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國醫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7-12-20 19:41王建忠鄭志雄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16期
關鍵詞:培養機制考核方式醫學教育

王建忠++鄭志雄

【摘要】醫學教育是我國培養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現代醫學快速發展,高等醫學教育體制也發生了變化,醫學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也是其發展的機遇。本文主要對現階段我國醫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提出相應解決對策。

【關鍵詞】醫學教育;培養機制;教學方式;考核方式;人文素質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064-01

隨著我國醫學教育逐漸跨入新的發展階段,其大眾化特點更為顯著,而其問題和困惑也日益凸顯。當前是醫學教育轉型的關鍵時期,雖然高等醫學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數量也不斷增長,但是我們仍要正視這一發展所帶來的眾多負面影響。這些負面影響阻礙了醫學教育的進步,醫學教育的未來應如何發展是一個值得不斷研究的課題。

一、我國醫學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國醫學教育自實施擴招之后其規模不斷擴張,人才培養模式、辦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也都隨之改革。在辦學理念方面,醫學教育追求的目標開始趨向于高水平、研究型、國際化以及復合型,在辦學中力圖與國際看齊,重視科學研究,為提高教學水平和層次做出了很多努力。在人才培養方面,首先,高校人數的增多對其校園硬件設施建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能力的學生的需求;其次,醫學教育高校在這一階段的類型結構也與之前不同,層次逐漸多樣化,綜合性大學的需求更為迫切。辦學理念的變化和培養模式的變化對醫學教育的改革和轉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大醫學教育工作者也為此不斷探索,各種教學方法、管理方法以及考核制度等的嘗試也都獲得了較好的培養效果。不過其中仍有一些問題未得以有效解決。

1.醫學教育培養機制不夠完善

當前我國醫學教育培養機制呈現多層次的特點,可分為博士、碩士、本科以及???。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對于以往特定時期醫療衛生體系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幫助解決了衛生資源不足的困境。而當時期發生變化后,該模式的質量問題就凸顯出來。一方面,不同層次的教育其學生、教師以及配套設施等都有很大的差距,導致進入臨床的專業醫師比較缺乏,使醫療活動風險增加;另一方面,醫學教育更加依靠其經驗,很多醫生面臨長時間接受基礎知識系統訓練而進入臨床后工作能力反而不足,進而出現“高學歷、低能力”的現象,從某種程度上也促使之后的醫學教育呈現接受更為長期的系統基礎訓練這一狀態,極大的限制了醫學健康發展[1]。

2.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課程教學是培養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課程教學質量與學生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F階段,我國醫學教育課題教學還有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方法缺乏靈活性。教學方式會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目前課程教學中還有不少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講述,學生聽課、做筆記,以知識傳授為主,而沒有重視對能力的培養,缺少師生互動和交流,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更不用說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了。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不符合醫學教育理念,也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二是,教學評價考核方式比較單一。課程教學效果主要是通過教學評價考核來予以衡量的,而教學評價考核則以卷面考試占較大比例,實踐操作方面所占比分較少。不同課程的學習、理解和應用要求不同,故而當前的考核形式不能全面的反映學生的整體能力,在某種程度上也促使重考試、輕能力培養的現狀形成。

3.人文素質教育有待提高

醫學并不是單一的學科,其不僅具有醫學性,同時也具有人文性,在臨床上需要面臨不同的疾病時,要求醫者必須要有理科的實證精神,而在在面對各種層次和差異的患者時,又要求醫者必須要具有文科的溝通能力和藝術修養[2]。故而,人文素質也是醫學生必須要具備的。從現階段我國醫學生人文素質情況來看,其狀況并不理想,由于溝通能力不足和表達不當等問題導致的醫患糾紛時有發生,可見醫學教育中對于人文素質的教育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二、改善我國醫學教育現狀的對策分析

1.完善教育培養機制

現階段醫學教育改革在不斷進行,培養機制也發生了變化,均質性人才培養特點更為突出。在一些地方的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已經實施了“四證合一”的培養模式,在醫師培訓周期和計劃中也開始根據其教育層次不同而制定個性化方案,這對于完善醫學教育培養機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2.對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進行改革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教育中開始推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要求在課程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3]。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更加重視對學生個性的發展,積極增加參與式教學、研討式教學、啟發式教學以及情景式教學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加強師生互動,改變以往被動學習的模式,逐漸轉變為主動學習,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創造能力等,是培養綜合型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方式。另外,還要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新時期的醫學教育考核必須要能夠體現其知識、能力素質綜合培養的教學理念,故而多元考核方式相結合更為合適。例如,對于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可采用筆試和實驗考試相結合的模式,而對于研究性專題,則可通過綜述、小論文的方式來予以考核。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個性進行多層次、立體化的評判。

3.加強人文素質培養

首先,應樹立新型教育理念。要將人文知識修養與知識技能學習放到同一高度上來,重視兩者的結合,以培養具有良好職業能力、道德以及健全人格的醫學生。其次,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學生的典范,可以邀請相關人文專業院校教授到學校來開設人文課程,幫助提高其人文學科教學水平。最后,加強人文教育實踐。在醫學生的臨床帶教時,應重點體現人文關懷,為其塑造具有人文精神的環境,使其深刻認識到人文素質的重要性,并自覺提高自身人文素養,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總結語

總的來說,在未來的發展中,改革不合理教育機制、改進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以及強化人文素質教育,這對于提高醫學教育素質和促進醫學教育改革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志勇.醫學整合課程改革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0):5-7.

[2]郭敏,鄭中華.醫學課程形成性考試改革的反思[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9):3-5.

[3]徐薇薇,張勤,管遠志,等.國內八年制臨床醫學教育體系的現狀和展望[J].醫學教育管理,2017,3(3):187-190.endprint

猜你喜歡
培養機制考核方式醫學教育
循證醫學教育在麻醉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美國繼續醫學教育概況及對我國的啟示
重大突破!我國醫學教育認證質量獲得國際認可
我院醫務人員繼續醫學現狀調查分析及建議
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創新精神培養機制研究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產教融合之路
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橋梁工程》課程的試卷分析及教學改進措施
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語文教學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