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促進學習共同體建設

2017-12-12 18:15張力瑋呂伊雯潘金晶
世界教育信息 2017年21期
關鍵詞:國際合作教育技術學習共同體

張力瑋+++呂伊雯+++潘金晶

摘 要:英聯邦學習共同體(Commonwealth of Learning,COL)是由英聯邦政府首腦于1987年創建的政府間組織、由52個國家組成的志愿者協會,旨在促進開放學習以及遠程教育知識、資源和技術的開發與共享;同時,COL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專注于推動和發展遠程教育和開放學習的政府間組織。COL的使命是通過合適的、開放的、遠程的、技術性的方式幫助政府、機構、組織擴大學習規模,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COL的首席執行官阿莎·坎瓦爾(Asha Kanwar)教授是目前全球可持續發展學習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在教學、研究、管理方面有超過35年的經驗??餐郀柦淌诰帉懖⒊霭媪耸啾局?,也發表過許多文章,她的演講可以登錄COL官網(www.col.org)聽取??餐郀柦淌谠趤喼揲_放大學遠程教育領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國際遠程教育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ICDE)授予優秀獎和杰出貢獻獎??餐郀柦淌讷@得了6個榮譽博士學位,分別來自瓦爾德曼·馬哈維爾開放大學(The Vardhman Mahaveer Open University)、印度克里希納·康塔·漢迪奎國立開放大學(Krishna Kanta Handiqui State Open University, India)、英國開放大學(The Open University, UK)、斯里蘭卡公開大學(The Open University of Sri Lanka)、斯威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Swaziland)和馬來西亞瓦瓦南開放大學(Wawasan Open University,Malaysia)。在2017年于青島舉行的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期間,阿莎·坎瓦爾教授接受了本刊的采訪,分享了COL的經驗??餐郀柦淌趶娬{了成為終身學習者和加強合作的重要性,指出當今學習的關鍵特征是技術,這對教師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訪問的尾聲,坎瓦爾教授指出,我們要依據不同文化和國家的多樣性來構建學習環境,從而高效地促進世界各地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英聯邦學習共同體;教育技術;學習共同體;國際合作;文化多樣性

一、學習型共同體的關鍵特征:

使用技術和各種評估成為終身學習者

《世界教育信息》:城市、國家、教室或國際組織都可能成為學習共同體,那么您認為“學習型共同體”的關鍵特征是什么?

阿莎·坎瓦爾:一方面,“學習型共同體”改變的是傳統的學習方式。因為教育技術的存在,教室已不再是人們學習的唯一場所。自個體誕生伊始,就處于一種不斷學習的狀態。因此,我們必須創造這樣一種“學習型社會”——在該環境下,學習不受時空的限制,每個人在想學習的時候,就可以隨時隨地展開學習,學習變得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學習不必與考試掛鉤,真正的學習開始于嬰兒和母親的第一次交流,直至死亡。因此我們的思維必須從正規教育轉向終身學習,這是我們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事情。

另一方面,“學習型共同體”的構建需要我們改變心態?,F在我們的觀點依然停留在學習必須指向資格認證或紙質證明上,因為這些事物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工作。但事實上,當那些紙質材料不再具備這一功用時,我們要做什么呢?我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必須改變我們對學習的看法。學習是關乎整個生命過程的,它本身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技術可以幫助我們處理諸多現實中的事項(比如,隨著機器翻譯語言質量的提高,我們可以借其和來自于不同文化、使用不同語言的人進行交談,語言已不再是問題)。而且,技術還在不斷地完善。這是我們必須努力的方向,這也是我們將要為之共同努力的未來。

《世界教育信息》:那您認為終身學習需要像傳統教育一樣被評估嗎?

阿莎·坎瓦爾:需要。因為人們依然想要傳統的評估。如果你是雇主,當你希望知道某個應聘者是否具備相應的工作技能時,你該如何獲知?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是一名終身學習者,他沒有經過任何評估,那雇主又怎么知道這個人是終身學習者呢?

當前有許多方法能夠推動新興的評估技術的發展。其一,大學和機構必須重新認識自身的角色定位。大學不再是學習的唯一場所,大學需要能看到學生所具備的某項技能,并依此給予相應的資格認證。認可之前所學就意味著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獨立學習的知識到大學后可以獲得認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已經開始這樣做了,這就是未來趨勢。

其二,利用新興技術拓寬評估途徑。目前有一種稱為“區塊鏈”(Blockchain)的新技術。利用這種技術,學生可以持續地加載任何想學的東西,他們的教師也可以持續地認證他們的學習。區塊鏈的好處之一是能夠進行持續地記錄,且該記錄具有完整性,可以通過驗證進行認證。也就是說,機構將持續證明學生的資格。我們還可以通過技術記錄學生的成就,并為雇主提供證明。諸多可能性正在出現,這將徹底改變大學的角色和學習的作用,它也意味著我們正朝著“學習型社會”的方向不斷發展。

二、教師的挑戰:將重點從教轉向學

《世界教育信息》:與傳統教育中的教師角色相比,您如何看待教師在“學習型共同體”中扮演的新角色?

阿莎·坎瓦爾:你可以看到傳統的教師是如何教學生進行學習的。過去,當人們還未掌握先進技術之時,學習者是從哪里進行學習從而成為優秀的人呢?答案是從教師那里。

但在“學習型共同體”中,教師將會持續發揮重要作用,但重點是完成從“教”到“學”的轉變——即學習的重點將是學習者們正在學習的,而非教師正在教的。我可以成為一個偉大的教師,但如果我的學生沒有在學習,那就意味著我不是一個成功的教師,因此,學生的學習成果更重要。教師必須從如何顯示自己的卓越轉向顯示學生的卓越,這就是教師角色需要做到的變化。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出這一轉變的過程中,并不是教師已經變得不再重要,教師的角色依然重要,也就是說,教師仍然能夠傳授知識和價值觀,但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們要能夠明白學生內心所想;教師需要傳授學生應當和平地生活在一個社會中,與他人進行互動和合作;教師需要有同理心,才能更好地教授他們的學生,這也正是教師的價值所在。endprint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您開展了哪些幫助教師進行專業發展的項目?

阿莎·坎瓦爾:許多教師對技術不是特別擅長,更多情況下,學習者對技術的掌握程度反而比教師更好。COL已經開發了一個名為“英聯邦教師ICT融合證書”(The Commonwealth Certificate in ICT Integration for Teachers)的培訓計劃。該計劃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教師能力框架(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Teachers,CFT)。COL開發了相關資源以幫助教師發展這些能力。我們已經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執行該方案,在加勒比地區培訓不同國家的教師。在非洲,我們與非洲虛擬大學(African Virtual University)提供了一門聯合慕課,以提高教師們的ICT能力。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且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而言,都是需要的。

三、協作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方法

《世界教育信息》:請您介紹一下中國在COL的參與情況。

阿莎·坎瓦爾:雖然中國不是COL的成員,但我們仍然在不同層次上進行合作。重要的是,我發現中國對學習他人的經驗有很強烈的意愿,這一點令我印象深刻。即使中國已經做得很好了,它依然不斷地在向別人學習。這種開放的態度在21世紀顯得尤為重要。COL在開放教育資源方面開發了非常先進的內容和資源,我們在中國的同事把它們翻譯成中文,在中國的國家開放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學校進行試用,很多機構也翻譯了COL開發的材料。因此,在這一層面上,中國和COL有合作關系。此外,我還經常被邀請至中國,在會議上發表各種演講,這是另一個層面的合作。今年7月底和8月,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的代表團來到位于溫哥華的COL總部進行了交流。

《世界教育信息》:您在與中國合作方面有什么期望?

阿莎·坎瓦爾:我認為,我們可能與中國合作的領域是利用技術來縮小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之間的差距。中國有像北京、上海一樣非常發達的城市,也有偏僻的農村地區。這與許多發展中的英聯邦國家非常相似,我們有像新加坡、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那樣非常先進的成員國,也有像瑙魯這樣的偏遠島嶼國家,像塞拉利昂這樣的非洲國家。因此,我們具有環境相似性。我認為中國正在努力做的是通過技術的應用,讓教育惠及所有地區,我們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上海有非常先進的實驗室和三維學習理念,但在偏遠地區,如何擴大教育規模?這就是中國正在努力解決的問題。COL也在努力解決如何使用技術以期不讓任何一個國家落后,因此我認為這是我們合作的共同點。

例如,中國利用技術開發了“微信”這樣的平臺,人們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進行聯系和溝通。如果我們可以將“微信”作為一種學習工具,我們就可以做出很大的改變,這也意味著偏遠地區的人們將不再處于劣勢地位:人們可以一起使用他們負擔得起的、可獲得的技術進行學習。COL已經開發了Aptus,事實上它來自于中國。Aptus由三部分組成,一個是小型服務器,一個是各種無線路由器,一個是太陽能充電器。我們可以在小型服務器上加載600個來源于維基學院或可汗學院的視頻作為開放教育資源。這些資源被提供給太平洋偏遠島嶼上的國家,那里可能只有10名學生。每名學生只需150美元,就可以連接到Aptus,并在基里巴斯偏遠島嶼或巴基斯坦遙遠的山脈下載優質的學習內容。

21世紀,合作是進步的唯一途徑。我們沒有充裕的時間重新打造“歷史的車輪”。如果有人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無論它們在哪,我們都應該能夠良好有效地使用它。如果我們得到了發展,無論我們在哪,都應該分享它,這就是COL推廣使用開放教育資源的原因。我們與來自109個國家的與會者共同參加了6次圍繞OER主題展開的區域磋商活動。中國也出席了會議,并對我們準備的有關OER的兩份報告作出了貢獻?!?017年OER全球報告》(The OER Global Report 2017)和《OER:從承諾到行動》(The OER:From Commitment to Action)于2017年9月在斯洛維尼亞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開放教育資源大會上被分享,中國的幾位專家學者也出席了會議。實際上,有趣的是,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發源于美國和歐洲,但目前被中國和印度所接受。中國和印度兩國都是如此之大,對開放教育資源的需求也是巨大的,且政府也對此表示支持。

《世界教育信息》:您如何看待在線教育的認證?

阿莎·坎瓦爾:我認為在線教育所獲得的文憑和證明可以被認可,但它必須有相關的規定,機構也需要確保對這些規定的遵循。當我們制定了相關規定之后,質量保證、資格認定和轉換都變得相對容易起來。我們需要制定一個全球性的在線學習規定,無論學生在哪里學習,都必須保證學習機構的教學質量。研究表明,如果在線教育供給得當,那么在線學習和面對面學習的結果并沒有差異。因此,我認為,政府必須制定相關的規定,在線學習才能得以發展,因為人們在學習的同時也想要獲得資格,如果資格不能被認可,他們可能就不會這樣做。資格是人們必須擁有的東西,如果能力可以通過規定被衡量,那在線教育就解決了一大發展障礙。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來,我們開發遠程教育面臨什么挑戰?

阿莎·坎瓦爾:改變心態很重要,我們必須讓人們改變。大多數人仍然認為去大學校園接受教育是最好的,人們不能去遠程學習機構接受教育,因為那是“二等課”。不僅在中國,許多發展中國家也面臨同樣的境況,巴基斯坦是這樣,孟加拉國也是這樣,因此我們需要時間讓人們作出改變。

四、基于文化

和國家的多樣性構建學習環境

《世界教育信息》:您曾在不同地區的不同機構任職。請您談談不同文化和國家的學習型共同體的多樣性。

阿莎·坎瓦爾:我在許多國家工作過,每個國家的情況都有所不同,即使在一個國家內部也存在很多差異,因此很難進行一般化的概括。但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普遍性的結論,那就是環境非常重要,這也是芬蘭教育如此優秀的原因。他們有一個核心的國家課程,該課程必須適應每所學校、每個地區的發展。這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在印度的一個部落地區教授讀寫課程,你要求他們學習ABC,他們會問為什么?因為他們并不需要進行書本的學習。他們想要學習的是如何生存,如何維持生計。我可以告訴你一個烏干達的例子。就像中國有大熊貓一樣,烏干達有大猩猩,許多的游客去那里旅游。因為游客的到來,烏干達的森林建立了信號塔,以使游客獲得手機信號。在森林里有一些只會說他們自己語言的部落,但他們擁有手機,這為他們進行遠程學習提供了硬件資源。當地不少居民是用土制容器采集蜂蜜的蜂蜜收集者,一旦下雨,蜂蜜不容易保存。我們與馬克雷雷大學合作,將馬克雷雷的專家及學生與部落聯系起來,專家們用部落語言教他們科學的養蜂方法,而學生們則為他們提供借款,幫助他們制作蜂箱收集蜂蜜。因此,現在他們有了更多的蜂蜜,他們將蜂蜜作為貸款的還款。三年來,這些人送孩子上學,一天吃兩餐,生活也變得更加富裕。這是一種基于不同環境產生的不同類型的學習方式的案例。但問題是,當你基于特定環境進行活動時,你就無法大規模地擴展。因此,我們應該做的是,一旦我們創建了一個模式,就像我們在烏干達所做的一樣,我們可以在幾個地方將這種模式進行復制,來影響一部分人。這個模式有4個要素:大學提供專業知識、共同體決定要學什么、財務負責資金投入(如學生提供的借款),還需要電信提供商來實現手機通話。這個模式正在被11個國家復制,這就是它如何實現大規模改變的方式。

編輯 許方舟 校對 徐玲玲endprint

猜你喜歡
國際合作教育技術學習共同體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論“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背景、風險及應對策略
關于高校如何通過國際合作提升教學質量的建議
探析農業類高職院校國際合作培養農業人才的路徑
基于“微信群”的大學生英語學習共同體建設
翻轉課堂中“學習共同體”構建初探
現代教育技術在體育院校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從《ET&S》與《電化教育研究》對比分析中管窺教育技術發展
從教育技術的視角看數字化教育出版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