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唱的力量
——模唱在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2018-01-05 04:49吳麗媛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單音音程音高

吳麗媛

(杭州江南實驗學校,浙江 杭州 310051)

模唱的力量
——模唱在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吳麗媛

(杭州江南實驗學校,浙江 杭州 310051)

模唱即模仿聽到聲音或旋律,把你所聽到的哼唱出來。也可以是老師在鋼琴上任意彈奏一段旋律,學生將聽到的旋律哼唱出來,這就稱作“模唱”。 在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的“模唱”是指學生能將老師演唱、演奏的單音、音程、旋律的音高模唱出來,還能同時將其“美感”也模唱出來。

模唱;單音;音程;旋律;作品美感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身體發育速度很快,大肌肉制約著小肌肉,發音不協調、不平衡,好動,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心理活動表現為專注時間持續不長,且注意力多與興趣、情感有關,所以我們的音樂教學應廣泛吸取前人教學實踐的精華,尊重兒童的發展規律。低段學生和幼兒園孩子一樣,仍然要培養孩子欣賞水平和歌唱技能,這個時期也是兒童學習音樂的最佳時期。那么,要學習哪些內容呢?首先最重要的是以歌唱和律動為核心,讓孩子們可以親身參與到音樂中,去體驗音樂。

只有兒童自身喜歡歌唱,音樂學習才具有真正意義。選擇的歌曲、童謠、游戲等,既要讓兒童體驗到快樂,又要為以后進一步的音樂學習能力做準備。

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從游戲、律動、合唱等方面找到突破,使“模唱”力量發揮出來,提高了學生的音準及音樂表現力。

一、在“游戲”中模唱

低年級的孩子在幼兒園時期來自不同的環境,在開始教學前,教師要選擇他們熟悉的歌曲進行教學。在教學中要突出“游戲”的形式,比如為了體驗音的高低概念可以讓學生用蹲下、站立、手臂舉高等動作表示歌曲大致的音高走向;在體驗聲音的強弱時,可以讓學生用跺腳、拍手、拍腿等聲勢律動,小聲時拍腿,好像聲音在遠處,然后越來越近,改為拍手,聲音也越來越大,改為跺腳,直到達到最強。像這樣的“游戲”式的體驗還可以放在歌唱教學中的“單音”“音程”“旋律”中完成,以達到教學目標。

(一)在“單音游戲”中模唱

1.引導孩子模唱“單音”,唱準音高

如 《時間像小馬車》教學中“時間媽媽和寶寶”游戲活動。老師說:“我是時間媽媽”,你們是“時間寶寶”,你們發出的聲音要和我一樣高。所有教學都要分小步走。

第一步:由教師發出“嗚”的長音,整體感受。

第二步,學生看師的口型,有些學生嘴巴太用力,會影響音準,教學生學會放松地聚攏嘴唇,最初可以是先模仿口型在心里跟著唱,然后模仿老師的音高。

第三步:氣息吸得要快而且保持住,同時發出“嗚”的音高。為了幫助學生提高音準概念,同時為了幫助孩子個別輔導,可以讓他們將音保持住,學會循環換氣,快速換氣后繼續發出這個音。這時教師整體觀察傾聽,對音準做得好的孩子或點頭稱贊或豎一下大拇指給予鼓勵,對發音偏高或偏低的孩子除了用手勢給予幫助外,同時在他面前“帶唱”。

2.引導孩子模唱“單音”,模唱出作品的美感

還是以《時間像小馬車》這首歌曲的“單音游戲”教學為例,在學習中可以加入“速度”“力度”音樂要素的體驗,在學生音準模唱基礎上請學生想象自己是一個個的秒針、分針,慢慢跟著“時間媽媽”出發,用嗓音模仿時間慢慢行走,過一會兒加快馬力,速度越來越快,演唱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并且從長音變成短音模唱,氣息也從慢慢呼出,變成有彈性的調音,教師要用手勢給出形象直觀的示范,請學生認真觀察模仿,以達到此作品預期的效果。

(二)在“音程游戲”中模唱

在小學入學前我們對學生現有的音樂能力進行評估,發現很多孩子小三度的音程唱不準,更不要說表達對作品的美感了。所以在音樂教學之初應盡量選擇孩子們熟悉的歌曲或者幼兒園學過的歌曲,盡量都是小音程的歌曲。

比如歌曲二年級上冊歌曲《乃呦乃》都是三度音程組成的。s-m,m-d,那么確定好材料后如何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模唱準確音高與作品美感呢?

第一步:在黑板上畫出3顆小五角星,讓學生用手臂表示哪些音高,哪些音低。

第二步:請一名學生在黑板上移動小星星,表示出高音和低音;孩子在表現時往往會高音很高,低音很低,這時需要進行下一步。

第三步:在黑板上劃出橫線,再請學生聽老師演唱音程后擺放小星星;高音放在線上面,低音放在先下面。

第四步:再聽師演唱音程加上手勢幫助常準音程中的音高關系。

模唱作品美感時,一定要把音程放在樂句中,千萬注意不能破壞作品整體的美感,開始演唱歌曲時速度可以慢一點,注意學生的接受情況決定速度的變化,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三)在“樂句游戲”中模唱

“樂句模唱”可以從孩子們熟悉的兒歌入手,仍然采取游戲的方式,教學分小步走,逐漸加大難度。

教師的歌曲范唱非常重要,除了要將樂句(音高)唱準,還要表現作品的美感。

第一步:教師完整演唱作品,每個樂句的提示要讓學生清楚地感覺到,可以是用稍夸張一點的呼吸,也可以是身體、手勢等的提示;

第二步:回顧之前的“單音模唱”游戲和“音程模唱”游戲,鞏固單音的音準及音程的準確;

第三步:設計“樂句模唱”游戲,比如教師和學生自己創編的姓名歌曲:

在即興課上,一開始所有活動都要像游戲一樣。如果教師始終面帶微笑很放松的樣子,那學生就會大膽地展開想象的翅膀,不再猶豫。此游戲可以請學生在節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運用學過的音程演唱來介紹自己的名字,注意除了演唱準確,還要注意音樂的美感,可以唱得緩慢、柔美即長音的感覺,也可以活潑、跳躍,即短音的感覺。其他學生聽后模唱,增強聽音的記憶和表達能力,并試著說出其音程,以便提高音樂感知能力及表現力。

關于歌唱中“樂句模唱”的教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師的示范,而且要示范很多遍以后再讓學生模唱,無論是歌曲的高低起伏還是歌曲重復的地方,教師一定要用肢體語言提示你的學生,而且動作一定要夸張。

二、在“旋律律動”中模唱

(一)在“單音律動”中模唱

單音模唱是歌唱教學最基礎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學情靈活安排。模唱可以以標準音la為主,然后分別向下、向上級進;或者以音階模唱為主 。開始應掌握在八度之內,唱熟后再逐漸拓展。

以《時間像小馬車》教學中如何進行“單音律動”模唱為例同樣教學要分小步走。

老師說:“我是時間媽媽”,你們是“時間寶寶”,所以你們發出的聲音要和我一樣高(標準音la),看老師用了什么動作讓時間的列車開起來。

第一步:先把單音模唱準確,mi-,do-,fa-,re-,sol-,la-,同樣要注意咬字吐字、氣息的控制,音準模唱等。

第二步:在作品美感體驗同時加進單音律動的體驗。學生也和老師一樣把手放在腰間代表發出的音高,多久重復一次,代表長短,老師演唱的聲音大時代表強,動作幅度也要大,演唱聲音小時動作幅度也要小,老師動作快時,學生也要加快,老師放慢速度,學生也要放慢速度。

(二)在“音程律動”中模唱

先是旋律音程,之后是和聲音程的模唱。旋律音程的模唱要以三度關系的體驗為主;和聲音程先以三度、二度、五度等音程為主,之后再體驗不和諧音程的練習。

比如《小星星要睡覺》(選自中央音樂學院新體系教材中)這首歌曲只有3個音的歌曲。

教學仍然要分小步走:教學中首先反復演唱這首歌曲,用柯達伊手勢表現出歌曲的音高,唱準音高,學習新的音符la;在最初模仿老師演唱要把作品搖籃曲的感覺演唱出來。學生熟悉了作品后,馬上在三度音程的地方加上舒展的動作突出模唱,請學生跟隨,然后再請學生設計其他符合作品美感的動作。

(三)在“樂句律動”中模唱

如果學生已經能區分音的高低,能夠準確地演唱幾首簡單的歌曲,就可以開始更多音組成旋律的歌曲的體驗與學習。但請注意學生演唱很多三度開始的歌曲,所以設計律動時也要選擇學過的內容,并且邊模唱邊做動作。

比如《時間像小馬車》這首歌曲的模唱,突出一頭一尾的兩個音,m-d,f-r,s-s,l-f,s-m,l-s-f-m-d.在模唱音準的同時還要設計合適的律動動作,比如m-d的動作,m兩手臂豎直向上,d手臂放平,f-r,整體高一點的位置上動作相同,最后一個樂句下行手臂就順勢向下,再向上手臂順勢向上。

在學生對樂句模唱體驗后可以引導學生用身體的其他部位做出律動動作表現樂句,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三、在合唱教學中模唱

到一年級結束,學生應該可以準確地演唱含有三到五個音的歌曲,不管是演唱歌詞、讀節奏,或者用手勢,他們都能根據教師的手勢聽出教師做的音的高低的辨別,除此之外,他們還應該能夠進行簡單的分聲部演唱以及多聲部的聲勢律動。

(一)運用“模唱的力量” 強化“多聲”教學

在一個學年甚至兩個學年的學習時間里,孩子們應該跟著老師學唱很多歌曲,在學習過程中以模唱作為基礎,還要進行分聲部的輪唱、合唱練習。

比如,教師一只手做mi的手勢,另一只手做mi-do-sol的手勢,將班級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演唱mi,另一組演唱mi-do-sol。要把單獨聲部反復演唱既準確又富有美感之后再二聲部合唱,兩組學生同時演唱時,提醒學生注意聽兩個聲部的音疊在一起的時候,演唱的效果是否均衡,這樣也同時可以培養學生聽辨音高、音色等能力。

(二)借助“模唱的力量”培養內心聽覺能力

借助模唱強化音樂記憶,培養學生在內心的音樂感覺,讓學生在內心想像出單音、音程、旋律、節奏、音色等,想像出音樂形象。這是一種十分重要的音樂聽覺能力,尤其進入中年級后更加需要這種內心聽覺活動的設計。

內心聽覺分為旋律性與和聲性兩種。旋律性內心聽覺是一種旋律想象認識能力;和聲性內心聽覺是一種多聲部的,和聲與復調音樂作品的想象認識能力。旋律性內心聽覺的訓練比較快,也特別適合低段教學,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能夠建立比較好的內心聽覺。而和聲性內心聽覺的訓練則比較慢,適合中高段甚至初中學生,同樣也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才能達到熟練掌握和應用的程度。

旋律性內心聽覺能力可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再回到整體的方法,側重從音樂橫的方向進行教學,具體方法是:

1.對各種風格旋律的積累和記憶,可分為三步,第一步,反復聆聽,第二步,模唱教師的范唱,第三步,視唱歌譜,第四步,演唱與書寫結合。

2.唱準三度、二度、五度等關系音程。

3.橫向綜合性內心聽覺技能訓練:其一,按指定的基本節奏進行4小節-8小節的簡單的旋律創作,培養內心聽覺對音樂形象想象的準確性;其二,給出旋律能夠聽記下來。

模唱在以往的教學中也是經常能見到的。但是筆者這里所講的模唱,并不象以前那樣純粹是一種單一的歌曲表面的模唱,而是除了歌曲旋律以外根據自己教學進度和學生能力的需要重新組織編排的模唱。

總之,模唱在歌唱教學中解決歌曲難點簡便易行,易于為學生接受,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由于他們的心理、生理特點決定在一定程度上具體形象思維還占主導地位。所以“模仿”是他們外在表現的主要特點之一。在歌唱教學中,學生模仿性的心理還是占主要地位的。模唱作為一種主要教學手段對他們還是必要的,對教師也是操作性很強的。當然,我們在強調模唱法的同時并非否定其他的歌唱教學方法,我們只是要充分運用好這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1]《音樂課程標準解讀》,2011修訂版.

[2][加]洛伊斯·喬克西.柯達伊教學法[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3]格雷珍·希爾尼慕斯·比爾.體驗音樂——美國音樂教育理念與教學案例[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01).

G622

A

猜你喜歡
單音音程音高
喬治·克拉姆《螺旋的銀河系》的鏡像世界
里蓋蒂《小提琴協奏曲》中的“雙律制音高組織”研究
論高平鋼琴奏鳴曲《浮影》中縱向音高組織的邏輯運用
音程循環向音列循環的擴展及其理論構建
單音及部分頻帶干擾下DSSS系統性能分析
Serendipity: Seizing the Toned Picture of Poetry in the Light of Prosody*
改進音高輪廓創建和選擇的旋律提取算法
簡析音程聽辨中的各環節及要務
增減音程都是不協和的嗎?
視唱練耳聽力訓練的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