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邊大學對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教育援助

2017-12-18 03:51劉建林宋昀航
中國邊疆民族研究 2017年0期
關鍵詞:醫學部延邊護理學

劉建林 宋昀航

內容提要: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9月15日,聯合國軍發動“仁川登陸”,朝鮮戰場形勢急轉直下。10月8日,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不斷擴大對朝鮮的侵略,毛澤東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10月下旬,經中國政府批準,朝鮮人民軍第八軍團撤至吉林省延吉市河南街休整,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亦跟隨第八軍團來到延吉市。根據中共吉林省委、延邊地委對戰勤工作的指示,從1950年11月初至1951年1月8日,延邊大學承擔了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第一期護士的培養工作。1951年1月9日至4月10日,延邊大學又承擔了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第二期護士的培養工作。報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護理學專業的學生均為來自東北地區的中國朝鮮族,畢業后赴前線參加朝鮮人民軍戰地醫院和基層衛生隊的救護工作。延邊大學對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教育援助,是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體現,在中朝關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頁。

延邊大學醫學部的前身是1948年10月1日成立于吉林龍井的延邊醫科專門學校,1949年3月20日該校并入延邊大學。朝鮮戰爭爆發后,成立不到兩年的延邊大學在任課教師、辦學經費、醫療設備、實驗設施都十分缺乏的情況下,克服了種種困難,承擔了對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教育援助工作。

一、朝鮮戰爭爆發前延邊大學醫學部的創建及其初步發展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18日,蘇軍解放延吉,偽間島省的日偽機關土崩瓦解。19日,龍井解放。26日,“龍井教育同盟”委員長林啟學帶領愛國師生接管了偽東滿醫科大學。9月12日,在接收的偽東滿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附屬看護員學校的基礎上,龍井教育同盟按照“民辦公助”、“以民教民”的原則,創辦了民辦龍井醫科大學。①延邊大學醫學院院史編委會:《延邊大學醫學院院史》(1948-2003),吉林省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第200304016號,2003年,第1頁。在教職員工和愛國學生的邀請下,龍井金山醫院院長金光燦出任校長,李奇奉出任學監。民辦龍井醫大創辦后,學校按照黨的“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廢除了偽滿時期的“奴化教育”,加強了護理學專業的教學,并將醫大附屬看護員學校的學制定為1年。

1946年8月17日,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和省軍區機關干部在省委書記陳正人、省政府主席兼省軍區司令員周保中的帶領下遷至延吉市。在這一過程中,民辦龍井醫大將辦學經費緊張的情況向周保中主席進行了匯報。周保中經過深入調研,在了解到民辦龍井醫大的困難后,決定將該校由私立改為公立,并將學校辦學經費納入吉林省財政預算。10月3日,學校更名為“吉林省立龍井醫科大學”。1947年3月,東北民主聯軍總衛生部接管吉林省立龍井醫科大學,學校改稱“東北軍政大學吉林分校醫學院”。李震勛出任醫學院院長,崔秀漢任教務主任。醫學院附屬醫院由副院長文平主持工作。東北軍政大學吉林分校接管醫學院后,為保證教學需要,“撥出???,000萬元東北幣,為醫學院購置教學設備。同時,為適應解放戰爭戰場的需要,把醫學院的學制改為1年,教學以外科和戰地救護為主要內容,培養學員的救死扶傷精神和醫療、護理技術”①政協龍井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龍井文史資料》(第三輯),吉林省內部資料準印證第90609號,第106頁。。

1948年1月,“東北軍政大學吉林分校醫學院”改為“中國醫科大學第一分?!?,中共中央東北局任命曾在延安醫科大學任教的任國祥任校長,鄭方擔任政委,王立映為附屬醫院院長。7月,中國醫大第一分校根據上級的指示,開始著手布置從龍井遷往哈爾濱的工作。在這一過程中,一部分朝鮮族教師希望能留在延邊地區。為避免醫大一分校遷走后延邊地區的醫學教育出現斷層,時任中共延邊地委副書記、延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的林春秋提出在延吉市創辦一所全新的以培養朝鮮族衛生干部為辦學目標的學校。8月1日,由林民鎬擔任主任的“延邊醫科專門學校期成會”在延吉市成立,在延邊專署的支持下積極開展延邊醫專的籌建工作。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為了慶祝朝鮮建國,東北行政委員會派出了由朱德海任團長、文正一任副團長的“東北朝鮮族人民代表團”,盧基舜校長參加了代表團。在朝鮮期間,盧基舜考察了朝鮮高等醫學教育的情況。②尹宗柱、金青松編:《中國朝鮮族醫學教育先驅盧基舜》,第78頁。

1948年9月23日至25日,延邊大學護理學院和醫學院的前身——籌備中的“延邊醫科專門學?!痹谘蛹薪M織了招生考試。錄取了本科生64名,特科15名,候補生21名,共100名新生。③《延邊大學醫學部部史》編委會:《延邊大學醫學部部史》,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2頁。10月1日,以原中國醫科大學第一分校的部分朝鮮族教師為骨干,延邊醫科專門學校正式掛牌成立,校址最初設在延邊軍分區辦公樓,曾創辦《保健運動》、《保健朝鮮》等朝鮮文進步刊物的楊尹被任命為代理校長。④尹宗柱、金青松編:《中國朝鮮族醫學教育先驅盧基舜》,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51頁。10月中旬,延邊專署任命盧基舜為校長,楊尹轉任延邊醫專附屬醫院院長。10月下旬,延邊醫專遷回龍井。由于學校的創建工作已經完成,“延邊醫專期成會”正式解散,另成立“延邊醫專董事會”負責辦學資金的籌集。延邊醫專初創時,有教師8名。附屬醫院有醫師2名,護士6名,床位10張,⑤延邊大學醫學院院史編委會:《延邊大學醫學院院史》(1948-2003),吉林省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第200304016號,第2頁。學生60名。⑥政協龍井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龍井文史資料》(第三輯),吉林省內部資料準印證第90609號,第107頁。延邊醫專的生源來自東北三省的朝鮮族中學畢業生和醫療衛生系統的朝鮮族在職人員,采用朝鮮語授課。延邊醫專的辦學宗旨是:“培養具有專門醫療衛生科技知識的人才,保障延邊人民的健康,支援國內解放戰爭?!毖舆呩t專從解放戰爭的戰場救護需要和朝鮮族群眾的實際醫療需求出發,設立了1年制護士養成所,招收了第一批20名護理學專業的學生。①延邊大學醫學院院史編委會:《延邊大學醫學院院史》(1948-2003),吉林省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第200304016號,第2頁。

延邊醫科專門學校并入延邊大學前,師資隊伍有了一定的發展,教職員工達到39名。②延邊醫學院校史編纂委員會:《延邊醫學院校史》,吉林省內部資料準印證,第9204052號,第2頁。1949年3月8日,延邊醫科專門學校正式并入正在籌備中的東北朝鮮人民大學,成為東北朝鮮人民大學醫學部,校址由延吉遷到龍井,醫專附屬看護員養成所所有學生的學籍轉入東北朝鮮人民大學。1949年3月20日,延吉大學成立。延邊醫科專門學校并入新成立的延吉大學,成為延吉大學醫學部。醫學部里設有閱覽室,存有500多本日文寫成的醫學文獻資料。③尹宗柱、金青松編:《中國朝鮮族醫學教育先驅盧基舜》,第82頁。4月1日,醫學部在龍井校址舉行了開學典禮,中共延邊地委任命盧基舜為延邊大學醫學部部長、元逸愚為副學部長,全信奎任醫學部附屬制藥廠副廠長(主持工作)。醫專并入延吉大學后,實行“學部長負責制”。盧基舜擔任醫學部學部長,元逸愚為副學部長,楊尹為附屬醫院院長,池喜謙為教務科長。校址從延吉市北山街遷至龍井的原偽滿間島省日本領事館舊址(現為龍井市人民政府辦公樓),護士養成所的全體同學亦跟隨醫學部遷至龍井,這是延邊大學護理學專業的第一次搬遷。4月13日,經東北行政委員會批準,延吉大學更名為延邊大學。4月,鄭逵昌任延邊大學醫學部基礎講座室總講座長。5月22日,沈炳鎬被任命為中共延邊大學總支委員會醫學部(第3支部)書記兼指導科長。

1949年7月20日,延邊大學組成了“赴朝高教考察團”,醫學部醫學科科長鄭逵昌跟隨林民鎬副校長參觀了平壤醫科大學??疾靾F結束訪問回到延吉,鄭逵昌從朝鮮帶回一套譯成朝鮮語的蘇聯醫科大學教材。④延邊大學檔案館,案卷號:1-1950-12,第1頁。醫學部教師鄭柄鎮則參加了“國內高教參觀團”,考察了中國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的辦學情況。根據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關于整頓高等學校的決定》和關于《延邊大學整頓情況報告》批示意見。1950年1月,延邊大學對院系、專業進行了調整。在這次調整中,醫學部得以保留,但醫學本科的學制從4年改為5年。醫學特科和護士培訓班保持不變,學制仍為1年。其中,護士培訓班計劃只招1期,到1951年停招。9月1日,為了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借鑒解放軍政工工作經驗,延邊大學醫學部將政治指導員改為政治教導員,10月,醫學部附屬護士養成所第一期學生的畢業典禮舉行,畢業生共有7名。⑤《延邊大學醫學部部史》編委會:《延邊大學醫學部部史》,第193頁。

1950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野戰軍35醫院副院長高應旻調任延邊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院長。1月8日,東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批準延邊大學院系及專業設置的調整方案,保留醫學部醫學專業的學制改為5年,護士培訓班“1年制”的培養方案不變。2月3日,延邊大學任命沈炳鎬為延邊大學醫學部指導員,石公林為副指導員。根據3月31日東北人民政府《關于目前高等教育工作的決定》,醫學部護士養成所調整了課程設置,改進了教學方法,縮減了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時數。4月,醫學部建立了“學部委員會負責制”這一新的管理模式,由學部長、專業主任、指導科長、教務科長、庶務科長、附屬醫院院長組成學部委員會,盧基舜任主任委員。8月,護理學專業的同學跟隨醫學部從龍井遷回延吉的延邊大學本部,此為護理學專業師生的第二次搬遷。同月,盧基舜被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部晉升為二級教授,鄭逵昌、金世昌晉升為副教授。8月15日,延邊大學新校舍竣工。23日,醫學部搬入新校舍辦學。9月,附屬醫院從龍井遷至延吉后,與延邊醫院合并。在兩院的合并大會上,朱德海校長指出:“合并后的延邊醫院應擔負延邊大學醫學部臨床教學和實習及延邊地區中心醫院的雙重任務?!雹佟堆舆叴髮W醫學部部史》編寫組:《延邊大學醫學部部史》,第4頁。11月,延邊大學校本部從延吉市火車站北側遷至延吉市公園街新校址。醫學部附屬護士養成所也跟隨學校遷到延吉市公園街,這是護理學專業師生的第三次搬遷??傊?,朝鮮戰爭爆發前的延邊大學醫學部護士養成所,雖然在師資力量、招生規模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然不能滿足延邊地區對護理學??迫瞬诺男枨?。

二、朝鮮戰爭爆發后延邊大學承擔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朝鮮稱“祖國解放戰爭”、韓國稱“韓國戰爭”或“六·二五”戰爭)爆發。26日,美國政府宣布駐遠東美國空軍、海軍參戰,支持韓國李承晚政府。27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開往臺海,阻撓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侵犯中國主權。28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堅決反對美國干涉朝鮮內政和入侵我國領土臺灣。美國不僅無視中國的嚴正警告,反而擴大對朝鮮的侵略。7月2日,美國出動地面部隊參加朝鮮戰爭。7日,為彌補兵力的不足,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組建聯合國軍。為反對美國侵略朝鮮,23日,延邊各群團組織聯合成立“反對美帝侵略運動委員會”,并開展“反對美帝侵略朝鮮、中國臺灣”簽名運動。②政協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文員會編:《延邊文史資料》(第四輯),吉林省內部資料準印證第5439號,1985年,第191頁。

朝鮮戰爭初期,朝鮮人民軍的“南下作戰”勢如破竹。至1950年8月2日,朝鮮人民軍將韓軍、聯合國軍包圍在釜山周圍不足1萬平方公里的狹小區域,韓軍和聯合國軍依托洛東江構筑“釜山環形防御圈”負隅頑抗。延邊作為吉林省朝鮮族的聚居區以及和朝鮮接壤的中國東北邊疆地區,同朝鮮來往密切,戰場形勢的變化很快傳到了延邊。延吉市的東北朝鮮人民書店門前(現延吉市國貿大廈東門)的黑板上掛出了朝鮮戰勢圖,工作人員每天都用小紅旗標出朝鮮人民軍向南推進的戰勢。一些朝鮮軍人站在朝鮮戰勢圖前向延吉市民宣傳朝鮮戰爭的大好形勢。③安龍禎主編:《回憶金文寶同志》,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88頁。隨著朝鮮人民軍在戰場上的節節勝利,一部分延邊地區的群眾和延邊大學的師生產生了“戰爭可以速勝”的心理。

9月15日,聯合國軍發動“仁川登陸戰役”,切斷了朝鮮人民軍的后方補給線,戰場形勢急轉直下,朝鮮人民軍開始進行戰略撤退。由于對民主陣營的力量估計不足,對戰爭的持久性缺乏認識。加之敵特在延邊地區散布謠言,使得延邊地區的部分群眾從“速勝”轉向了“恐美”的悲觀情緒。認為:“朝鮮地方小,一退就危險”。另外,還有一部分群眾對美國操縱的聯合國大會抱有幻想,孤立地看朝鮮問題,對戰爭性質及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有錯誤認識。10月初,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時事政策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加強時事政策的學習”的要求,延邊大學在朱德海校長、林民鎬副校長的領導下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宣教運動”,在政治、歷史、國文課當中添加時事政策宣傳和抗美內容,掌握學生思想動態,使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相結合。10月8日,毛澤東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25日,志愿軍發起“第一次戰役”,擊潰韓軍第6師團、第8師團和美陸軍騎兵第1師,并將其驅逐至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敵人“感恩節前占領朝鮮半島”的企圖。

10月下旬,經中國政府批準,朝鮮人民軍第八軍團在軍團長金昌德的帶領下撤至中國延吉市河南街整訓,補充人員、裝備,并加緊訓練。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亦跟隨第八軍團來到延吉市。11月初,根據中共吉林省委和延邊地委的指示,延邊大學承擔了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護理學學生的培養工作。接受了上級的任務后,延邊大學對第十二看護員學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如下具體安排:“以時事政治教育為重點,結合防空、防特、愛護傷員等教育,啟發思想,提高政治覺悟,打消恐美思想,轉向仇美、鄙美、蔑美,樹立勝利信心,掀起行動”。①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局(館)編:《中共延邊地委延邊專署重要文件匯編》第二集,1986年12月,第312頁。延邊大學和第十二看護員學校的學生除積極要求參軍、參戰外,還深入到街道、農村向群眾宣傳。部分學生為報名參戰還寫了血書。對此,學校根據上級的指示精神,除少數學生根據國家的需要參加志愿軍的作戰部隊和協助朝鮮政府開展戰勤工作的志愿軍赴朝武工隊外,大部分學生仍然留在學校學習。

延邊大學承擔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后,由醫學部黨支部書記兼指導科長沈炳鎬負責給看護員學校的學生講授新民主主義論和時事政策課程。政治課集中講授資本主義發展的高級階段——“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及其腐朽、沒落直至垂死掙扎的必然趨勢,結合兩大陣營力量對比,以加強學生對抗美援朝戰爭必勝的信心。同時,延邊大學醫學部在第十二看護員學校學生當中大力開展以批判“親美”、“崇美”、“恐美”思想為內容的思想教育活動,并提倡學生與這些錯誤思想劃清界限。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大大激發了她們抗美援朝的熱情和積極性。②延邊大學檔案館,案卷號:1-1951-15,第1頁。第十二看護員學校的學生紛紛以實際行動來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組織廣大師生到街道和農村,以各種形式廣泛宣傳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意義。響應黨的號召,為志愿軍傷員義務獻血,為抗美援朝戰爭進行義捐活動。

朝鮮人民軍的斗爭歷史是光榮的,其前身朝鮮人民革命軍在中國東北期間,和東北抗聯并肩戰斗,給予日寇以沉重打擊。解放戰爭期間,朝鮮人民軍給予了東北民主聯軍以巨大的支援??姑涝瘧馉幈l后,我國履行國際主義義務,援助朝鮮抗擊聯合國軍的侵略,與朝鮮人民生死與共,這是團結朝鮮人民的政治基礎。延邊大學醫學部注重第十二看護員學校學生培養當中的思想認識問題,在學生當中廣泛深入地開展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國際主義宣傳教育,揭穿美帝的侵略本質和宣傳中朝兩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的正義性。以使學生在前線能夠切實做到處處尊重朝鮮人民、朝鮮勞動黨及其領袖金日成首相,遵守朝鮮政府的法令和朝鮮人民軍最高指揮部的命令,不拿朝鮮群眾的一針一線??姑涝陂g學校師生員工表現出來的國際主義精神和愛國熱情,也大大地推動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良好校風的進一步發揚,延邊大學的各項工作隨之出現了嚴肅緊張、生機勃勃的嶄新局面。

延邊大學學生和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學生一起合辦的《抗美援朝運動特刊》(第二期) (圖片來源:延邊大學檔案館)

三、朝鮮戰爭爆發后延邊大學承擔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區看護員學校的專業課教學

朝鮮戰爭爆發后,除延邊大學醫學部副學部長元逸愚參加了朝鮮人民軍,先后擔任朝鮮人民軍第五師團衛生部長、朝鮮人民軍治療護送部部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部駐中國吉林省后方醫院管理處副處長等職務外,①鄭鳳霞主編:《延邊大學醫學院人物鑒》,延吉:東北朝鮮民族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0頁。延邊大學醫學部的大部分教師留在延吉市承擔日常的教學和戰勤工作。由于蘇聯的醫護類教材編排科學、技術先進。1950年8月,延邊大學醫學部規定今后采用的蘇聯醫學、護理學教材應占教材總數的80%。②延邊大學醫學院院史編委會:《延邊大學醫學院院史》(1948-2003),吉林省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第200304016號,2003年,第246頁。延邊大學的教學用語是朝鮮語,所以護理學學科的各門教材都使用朝鮮語編寫。11月初,延邊大學醫學部受中共吉林省委、延邊地委的委托,為支援朝鮮人民的正義事業,承擔了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區看護員學校的全部專業課教學。醫學部承擔這一任務后,學部領導十分重視,學部長盧基舜和附屬醫院院長楊尹立即召開了業務骨干會議,研究決定了具體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并組織實施。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戰地急救、滅菌消毒、衛生防疫等。

由于抗美援朝戰場戰事的擴大,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的大批傷員在短期內往往得不到外來醫療救治,隨部隊開進的看護員所進行的戰場救護的作用就愈加凸顯。延邊大學醫學部根據朱德海校長和林民鎬副校長的指示,同時結合抗美前線對護理人才的實際需要,最終在學時、授課內容、授課方式等方面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偟囊笫牵喊熏F代護理學技術和朝鮮人民軍在抗美斗爭前線的需要結合起來,把政治理論與護理學教育聯系起來,以達到培養有一定革命理論基礎、有實際工作能力、忠于朝鮮人民解放事業的護理戰線的戰士。

抗美援朝戰場的戰傷護理與傷員的救治休戚相關,傷員能否以最快速度擺脫生命危險,被敵方武器所傷的身體能否得到挽救,要看看護員能否快速、準確地配合。所以,戰場護理和戰傷救治密切相關,準確的戰傷護理對傷員的救治成功意義重大。11月4日,根據抗美援朝前線的需要,盧基舜學部長做出決定,包括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學生在內的醫學部全體師生集中學習3個月的戰傷外科。①延邊大學檔案館,案卷號:1-1950-9,第14頁。盧基舜原為生物化學領域的博士,為適應戰場的需要,盧基舜自學護理學,親自為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護理學學生講授戰傷外科。在盧基舜的帶領下,醫學部各級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不僅分擔了部分教學任務,而且在護理學教學實踐中加深了對護理學教學規律的認識,使領導、管理和教學結合得更為緊密。

戰傷外科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戰地搶救和戰傷護理。搶救傷員速度很重要,延邊大學醫學部教育第十二看護員學校學生要按照“先重后輕”原則,做到快搶、快救、快速運往后方戰地醫院。在擔架隊后送的過程中,看護員應做好途中急救和護理工作。密切關注后送途中的傷員情況。人民軍和志愿軍傷員的傷口大致包括如下幾類:槍傷、刀傷、骨折、皮膚擦傷、組織挫傷、裂傷、刺傷、燙傷、原有傷口感染等。醫學部教師首先指導學生學習了外傷包扎、止血、輸液、注射等操作。戰傷護理對于保證醫療救治的順利進行,防止和減少戰傷并發癥,降低傷死率和傷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醫學部也重視看護員需要掌握清洗創雙、傷口縫合、體內取異物等護理學技術的教學工作。在戰場上,看護員還要配合擔架隊,對傷員出現的骨折、關節傷、擠壓傷等情況,學會用夾板固定。另外,看護員還集中學習了換藥及創面的清洗等護理學技術,主要包括:消除傷口分泌物和異物、控制局部感染等,以利于傷口愈合、拆除縫線。②延邊大學檔案館,案卷號:1-1950-8,第14頁。

“節奏快、突擊性強”是戰場護理的顯著特點。朝鮮人民軍官兵受傷后,看護員需要采取止血、包扎傷口、骨折固定、心肺復蘇、輸液等措施進行積極救護。在這種情況下,看護員若不具備健康的體魄、飽滿的熱情和全心全意為官兵服務的精神,便很難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延邊大學醫學部在向第十二看護員學校的學生傳授現代護理學知識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培養第十二看護員學校學生艱苦奮斗的作風。為使每個看護員都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延邊大學醫學部號召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全體同學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國際友人白求恩為榜樣,學習他“救死扶傷”的國際主義精神,以期培養兼具高度的責任心和扎實的業務素質的看護員。

在戰場上,保護自己,才能更好地打擊敵人。由于聯合國軍在朝鮮半島“米格走廊”以南的區域掌握制空權。因此,建立并完善人民防空體系意義重大。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同學對于防空普遍缺乏實際經驗,但理解能力較強。為此,延邊大學醫學部邀請一部分志愿軍和人民軍戰士向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同學傳授防空知識,內容包括修筑防空洞以及講解戰場上敵人飛機轟炸的規律,以減少敵機轟炸給前線戰地醫院造成的損失。敵機飛到戰場上空時,若敵機平飛,就迎著飛機跑,敵機側飛則是要發射槍彈,此時需要及時的臥倒隱蔽。①延邊大學檔案館,案卷號:1-1950-9,第1頁。

1951年1月10日,為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延邊大學決定實行獎學金制度,對成績優秀的學生發給50萬元東北幣。②樸泰洙:《延邊大學師范教育史》,延吉:延邊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93頁。1951年,延邊大學醫學部決定把生產勞動課作為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正式專業課程,列為教學計劃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設置勞動課以后,第十二戰區看護員學校的第二期學員和延邊大學醫學部學生一起,普遍地參加了鋼鐵生產、工廠、農場勞動和其他社會公共實踐活動,認真貫徹了黨的“教育和生產勞動結合”的方針。③延邊大學校報編輯部:《歷史的足音——延邊大學校報50年新聞集錦》,吉林省內部資料準印證第200304011號,2003年5月,第82頁。經過培訓,第12戰時看護員學校的兩期共1,000余名學生在延邊大學醫學部接受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和前線戰地醫院急需的護理學技術,成為用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國際主義戰士。

負責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學生培養任務的延邊大學醫學部教師展示“贈送給毛澤東主席的禮物”,向中央表達朝鮮族的反帝決心 (圖片來源:延邊大學檔案館)

結 語

毛澤東主席于1941年和1942年在延安先后兩次為護理工作者題詞:“尊重護士,愛護護士”、“護理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之時,延邊地區共有大小醫院12個,鄉鎮衛生院40個,村衛生所3個,醫護人員1,275名,①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局(館)編:《中共延邊地委延邊專署重要文件匯編》第二集,1986年12月,第411頁。延邊地區面臨著護理人才缺乏的現狀。但為了支援朝鮮,中共延邊地委和延邊專署從護士中抽出業務骨干組織了護士隊奔赴朝鮮前線。根據1949年東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對《延邊大學整頓情況報告》的批示意見,延邊大學醫學部護士養成所原打算到1951年停止招生??姑涝瘧馉幈l后,根據中共吉林省委和延邊地委的指示,延邊大學承擔了對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教育援助工作。作為一項光榮的戰勤任務,延邊大學醫學部在盧基舜學部長的帶領下,根據前線的需要適時調整了培養方案,不僅沒有停辦護理學教育,而且集醫學部之力加強了護理學的教學工作??姑涝瘧馉幤陂g,延邊大學師生節衣縮食,克服生活上遇到的困難,自發地向前線部隊捐款、捐物。其中,延邊大學醫學部的全體教職員工除承擔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教育援助任務外,每人每月還把自己工資的5%到10%捐給前線。據統計,至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署,延邊大學共有180多名教職員工捐物511件,捐款1,729,115元東北幣;共有400多名學生捐物941件,捐款196,260元東北幣。②延邊大學檔案館,案卷號:1-1950-8,第16頁。

延邊大學在接受中共吉林省委、延邊地委的戰勤任務時,處于成立不到兩年的初創時期。要培養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大量學生,辦學經費短缺的問題日益凸顯?!盀榱私鉀Q學校的辦學經費短缺、設備簡陋、缺少部分醫療儀器、實驗室少等問題。延邊大學把藥廠的利潤投入到購買實驗儀器,把藥廠盈利的大部分資金都用在了增加設備儀器、改建實驗室和購置學術書籍上,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費不足的壓力”。③樸文一主編:《歷史的記憶——延邊大學校友回憶錄》(1949-2004),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31頁。延邊大學對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援助正值抗美援朝戰爭前期,這一階段是朝鮮人民軍被迫進行戰略后撤的困難時期。據統計,從1950年11月初至1951年1月8日,延邊大學承擔了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第一期看護員的培養工作。1951年1月9日至4月10日,延邊大學又承擔了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第二期看護員的培養工作。報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護理學專業的學生均為來自中國東北地區的朝鮮族初中畢業女生,每期500余人,兩期共計1000余人,畢業后赴前線參加朝鮮人民軍戰地醫院和基層衛生隊的救護工作。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學生在延邊大學醫學部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教育和現代護理技術,成為用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國際主義戰士。延邊大學對朝鮮赤十字會第十二戰時看護員學校的教育援助,是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體現,在中朝關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頁。

猜你喜歡
醫學部延邊護理學
《護理學報》第六屆編輯委員會成員名單
《護理學報》舉辦“護理科研與論文寫作”高峰論壇的第二輪通知
《護理學報》舉辦“護理科研與論文寫作”高峰論壇的第二輪通知
《護理學雜志》稿約
《延邊大學學報》(社科版)2020年總目錄
延邊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作品
延邊大學美術學院繪畫作品
日本的高原肺水腫
安徽省立醫院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韓語近義動詞的意義關系分析
——以捆綁動詞‘’為中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