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給排水工程專業海綿城市課程建設研究

2017-12-20 09:10王雪琴張婧吳承楊吳鑫雨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16期
關鍵詞:海綿城市給排水課程建設

王雪琴++張婧++吳承楊++吳鑫雨

【摘要】在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大背景下,在“海綿城市”、“綜合管廊”、“一帶一路”、綠色智能化城市建設的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給排水工程專業要培養適應社會、掌握專業核心前沿技術的應用性人才,就必須與時俱進,進行課程優化和海綿城市課程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專業轉型發展。

【關鍵詞】海綿城市;給排水;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152-01

一、海綿城市及國內海綿城市課程研究現狀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1]。國外關于海綿城市及相關理論的研究和應用較早,成果突出。如,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將最佳管理實踐(BMPs)應用于城市雨水管理中[2],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低影響開發(LID)理念[3]。1999年,提出綠色基礎設施理念等[4]。1996年,德國提出了“水的可持續利用”理念,強調“排水量零增長”[5]。20世紀90年,澳大利亞提出了將城市水循環和城市發展相結合起來的水敏感城市設計[6]等。同時,國外在城市的水系管理上也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7]。

我國關于海綿城市的研究還處于快速發展的初期階段。繼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的講話后,2014年10月,住房建設城鄉部組織編制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8],2015年4月,公布了首批16個試點城市(新區)名單。2015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9]。國內很多學者也在積極的開展海綿城市的學術研究及實踐應用??偟膩碚f,目前我國關于海綿城市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推進。

但是在海綿城市課程建設方面,僅北京大學開辦了幾次可持續城市水管理與海綿城市建設技術研修班[10]。2006年,北京建筑工程學院車伍教授和李俊奇教授合著出版了《城市雨水利用技術與管理》專著[11],學校相繼開設了《城市雨水系統工程》、《城市雨水與水環境系統工程》課程。在實訓室建設方面,僅北京建筑大學建有城市雨水系統與水環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雨水綜合實驗樓[12]。

因此,目前我國還沒有一所高校專門開設海綿城市課程,有些高校開設的海綿城市研修班或是跟雨水處理相關的課程,缺乏海綿城市人才培養的系統性,海綿城市的教材和實驗室不能滿足人才培養需求,人才培養的輻射范圍和條件有限。因此,在海綿城市研究和應用快速推進的背景下,學校關于海綿城市的人才培養卻嚴重滯后于社會需求。

二、給排水工程專業開展海綿城市課程研究的意義

海綿城市涉及的專業主要有給排水工程、園林景觀和環境工程等。根據研究,目前國內相關專業的課程體系缺乏對海綿城市相關知識的系統化介紹,這已經成為阻礙海綿城市建設進程的最大問題[13]。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主體專業,給排水工程專業在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背景下,擔負著為海綿城市技術深化研究提供基礎,為國家海綿城市建設培養和輸送人才的重任,迫切需要開展海綿城市課程研究。

在雨水管理方面,我國長時間以來推崇“排的越多、越快、越順暢”的雨水排水系統的建設設計理念,忽略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造成城市“雨洪內澇”情況愈演愈烈。而“海綿城市”理念對于雨水的管理模式為雨水存儲、滲透、凈化、利用等方面,這樣有利于利用雨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因此,傳統的給排水工程專業關于城鎮和以此為基礎的排水設計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城市化建設的需要[14],海綿城市的理念急需融入到給排水規劃、設計、建設和維護等各個環節中。給排水工程專業必須實現與時俱進的專業轉型和發展,才能提高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出與社會結合緊密的專業人才。

三、高校給排水工程專業開設海綿城市課程的必要條件

海綿城市課程可否在高校開設,主要取決于能否滿足課程開設的必要條件。本研究立足高職院校給排水工程專業,統籌考慮海綿城市涉及的相關專業,通過專家調查、市場調研等方法,深入探析給排水工程專業開設海綿城市課程的必要條件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教輔資料,如,《海綿城市》教材、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教學計劃等;師資條件,有滿足課程教學及研究的專業教師團隊;實驗實訓條件,包括課程教學必須的實驗實訓場地、實驗實訓設備、儀器等。

參考文獻

[1]楊陽,林廣思.海綿城市概念與思想[J].南方建筑,2015,(3):59-64.

[2]羅毅,李明翰.海綿城市建設:美國雨洪管理景觀設計學課程體系案例[J].景觀設計學,2016,4(2):62-77.

[3]胡東起,陳星,張其成等.低影響開發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應用[J].水電能源科學,2017,35(4):18-21.

[4]喻曉蓉.綠色基礎設施理念在城市總體規劃中的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

[5].陳章全,陳世雄,尤飛等.德國農業水土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J].農村工作通訊,2017,(8):59-61.

[6]徐瑾.城市水循環系統發展規劃與評價研究[D].天津大學,2011.

[7]高嘉,王云才.美英澳3國雨水管理系統比較與啟示[J].中國城市林業.2016(03).

[8]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發布實施[J].城市規劃通訊,2014,(21):8.

[9]居業.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J].2015,(20):12-13.

[10]彭巖.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規劃的應用與建議[J].中國高新區,2017,(21):182.

[11]張瑩.城市雨水管理與利用技術[J].中華建設,2012,(08):162-163

[12]劉陽.北京建筑大學在城市雨水系統領域突破多項關鍵技術[N].科技日報,2017-06-29(006).

[13]羅毅,李明翰.海綿城市建設:美國雨洪管理景觀設計學課程體系案例[J].景觀設計學,2016,4(02):62-77.

[14]張斌.基于海綿城市概念下給排水系統構建問題的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39):88-89.endprint

猜你喜歡
海綿城市給排水課程建設
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設計與施工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海綿城市”理念下,構建低影響雨水開發系統的研究綜述
探究城市給排水施工中的常見問題與處理
頂管施工在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中國為何要建“海綿城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