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需求導向的大學生職業適應培養研究

2017-11-21 21:32閆莉菲魏玉曦
科技視界 2017年21期
關鍵詞:導向培養職業

閆莉菲 魏玉曦

【摘 要】當前,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各個高校應注重以學生就業為導向,指導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使大學生不再迷茫就業,清楚就業方向,同時,依據崗位和社會需求培養大學生,使大學生的具有專業知識,符合崗位需求,順利找到理想的工作,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效率。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導向;培養

0 前言

近些年高校大學生面對就業感覺很迷茫和困惑,不清楚就業方向,呈現出就業難的驅趨勢,主要原因在于學校沒有根據崗位需求培養大學生,致使大學生找不到對口的工作,不具備專業知識,即使找到工作也很難適應,經常出現離職的現象,導致大學生的就業率不高,對于這一現狀,以下文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1 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問題以及適應能力的特點

目前,高校很多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感覺困惑,不明確就業方向,不具有專業知識,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缺少自信心,沒有正確的心態面對就業,主要原因在于學校所設置的專業不符合社會發展需求,沒有傳授有實際運用價值的知識,學生不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自我期望過高,沒有全面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時,高校沒有以學生的就業為導向安排課程,使大學生不滿足崗位需求,使大學生不懂得如何制定職業生涯規劃,不清楚應選擇什么樣的工作,究其主要原因是學校忽視指導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導致大學生不能順利找到工作,對自己的職業定位不清楚,致使大學生沒有良好的心態找工作,適應能力比較差。針對這一現狀,以下文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2 基于需求導向的大學生職業適應培養

2.1 高校應定位培養大學生,促使大學生順利就業

要想解決大學生在就業時面臨的問題,高校應定位培養大學生,依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定位大學生的發展方向,根據教學目標,定位大學生的職位,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使大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使大學生有自信心面對就業壓力,充分體現出定位培養大學生的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全面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重點加強大學生的各項技能,要求大學生完成各個學業和考核,使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能夠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促使大學生順利就業。因此,高校應注重傳授專業知識,并正確定位大學生的發展方向,依據大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目標,實施因材施教,使每個大學生都能靈活運用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運用能力,推動大學生順利就業,更加適應崗位,從而提高大學生適應能力。

2.2 根據崗位需求培養大學生,提高大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

對于近些年大學生就業不高的問題,各個高校應更根據崗位需求培養大學生,積極實施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使大學生清楚崗位要求,結合用人單位的需求,設計教學內容,培養具備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大學生。為此,要全面掌握各個崗位的需求,結合崗位要求設計教學方案,并組織學生到用人單位去實習,鍛煉學生的崗位使用能力,使大學生提前了解崗位的要求,為大學生日后更好的工作積累經驗,漸漸學生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既滿足崗位需求,又能快速適應崗位,充分體現出結合崗位要求培養大學生是非常的,從而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

2.3 高校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相結合,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

當前,高校專業設置要與社會需求相結合,依據社會發展按照專業課程,綜合考慮到大學生的發展需求設計教學內容,使學生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能夠在實際工作中用到,如果一味地追求大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結合社會需求設計專業,就會導致大學生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使大學生失去就業的自信心。因此,高校所設置的專業內容不能過于形式化,必須要根據社會需求布置教學目標,推動大學生朝著目標努力奮斗,進而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才,并且,還應注重拓寬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大學生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所選擇的崗位會更多,從而逐漸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

2.4 以就業為導向引導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使大學生明確就業方向

現階段高校應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培養大學生適應崗位的能力,并注重引導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和實際情況去制定發展計劃和職業生涯規劃,要做到從實際出發,不能制定不符合實際的計劃。為此,學校應積極開設就業指導課程,為大學生提供意見,分析大學生的自身的情況,傳授就業知識,告知大學生應與就業單位簽署勞動合同,并宣講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符合實際,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使大學生學會設計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職業生涯規劃,使大學生明確就業方向,清楚自己應選擇什么樣的崗位,從而促使大學生順利工作。

3 總結

綜上所述,高校應以大學生的就業需求為導向,依據崗位需求培養大學生,促使大學生具備專業知識,為大學生日后更好的工作提前做好準確,使大學生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與此同時,所設置的專業課程要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使大學生能夠找到對口的工作,并且,依據大學生的自身情況,引導大學社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從而推動大學生更好的發展和就業。

【參考文獻】

[1]肖干.職業適應期大學生員工頻繁“跳槽”現象的調查分析與教育啟示[J].中國青年研究,2014,(03):84-88+83.

[2]謝潤慧,蔣霜楠,黃葉,宋姣,張小燕.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適應與自我培養現狀調查分析——以會計專業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16(08):104-106.

[3]侯芬.新進大學生員工在職業適應期的心理危機管理——基于組織社會化的視角[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25(03):51-53.

[4]周玉成.職業適應期大學生員工情緒智力及其與工作績效關系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

[5]薛艷.職業適應期大學生員工工作穩定性特征及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07.

[6]張華.完善就業市場與提高大學生職業適應能力的思考與對策[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06):53-54.

[7]陳艷梅.責任教育在大學生職業適應力提升過程中的作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6,(16):251-252.endprint

猜你喜歡
導向培養職業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偏向”不是好導向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