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信息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2017-12-26 13:48樊婷瑞郭艷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年43期
關鍵詞:受教育者顯性隱性

◎樊婷瑞 郭艷

網絡信息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樊婷瑞 郭艷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黨把握意識形態陣地的主要及基本措施,想要將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有效更全面,就要注重對教育方法的把握,經過不斷探索,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形成了兩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顯性方法與隱性方法。顯性教育方法效果顯著,但也不可忽略隱形教育方法的隱蔽性、愉悅性、開放性等性質,兩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互補關系,相互促進。

思想政治教育及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彼枷胝谓逃俏覈盐找庾R形態陣地的主要及基本措施,如何有效地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經過學術界及堅守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線的教師的不懈努力,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形成了兩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顯性方法與隱性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顯性方法“是指充分利用各種公開的手段、公共場所,有領導、有組織、有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這種方法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及主要方法,它的概括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隱性方法”提出后,用以與隱性方法相對應。

思想政治教育的隱性方法“是指在宏觀主導下通過無意識的、間接的、內隱的社會活動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的教育過程。它實現教育目的于日常生活中,滲透教育過程于休閑逸致間,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對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價值、道德、態度、情感等產生影響?!?/p>

顯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與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互補關系,相互促進。

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及特點

在我國,歷來就注重“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如“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隱性教育的體現即通過環境對人進行熏陶,而不是課堂型的教育方式。這一概念的提出與形成大約是在20世紀90年代,它是受美國社會學家和教育學家杰克遜最初提出的“潛在課程”及其后美國學者N·V奧渥勒提出的“隱蔽性課程”的啟示而最終形成。

隱性教育,簡單說就是一種無意識教育方式,這里的無意識并不是指沒有意識,而是有感知但并未引起過多關注,是受教育者在一種平等、愉悅及輕松的氛圍下自覺地接受教育的方式,它隱藏了傳統顯性教育的主導性、固定性、封閉性、強制性等易引起受教育者反感的特性。但隱性教育的“隱性”,并不說無形,它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具體方法,其同樣需要具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類要素,如施教者、受教者、內容、載體、目的等這些不可缺少的教育要素。

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區分顯性和隱性的優缺或差異)

隱性教育目的及內容具有隱蔽性

顯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用直接“灌輸”的方式將教育內容展現在受教育者面前,而且教育目的表達明確,與之相比,隱性教育通常是將教育目的和一些具體信息隱藏在受教育者所參與的活動中或將這些要素融入其日常生活中,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興趣,使其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內容,從而達到教育目的。

隱性教育過程的愉悅性

通過對在校大學生的訪問及思想政治課的課堂觀察可發現: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日,學生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或多或少的反感,存在聽課沒興趣、上課不想去、課堂“抬頭率”堪憂的眾多問題,與之相比隱性教育通常使受教育者處在一種自然、和諧和愉悅的氛圍中,通過一些直觀思維、興趣愛好和情感體驗等的隱性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將潛藏在其中的教育內容自我吸收,從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質、道德行為,最終達到教育目的。

隱性教育過程的開放性和教育內容的多樣性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都是在固定的教室由老師傳授統一教材內容的模式,這種形式要求必須有一定的教學場所、教育者與受教育者要同時在場且要有統一的教材,而隱性教育方式就可在不受任何教育因素的制約下進行,它可以各種因素為教學內容,如社會、家庭、學校都可以作為教育內容,通過不經意地直接體驗或間接觀察按需獲得知識,是一種開放的,不受場所、時間限制的自我學習過程。

網絡時代關于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議

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的了解和分析,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對學生進行課堂式的顯性教育為主,其效果是不可忽視的,但學生反感課堂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上課“抬頭率”低下的問題不斷暴露,使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解決這一系列實際出現的問題。結合時代特點提出新思路:在網絡發達的當代,信息傳播飛速,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也能坐上這班快速發展的列車?答案是肯定的。

據2017年8月4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其中按年齡結構看:10~39歲年齡段的用戶占72.1%而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為29.7%;按學歷結構看:以中等學生為主,初中學歷最高達37.9%、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為25.5%、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則為第四即11.6%;按職業結構看:學生群體以24.8%占據第一位。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學生群體及處于應上學年齡的人群是使用網絡的主力軍,而這部分人群也是我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認清這一事實之后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同時根據《報告》顯示:我國至2017年6月,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已達1.44億,這說明通過網絡進行教育是可行的且非常受歡迎。

以微博為載體進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想法已提出10余年,但是效果仍不顯著,往往出現在頭條及熱搜榜的多為娛樂新聞,而以微博為載體來傳播思想政治內容的多為國家主流媒體及考研政治老師,學生關注這些內容也多出于考試原因?!秷蟾妗凤@示:至2017年6月我國社交應用使用率中,微信朋友圈使用率以84.5%位居第一、微博使用率占38.7%,那么我們是否可將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應用于微信朋友圈。微信與微博同樣具有隱蔽性、擴散性、浸潤性、愉悅性等與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的特點,在它的使用者對一些內容形式生動活潑、喜聞樂見且滲透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文章、話題進行關注、評論、轉發的過程中,同樣可以建立起平等的交流主體關系,通過這種平等的雙向互動,不論交流主體是學生還是其他人群都受到了再教育。同時,微信的使用人群中學生父母比例遠高于微博,這樣的結合在無形中就擴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圍,且父母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這就達到了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綜上所述,我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及時探索網絡信息時代交流的新手段、新工具,將其與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結合,做到對顯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時有效補充,使我黨能更好的堅守意識形態陣地,降低其被惡意利用的風險,避免重蹈蘇聯解體的覆轍。

(作者單位:云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本文系云南農業大學學生科技創新創業行動基金項目“信息時代對全民隱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與研究”(項目編號:2017RWX028)

猜你喜歡
受教育者顯性隱性
少數民族地區初中數學學習弱勢學生的成因分析及轉化對策的研究
淺談初中語文“三段六步”教學法的策略
隱性就業歧視的司法認定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顯性激勵與隱性激勵對管理績效的影響
社會權顯性入憲之思考
芻議隱性采訪
新聞報道隱性失實的四種表現
顯性的寫作,隱性的積累——淺談學生寫作動力的激發和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