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探析

2017-12-26 13:48陳瑤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年43期
關鍵詞:實踐性過程教育

◎陳瑤

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探析

◎陳瑤

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知識主要由教育信念、專業和課程知識、自我知識、學生的知識、策略性知識、反思性知識等六大成分構成。教師的職業情感、個人特質、教學反思能力三個內部因素共同影響了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知識的形成和發展??赏ㄟ^重視日常教學經驗的積累、注重教學反思和開展行動研究三種策略優化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

實踐性知識是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知識,對高校教師的專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教師實踐性知識成為教師教育領域研究的關注點。

從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來看,教師的發展經歷了新手—熟手—專家三大階段。連榕認為,從教5年后的教師可稱為熟手型教師,即已經能夠按常規熟練地處理教學問題但教學創新水平不高的教師。新手型教師經過時間的歷練、經驗的積累很自然地能成為熟手型教師,但是熟手型教師并不全部都能成為專家型教師。很大部分熟手型教師終其職業一生就停留在在這個階段,沒能再向前一步。因此,熟手階段是新手型教師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關鍵階段,而熟手型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則是其成為專家型教師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的構成

陳向明認為對教師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進行反思和提煉后形成的,并通過自己的行動做出來的對教育教學的認識。

熟手型教師在認知、人格、工作動機、學校情境心理等方面有自身獨特的特點。熟手型教師教學策略水平較高,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累積了豐富的教學經驗,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具體情境中的應變能力較好,且具備較強的反思能力,對待學生隨和、寬容,獨立性和堅持性較好。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正是熟手型教師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基于自己的個性和經驗,通過處理具體教學情境中的問題,不斷學習、體驗、反思和重構,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過程相結合,將教學經驗抽象、升華為帶有獨特個人色彩的、能有效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知識。

教師實踐性知識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再加上高校教師的專業性和學科性較強,因此,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的構成有其獨特性。歸納起來,構成成分主要包括:教育信念、專業和課程知識、自我知識、學生的知識、策略性知識、反思性知識。

教育信念。所謂教育信念,是教師對教育事業、教育理論及基本教育主張、原則的確認和信奉。教師持有的教育信念是實踐性知識的核心成分,它以一種內隱知識的形式影響著教師正常的授課行為及處理課前、課后問題的想法和行為。教師教育信念的形成受其接受的教育及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影響。教師在長期的學習和教學生涯中,隨著經驗的積累,教育信念愈發成熟,教育信念處在不斷的完善的動態過程中。

專業和課程知識。專業學科知識是教師必須掌握的,這也是教師教育教學的先決條件。具體包括: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整體把握,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教學法的理解,對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對課程體系及課程在專業中的地位的理解等。同時,教師還必須具有這些方面的知識,如怎樣將抽象的學科和課程知識以一種學生可接受的、易理解并樂于學習的形式表現出來,以及有效進行教學的知識。

自我知識。教師的自我知識,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評估、自我教學效能感以及對自我調節的認識等。 具體包括教師對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整體認識,如身高、容貌、氣質、性格、能力、優缺點、教學風格、經濟地位、教育背景等的認識。通過對這些內容的認識,教師能夠發揮所長,主動監控教學進程,及時調整教學行為,反思教學過程。教師只有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清晰的、整體的認識,才能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增強教學能力。

學生的知識。學生的知識是指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風格、學習表現等的認識以及對學生性格特點、優點缺點的了解。大學生心理日趨成熟,人格日益完善,自尊心較強,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其獨立性和自主性。了解學生的這些特點有助于教師采取更為自由、靈活的教學方式。

策略性知識。策略性知識是教師在教學活動各個環節中處理突發性事件所運用的知識。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教師集中智慧,采取針對性策略來解決,因此,策略性知識也稱為問題解決的知識。大學課堂中不確定的因素較多,策略性知識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策略性知識的作用在于處理課堂中突發狀況,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策略性知識是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外在表現。

反思性知識。反思性知識是指教師對發生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的完整教學過程中教學行為的回顧、審視后得出的認識,這種認識帶有實踐性和批判性色彩。教學前的反思,可幫助教師預期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前想出應對策略;教學中的反思,可幫助教師迅速處理授課過程的突發狀況,調整教學思路;教學后的反思,可幫助教師回顧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并反思、提煉和總結經驗教訓。反思性知識是教師實踐性知識發展的動力。

影響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形成的內部因素

影響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形成與發展的因素很多,不但有外部因素,也有教師自身的內部因素。但無論是什么外部因素,總要通過教師這個主體才能發揮作用。鑒于此,本文主要探討影響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形成的內部因素。

職業情感。教師的職業情感是教師對于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所持有的帶有明顯主觀色彩的穩定態度及獨特的感受,也就是教師對自己的職業的熱愛程度。情感影響行為,高校熟手型教師的職業情感越高,投入到教學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越高,也就越發地關注教學中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并積極主動地反思教學實踐中發生的各種問題,獲取教學經驗,形成實踐性知識??鞓烦晒Φ慕虒W體驗反過來提高了職業情感,兩者相互作用,進一步優化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個人特質。個體性是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基本特征之一。實踐性知識正是高校熟手型教師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基于自己的個性和生活經驗,通過處理具體教學情境中的問題,不斷學習、體驗、反思和重構而生成的,實踐性知識體現了教師獨特的個人特質。不同個性的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待學生的態度、處理問題的方式有所不同,形成了富有個性化的實踐性知識。個人特質滲透到實踐性知識的方方面面,使得每個教師的實踐性知識都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特點。

教學反思能力。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來自于教師對其教學過程思維活動的持續反思,因而,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是影響其實踐性知識形成的一大因素。高校熟手型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吸取成功的經驗并做反思和總結,可進一步升華為實踐性知識;分析教學失誤的原因,并重新思考合適的對策,同樣也可以優化實踐性知識。因此,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形成和優化實踐性知識的必要條件。教學反思能力高的高校熟手型教師,往往會積極主動地關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思考問題發生的原因,并從中找出解決對策;教學反思能力低的高校熟手型教師,把關注的重心放在教學過程是否順利、教學任務是否完成,而忽視教學過程背后的各種因素。

優化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策略

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形成是主體和客體,即教師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實踐性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高校熟手型教師的主體意識和具體行動。

重視日常教學經驗的積累。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以及對日常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積累。

高校熟手型教師日常教學工作內容豐富,主要有教學準備活動、課堂教學、課后輔導等三大過程,在各大過程中還包括了一些更為具體的活動,如課前教案的準備、課堂授課和處理突發事件、課后批改作業等等。這些教學工作是教師實踐性知識的來源。在這些教學實踐中,高校熟手型教師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據課程內容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呈現方式。此外,高校熟手型教師還要考慮具體的教學情境,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并對課堂中突發問題有思想上的準備和應對之策。

注重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高校熟手型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常態,是高校熟手型教師關注教育教學實踐的基本方式,也是推動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發展的原動力。教學反思能幫助高校熟手型教師將零碎的的教學經驗有序化,將內隱的知識外顯化,進一步優化其實踐性知識。

高校熟手型教師的教學反思包括對教學準備活動、教學中、教學后輔導的反思,可以是整個教學流程的反思,也可以是對某個教學片斷的反思。我國學者對教師的反思方式進行過系統的研究,認為教師可以通過理論學習、寫教學反思案例、撰寫教學日記、對他人和自己進行觀察、分析他人的典型案例、與他人交流與對話等方式來進行教學反思。

高校熟手型教師在進行教學反思時要注意以下兩點:首先,明確教學反思內容,也就是反思到底是為什么。一般來說,反思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分析學習效果,找出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二是對自身的審視,通過回顧、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總結經驗,提高教學能力。其次,運用正確的教學反思方式。反思方式很多種,每種反思都有其適用范圍。教師在選擇哪種具體反思方式的時候要考慮反思內容,盡量使反思內容和反思方式契合,達到最佳的反思效果,如撰寫教學日記。

開展行動研究。開展行動研究是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的核心環節。行動研究關注的是實際的情境和其中發生的問題,這些也恰恰是教師教育教學關注的焦點,同時也是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的土壤。高校熟手型教師通過開展行動研究,在教學中發現、探索實際情境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總結、豐富教學經驗,優化實踐性知識。

行動研究是由學校教師自發或自覺進行的系統性的探究活動,其目的在于理解教學實際、發展批判性的行動、改善學校環境、提升學習效果,是一種教師為自己所進的研究。行動研究的基本過程如下:第一步,計劃。高校熟手型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通過細致的觀察、批判性的思考,發現問題,制定科學、可行的研究方案。第二步,行動。高校熟手型教師在教學中采取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法實施行動,在行動中解決問題,總結經驗。第三步,偵查。高校熟手型教師觀察并記錄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情況,分析各要素,找出各種要素之間的相關性。第四步,評定。高校熟手型教師對研究結果進行評定、分析、總結,得出結論,撰寫研究報告。

行動研究的步驟為:在教育教學的實際情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實施行動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撰寫報告。行動研究要解決的問題存在于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可通過分析教學案例、撰寫教學日記、與他人交流等方式發現問題、明確問題,并收集相關資料使問題清晰化,擬定行動方案,在教學中實施方案,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觀察、審視、反思行動結果,直至問題的解決。

對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研究是一個持續的進程。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中,關于高校熟手型教師實踐性知識的探索還將繼續。

(作者單位:福建廣播電視大學)

猜你喜歡
實踐性過程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臨終是個怎樣的過程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合同架構與合同法實踐性教學的完善
實踐性:音樂課程的本質特征
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獲得:為何與何為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論芬蘭高等音樂教育的實踐性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