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思辯”型班級建設

2017-12-28 15:24胡宇紅
教師·中 2017年11期
關鍵詞:班會核心班級

胡宇紅

2008至2014年,基于素質教育和時代發展、班級管理的需要,我先后在0803、1106(文理分科前)、1105(文理分科后)這三個班級開展了“思辯”型班級建設。2014年下學期我在華南師范大學聆聽了左璜博士和莫雷教授關于“中小學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報告后,開始思索如何在班級管理和教育中實施核心素養的培育,發現“思辯”型班級建設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一、“思辯”型班級建設的界定

“思辯”是思考辯論、說清楚的意思。思考后通過與他人辯論能夠取眾人之長,達到更好地進行分辨的目的,與自己辯論也能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思想?!八嫁q”型班級建設是指建設一個這樣的班集體:善于思考、善于與他人辯論、善于反思(即與自己辯論),在這種“思辯”活動中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和班級文化,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理性思考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思辯”型班級建設在核心素養培育中的意義

思想決定行動。要讓學生形成誠信友善、文明禮貌、孝親敬長、敬業奉獻、團結互助、堅韌不拔等優良品質,要讓學生養成自尊自律、勤于反思等好習慣,首先要讓學生發自內心地認同這些品質和習慣。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依賴于具體的認知個體而存在,具有個人性。對于同一件事、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這源于個體學習者以自己的經驗背景和特殊情境為基礎對之進行理解,故學習中應充分開展合作交流,讓不同學習者交流各自的經驗和認識,從而使個體的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使知識達到必要的一致性。由此可見,社會參與和自主發展所需核心素養的培育首先要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辯”達到認同的目的。當然,文化基礎的培育更離不開“思辯”。因此,從理論分析來看,“思辯”型班級建設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有著重要意義。

實踐證明,0803、1106、1105三個班通過“思辯”型班級建設,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確得到了較大提升,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思維方式和認知模式發生了較大改變。許多學生在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時,會從多角度進行全方位思考、分析;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問題時,能夠多角度辯證地分析問題,既能站在自身角度看待問題,又能站在他人或集體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各種行動方案的利與弊,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良方。第二,自我認知發生了較大改變。許多學生在階段性自我反思時,能夠客觀、辯證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努力和進步,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加上教師的表揚和肯定,許多學困生能夠克服困難順利地度過學考和高考,沒有一人自暴自棄。例如,黃同學是班上學習困難比較大的學生,但她在“思辯”中找到了自信,始終積極認真地對待學習。她在2010年12月的反思中寫道:“在物理上,我請了一位物理家教老師。我覺得自己這段時間以來,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了,而且做題時明顯地感覺有頭緒多了。雖然分數沒上去,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在后階段的學習上,還是要不斷加強基礎,考試時要多注意細節。自己目前的心態還算可以,沒有灰心。也許,我播下去的種子,長出的果實沒有他人的美麗,但是,我也曾經是個播種者?!钡谌?,行為習慣發生了較大改變,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較大提升。這些班級學生的自律和班集體的自治性得到了全年級的公認,不管我在或不在,衛生、紀律、學習等總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他們幾乎每學期被評為優秀班級,0803班還獲得了株洲市教育局授予的“五四紅旗團支部”。0803班張同學曾經在同學關系上處理得很不好,不知道自己的很多行為會傷害他人。我讓受過傷害的學生寫出張同學的所作所為以及自己當時的感受和感想,并和他一起閱讀和分析;后來每當張同學與同學或老師發生沖突時,我都會引導他客觀、辯證地分析自己和他人。久而久之,他變得沒有那么沖動了。第四,學生的活動策劃能力得到大大提高?,F已工作的余XX同學曾在中國地質大學就讀期間告訴我,她在學校策劃組織了很多社團活動,這種實踐能力得益于高中階段經常性的寫反思。第五,學生的學業成績得到了較大提升。0803班的學業水平測試平均總分位居年級第一,高考中各科人均總分均位居年級同層次班級第一,一次性“二本”上線人數超額完成學校任務;1105班全體學生順利通過學考,一次性“一本”上線率、錄取率及“二本”以上一次性上線率、錄取率分別超學校指標200%、400%,33.33%、38.46%。

三、“思辯”型班級建設的途徑

1.引領科任教師探究“思辯”方法,建設“思辯”型課堂

“思辯”能力的提升、“思辯”習慣的養成是有效思辯的保證,“思辯”能力的提升有賴于“思辯”方法的學習和內化,而“思辯”方法學習和內化的主陣地之一是學科學習。所以,班主任應站在培養學生“思辯”能力的高度俯瞰學科教學,團結科任教師并形成教育合力,引領班級教師共同體探究“思辯”方法,構建“思辯”型課堂。建設“思辯”型課堂是建設“思辯”型班級的重要途徑。

在“思辯”型課堂建設中,一方面科任教師要科學設計有利于培養學生“思辯”能力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任務并適時進行學法指導;另一方面班級要制訂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討論、踴躍質疑和點評的激勵措施。在幾個班級的管理中,我引入了模塊管理機制,每周對各模塊小組和個人進行分數的量化管理,分數在座位的選擇和期末先進個人和模范小組的評選中發揮重要作用。量化管理從多個維度進行,其中課堂管理占了一個重要的維度。課堂管理中,運用了加分機制引導學生主動展示、質疑和點評。

2.科學設計和實施主題班會

“思辯”能力提升的主陣地之二是主題班會。同時,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珍愛生命等素養的培育都有賴于主題班會的開展,并輔以相關實踐活動。所以,科學設計和實施主題班會是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落到實處、建設“思辯”型班級的必不可少的途徑。

科學設計主題班會包括科學設計班會主題和程序。班會主題的設計既要考慮培養學生社會參與和自主發展所需核心素養的需要,又要考慮科學性和藝術性??茖W性主要是指符合學生的需要以及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藝術性是指用藝術化的形式呈現主題名稱。例如,從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的核心素養出發,應當設計目標規劃的主題。高一學生懵懵懂懂,鮮少思考過人生和未來,此時離高考又很遙遠,如果不引導他們站在生涯規劃的高度去認識即將開始的高中學習和生活,不少人會渾渾噩噩地度過三年。另外,如果此時僅引導他們制訂高考目標,一則會引起一些學生的反感,二則會因為高考的遙遠而導致目標難以起到行為引領的作用。所以高一伊始時教師應當設計談夢想、樹理想的子主題,如“二十年后的我”。多數高一、高二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是有限的,僅靠人生目標做指引還遠遠不夠,還須不斷引導他們制訂一個個階段性目標,并學會制訂和落實周目標甚至日目標,學會及時調整目標。此時,教師可以設計“目標引領我奮進”“理想與行動”“此岸·彼岸”“理想與現實”等子主題。剛進入高三的學生,迫切希望了解自己通過一年的努力可以上到什么層次的大學,此時,教師又可以設計“我的高考夢”子主題。高三學生在面對巨大的高考壓力或屢戰屢敗的挫敗感時,有些人會迷茫甚至會產生嚴重的心理疾病,這樣學生需要再次站在生涯規劃和人生的制高點審視高考,調整自己的情緒。此時,不妨設計“高考與人生”的子主題。由上述分析不難看出,設計主題時教師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變化規律,必要時應設計系列子主題。

按照建構主義的要求,主題班會開展的過程中要充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素材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不斷進行對話交流,讓學生在這種思想碰撞中厘清“真善美”與“假惡丑”,在主題相關問題上達成一些共識,并在辯論的過程中學會尊重他人,養成“以開放的心態和辯證的思維看待事物”的習慣。

3.針對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展開辯論或自我反思

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為教育活動提供了最為真實的情境和鮮活的素材,也充分暴露了學生的問題或展示了學生的閃光點,它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是充分調動學生“思辯”的內驅力。因此,教師應及時利用這些契機引導學生開展辯論,或引導當事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對話,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辯證分析、厘清他人或自己思想和行為中的對與錯,從而培養責任擔當等核心素養。

要實現反思的育人功能,必須有正確的反思方法,否則反思就成了傳統的檢討,是學生應付老師時用的“假大空”的套話。正確的反思方法是先以時間為線索回顧事情發生及發展的過程中自己的心路歷程,然后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針對事件演變的每一環節客觀分析與事件相關的各要素(包括自己),從而辯證地分析問題。學生反思的方法是否得當,反思過程中的分析與思考是否科學合理,有賴于教師的及時評價。故教師應及時閱讀和評價學生的反思,對于反思方法不當、反思不夠深入或分析片面的,還應面對面地指導交流。

4.進行階段性自我反思和集體反思

用目標引領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是成功育人的重要法寶。目標實現得怎樣?目標達成度為什么高或低?是否要調整目標?下一階段應發揚哪些優點或改正哪些缺點,應堅持哪些措施或改進哪些措施?針對上述問題進行階段性的自我反思和集體反思是目標成功引領行動的有力保障,也是幫助學生學會自我管理的需要。所以,“思辯”型班級建設中,教師可以開展每月一次的自我反思和每兩周一次的集體反思。

對于學生的自我反思,教師應及時批閱和反饋。對學生暴露出來的重要問題,教師應面對面地溝通交流,及時做好思想工作或心理疏導工作;對于學生反思深刻、全面的方面,可以推介給其他學生甚至在全班分享交流。

5.通過集體“思辯”形成班級管理制度

對學生問題解決、勞動意識自我管理等素養的培養,僅靠“思辯”解決認知問題是遠遠不夠的,還須通過制度來促進學生習慣的養成。但是,如果制度是由上至下強制性的,勢必會導致一些學生的反感從而影響其落實,同時,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民主意識。所以,班級組建伊始,應當引導全班學生站在班級和個人健康發展的高度全方位辯證地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形成班級管理制度。對于實施過程中發現的不完善或欠科學合理的地方,也應當交由全班學生集體討論后進行修改和完善。

6.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

活動在“思辯”型班級建設和核心素養培養中有如下意義:一是在活動中暴露情感、思想或行為上的問題,為“思辯”提供豐富的素材、為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切入點;二是讓學生通過“思辯”獲得的思想、觀念、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在活動中得到檢驗并轉化為行動,讓行動轉化為習慣。

(作者單位: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學)

猜你喜歡
班會核心班級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班級“四小怪”
不稱心的新班級
主題班會共話中國夢
微班會:管窺班會的現實與未來
班級被扣分后
核心價值觀 要害在核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