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古詩詞教學中有效誦讀的策略

2018-01-05 19:56謝貞貞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7年12期
關鍵詞:誦讀古詩詞教學

謝貞貞

摘 要:在現如今的語文課本當中,充斥著相當多的古詩詞課文,而對于這些課文的學習,往往需要學生進行最為有效的誦讀,但是現階段的古詩詞教學,所開展的誦讀引導策略并不是那么完善,經常難以給予學生實際的學習動力和誦讀興趣,導致最終的教學效率十分低。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需要對古詩詞教學中的有效誦讀策略進行積極探討,并進行相應的創新和拓展。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 有效 誦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139-01

伴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我國的語文教學體系變得相當完善,不僅對整體的教學目標進行了優化,而且也針對不同形式的課文選擇了相應的教學方法,實際的教學效率獲得了穩步的提升。但是在語文的古詩詞教學當中,卻一直難以取得較高的教學質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能力比較弱,因而在誦讀的過程中經常會感覺到相當的困難。長期以往,必然會對古詩詞誦讀失去了原來的興趣,進而導致學習效率下降。面對這樣的狀況,教師需要積極改變當前的誦讀引導策略,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了解學生當前的誦讀需求,給予他們全新的誦讀興趣,使得學生的誦讀更加有效,切實改善當前的古詩詞教學質量。

1 古詩詞教學的發展現狀及不足之處

一直以來,古詩詞教學都是我國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而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古詩詞教學也與其他教學內容進行了實時的優化,調整了基礎的教學模式,開始更多地將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和探究。但是,對于學生而言,他們本身沒有較為完善的古詩詞學習能力,而古詩詞又屬于較難理解的語文教學內容,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相當大的阻礙。如基礎的古詩詞誦讀,學生在沒有對古詩詞課文形成確切理解的基礎上,想要實現有效的誦讀十分困難,而且屬于死記硬背,很快便會遺忘。同時,古詩詞誦讀教學一直是學生學習古詩詞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對古詩詞的誦讀,有利于學生深層次地了解我國的古詩詞文化,感受不一樣的文化魅力。而當前的古詩詞誦讀教學,卻沒有注重深層次的文化魅力學習,轉而強調基礎的誦讀,要求學生盡可能將古詩詞背記下來,實際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導致教學效率不斷下降。

2 古詩詞誦讀教學的有效開展策略

2.1 注重理解記憶,提高學生的古詩詞探索能力

在新時期的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是并不意味著古詩詞誦讀能夠完全交給學生,教師需要深層次考慮到學生當前的理解和閱讀能力,并給予相應的引導。在進行誦讀引導的過程中,傳統的學生約一下往往會選擇死記硬背的方式,而這種方式所取得的記憶效果十分差,大部分學生都容易在較短的時間里忘記這些內容,不利于古詩詞教學的持續完善性,因此,教師需要進行積極創新,尤其注重理解記憶,強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需要積極地進行理解,然后再進行相應的學習,以切實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和探索能力。以《贈汪倫》為例,在學習“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時候,很多學生會感覺到難以理解,這里的桃花潭水怎么能夠與汪倫送的情做比較呢?兩者又是如何實現比擬的呢?教師可以優先對這句詩展開相應的講解:桃花潭的水雖然有千尺那么深,但是怎么都比不過汪倫送給我的情誼??!接著為學生闡述:李白寫這首詩的原因主要是為了感謝他的朋友汪倫,在受到汪倫的盛情款待后有感而發。當學生能夠切實理解這句詩的意思以后,自然會對整個故事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相應的理解記憶也會更加流暢,并且在長期的理解學習當中,容易形成良好的古詩詞探索能力。

2.2 加強靈活誦讀,給予學生相應的古詩詞情境

在學生對古詩詞進行誦讀的過程中,經常會感覺到學生十分盲目,不知道課文真正表達了哪些意思,而這些意思又是怎樣體現出來的。同時,對于許多詞或字的運用,古詩詞往往都用地比較奇特,給學生在理解能力上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尤其是一些基礎語文誦讀能力差的學生,經常因為抓不住古詩詞的主題,而難以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實際的誦讀效果也相當差。面對這樣的狀況,教師需要加強學生的靈活誦讀,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詞或句,進行深層次的講解,使得學生能夠對整個古詩詞產生一定的印象。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等現代學習設備為學生展示古詩詞的內容和情境,使得學生能夠產生最為直觀的認識,相應的誦讀也會更加直接有效。比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的時候,其中有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分別用到了“生”和“掛”,尤其是“掛”,給人以無限的遐想。而學生則難以產生相應的理解,不懂得瀑布如何掛在前川,如果不能給予切實的引導,將十分不利于學生接下來的學習。為此,教師需要積極地為學生進行相應的情境教學,通過多媒體展示這首詩的場景,尤其是瀑布掛前川的情境,需要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迅速地進行理解和記憶。通過這一教學策略的開展,學生能夠對古詩詞情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整體的誦讀過程也會更加有效完善。

3 結語

總而言之,傳統的古詩詞誦讀教學,對學生的實際成長需求和理解能力沒有加以切實的重視,本身的形式化教學嚴重,在新時期的古詩詞誦讀教學當中,教師需要積極完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進行全面有效的理解和靈活記憶,逐步促使學生的誦讀更加科學有效,帶動學生整體誦讀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黃瑞作.淺談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及訓練方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4(03).

[2] 程亞恒.再談為押韻而以古音誦讀古詩不可取[J].語文建設, 2013(10).

[3] 海燕.加強誦讀訓練,促進古詩文教學[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3(04).endprint

猜你喜歡
誦讀古詩詞教學
多角度探究古詩,全方位加厚底蘊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以“讀”為橋 走進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幾點策略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與積累的實踐與思考
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