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標準在數學課堂中擦出的火花

2017-12-10 18:01黎笑芬
師道·教研 2017年11期
關鍵詞:小數點小數教研

黎笑芬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一、為什么說令我們驚喜呢?原因是在新課標嘗試實施后,無論是數學課堂還是教師與學生都帶來巨大轉變

轉變1:數學課堂的變色

通過學習課標,我們掀起了活用、重組教材的再創造熱潮,使學生樂意學、學得活、學得好。例如一年級《找規律》,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內容的更新。課始時教師:“同學們,六一節快到了怎樣布置我們的課室準備慶祝呢?請大家幫忙把老師未完成的彩帶制作好?!边@樣教師巧妙地結合六一節讓學生運用規律的知識來布置課室,真是既巧妙又有趣。之后還讓學生自制花冠、觀察紅綠燈變化、白天黑夜轉化、男女間隔排隊跳舞等等,通通都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來設計,學生學得趣味盎然??梢?,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有時候教材中的例子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替換。只要教師肯下功夫鉆研,就可以把教材隨著時代的步伐用新、用活。

轉變2: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只有知識與技能的目標是不夠的,同時應具備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才適合學生的全面發展。

比如四年級《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教師以“理解問題—制定方案—解決問題(初步解決--完善解決)”為主線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由此至終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隨機應變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從問題的提出到解決問題碰到的障礙--量角的方法容易有誤差、剪和拼需要不同的技巧等等,老師一直都是處于“該出手時才出手”的恰當時機,使我們的學生永遠出于解決問題主角的角色,最終通過動手實踐感悟出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在解決為題的過程學生經歷了失敗、也經歷了成功,學生學習的遷移探索學習、探索方法絕對是成功的。在這個研究過程當中他們真的融入到數學的思考當中,成為知識探索者,可以說他們每次的失敗都為后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學生的解決問題意識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好鍛煉和提升。

二、在令我們驚喜的背后為什么說又令我們深思呢?原因是在新課標嘗試實施于數學課堂的過程中,不少問題引發我們深思,有待研究與改善

改善做法1:樹立正確的教研之風

在新課標實施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教研之風尤為重要。教研指的就是教學的研究。既然是研究,就應遵循研究的幾個原則:認真、求實、進取。教師必須抱著教中研究、共同進步的正常心態對待。教師在教研中應該做到:實事求是、勇于發表、互相借鑒。這樣才有利于教師在教改中做到大膽、求變、求新。

改善做法2:實施理念要實事求是

新課標實施于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看到不少教師的觀念都有了巨大的變化。

例如《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此表格小數點怎樣移動?小數大小發生怎樣的變化?如此設問教師讓學生觀察受限制過多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另外“小數點怎樣移動?小數大小發生怎樣的變化?”也問得過細缺乏自我思考的空間。其實可以先讓學生自由觀察、自由說說發現什么,再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引導,使學生在提高觀察能力的同時慢慢領會思考問題應有序的思維方法則可。

由上不難看出,教師是希望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的參與,可惜還是不放心學生的分析水平,不經意又走入老式的“小步子”灌輸做法,表面開放性實質禁錮了學生更大的思維分析空間。改善的做法:教師備課要一改以往只是重視教案教法的備課轉化為既重視教案也要充分備好學生,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才能設計出有自由發展空間的問題。

責任編輯 邱麗endprint

猜你喜歡
小數點小數教研
小數點添在哪兒
小數加減“四不忘”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我國古代的小數
小數的認識
小數的認識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小數點移到哪去了
新型教研——說題的感悟
強化學習意識,共建和教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