創新

互聯網是集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媒介于一體的信息傳播平臺,高校團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業指導工作,應該利用該平臺進行思想內容的傳播。高校團委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多種多樣的政治活動,例如:在互聯網中發布校園思想政治規范,發布團員的選拔和任用,禮儀隊、國旗班等方面的活動信息。還可以開設教師與學生溝通交流平臺,幫助學生解答思想困惑與活動困難等?;ヂ摼W在高校團委工作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高校團委網站能夠為所有學生提供需要了解的信息,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多樣化的教育支持,推動學生的思想道德與文化建設。以互聯網為平臺的思想教育,可以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氛圍,拓寬學生的職業選擇,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

2.以互聯網的雙向互動引導學生個性發展

新時期高校學生需要個性化發展,但其身心的健康發展也需要進行良性引導?;ヂ摼W作為教職工與學生溝通的雙向互動平臺,應該承擔起引導學生個性發展的任務。高校團委部門可以在網絡中建立健康指導中心,利用學校的師資構建起解答團隊,每天由一名教師在健康指導中心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這種以互聯網引導學生個性發展的模式,能夠在學生、教師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平臺,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信任。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輔導,對大學生未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雙向互動互聯網平臺的建立,不僅能夠使教師實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而且能夠加深學生的思想政治認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3.以互聯網引導團委與學生的互動交流

高校團委要利用互聯網信息科技,通過新聞網站、微博和微信等互動平臺,同學生群體展開深入的溝通交流。團委可以在微信等移動通信平臺中建立群組,通過公眾號向學生發布最新的團委活動信息,傳達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學生在互聯網創新平臺上,能夠實時接收到最新的團委信息,并能夠參與到生活信息和時事熱點的討論中,這能夠加深學生與團委之間的理解,培養起廣泛的高校學生凝聚力。

4.以互聯網推動高校團委的思想政治建設

互聯網是以圖像、動畫為主要媒介的信息傳播手段,高校團委的思想政治建設可以利用互聯網,完成政治思想的傳達與內容的傳播。比如:高校團委可以在互聯網中開展“創建和諧校園活動”,通過開展校園思想道德、好人好事的宣傳活動,構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圍。高校的思想政治環境對學生的言行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學生會根據學校的政治要求約束自己,形成正確的政治素養,培養健全的人格。

結語

高校團委工作的互聯網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因此高校團委工作的創新,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和校園活動兩方面內容。高校團委要利用互聯網搭建完善的信息平臺,利用互聯網開展有組織的政治文化交流活動,以保障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帆. 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校團委工作關鍵問題研究[J]. 華章. 2013 (10)

[2] 望新哲,王妍. 高校學生工作“教育、管理、服務”的辨證關系[J]. 才智. 2016(36)

[3] 張德華. 論加強與推進赤峰學院學生工作改革與創新研究[J].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5)endprint

猜你喜歡
創新實踐互聯網
基于知識經濟下的企業經濟管理創新與實踐
淺談基于計算機競賽模式下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建設與應用型人才培養
淺析班組文化建設與創新實踐
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新時期醫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意義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