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2018-01-06 13:53繆柳華
考試周刊 2018年3期
關鍵詞:初中生物探索高效課堂

摘 要:當前形勢在初級中學,實現高效課堂至關重要。高效課堂就是高效的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如何實現課堂的高效?學生帶著良好的情緒進入課堂是高效課堂的起點,掌握生物學的規律和技藝,才能使教師教起來輕松自如,學生學起來主動積極,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①課前小測②課堂學習③課后反饋。

關鍵詞: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探索;學生情緒;高效的教學模式

當前形勢在初級中學,生物科作為一門中考的考查科目,在中考的總分中所占的分值相對很低,因而相對要求學生對此付出的時間也應該是很少的。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生物科任教師要盡量做到所有的內容都在課堂完成,課后少作業甚至不留作業。那么在有限的一節課的時間內,如何做到預習,學習,復習,作業都能按時完成呢?效率,很重要!因此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實現高效課堂至關重要。

何謂“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就是高效的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完成比較多的教學內容,學生受益大,收獲多,效果極好。

而所謂的效果,主要是指教師在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而實在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那么如何實現課堂的高效呢?

一、 良好的學生情緒

高效課堂一個重要參數就是學生的情緒,學生帶著良好的情緒進入課堂是高效課堂的起點。我認為,一位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強烈的期待進入一節課,這就是成功的開始,所以首要的一點是在心理上贏得學生,讓學生先愛上任課的教師,愛屋及烏順理成章愛上這一學科。所以教師如何與學生和諧共處,贏得學生的愛,贏得學生的崇拜,贏得學生的認同就非常重要了。這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前奏,也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因此在日常與學生的相處中,課堂與學生的交流中,心里裝著愛,尊重每一位學生,當你真心實意的愛著學生時,你的語言,你的肢體也會隨時表達,學生也是有所感受的,這種愛是相互的,當每個孩子感受到這個老師是認同我的或者說欣賞我的,或者說是鼓勵我的或者說是愛我的,那么他在進入這節課前心里是充滿期待的,期待再次被賞識,被關注,那么就有望在一節課中積極表現自我,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關注學生,了解學生的性格,興趣,家庭等等,當然做到這些需要我們的用心。做到這些,也只是成功開課的一小步,你還要做到成為學生心目中可信賴的、可崇拜的好老師這才是至關重要的,學生的信賴感來源于教師的技能,你不單單要有很強的專業技能,你還要能精通某方面的技能,也就是你要有能拿得出手的一技之長,琴棋書畫略知一二,有了這樣的格局出現,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在這種主觀因素的吸引下,學生也會努力靠近你,向你學習,先學好你教的科目,那么高效的課堂就在開課之前成功邁出第一步了。

二、 高效的教學模式

有了良好的情緒進入課堂是成功的第一步,那接下來就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實現學習的高效呢?

教師是現代教學方式的探索者,而擁有豐富生物學知識的人,卻不一定是好教師,教師作為一門專門職業,要求我們掌握生物學的規律和技藝,才能使教師教起來輕松自如,學生學起來主動積極,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這就是“善教者,學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學老而功半”。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通過不斷的學習生物教學理論,以及自己教學過程的反思,為了達到高效課堂的教學效果,我逐漸形成了以下的課堂教學模式:①課前小測②課堂學習③課后反饋。

1. 課前小測 針對的是上一節課的要點進行鞏固和提升,內容精簡,然后白板呈現答案讓學生小組內互評。這樣做既對上節課的學生掌握情況進行反饋,同時通過評價又讓部分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對于即將進行的課堂提供了內動力,對于后進生又提供了一次復習鞏固的機會。當然小測互評后的結果課后上交,教師了解情況后,可以在下節課上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例如:針對七下《輸送血液的泵——心臟》第一課時的知識點,我設置的小測內容是:

(1)人體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是 。(2)構成心臟的主要組織是 組織。(3)心臟四個腔當中,壁最厚的是 ,心尖朝向 。(4)以下的方框表示一個心臟的模式圖,請在框框內標出心臟各部分的名稱,以及血液的流動方向。(5)心臟中的血液可以逆行嗎?為什么?有這種情況嗎?(附加題)

這份小測作為上節課的知識反饋,能夠很好地起到檢測作用,同時在時間的安排上只需占用2-3分鐘,體現了課堂的效率,既有基礎知識,又有附加題的選做,給了學生挑戰,知識的提升與擴展,也給能完成的學生帶來成就感。

2. 課堂學習 在此過程中新課導入非常重要,一節好的新課引入可以很好地點燃學生一節課的熱情,所以在備課過程中,我非常注重課前導入的設計,例如:七年級下冊《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我用一段視頻介紹西瓜子旅行記,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思考:西瓜子旅行過程經過了哪里,看到什么,為什么有這些現象?學生對于這些認知既熟悉,又陌生,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但又苦于無法表達,在這種狀態下引領學生進入新知識的學習就水到渠成了?,F在所有學生被帶到課堂教學的門口了,如何在這節課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成三維目標呢,為了實現高效,我習慣設置導學案,在設置過程中,我總是把自己想象成學生,忘卻自己已有的知識,在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上去認知,去一步步設置問題串,對教材進行重新的整合,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去直觀認識,引導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討論去生成問題,解決問題,努力去達成既定的三維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對于初中階段的教學是非常方便有效的,符合初中階段孩子的認知水平和性格特征。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運用直觀教學手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控制學生課堂注意力的一個好辦法。培養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維,而直觀性根據它刺激思維的過程的程度,起著促進注意力的發展和深入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注意收集一些生活中看得到摸得著的生物,模型,或是平時留心方便實效的flash,圖片等等,這些直觀教學手段對于課堂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效的。例如:七下《輸送血液的泵——心臟》,這節課學生對于血液循環的過程就非常抽象,這時候我借助課本的插圖,再配上多媒體的血液循環的flash,就讓一個非常抽象的過程,非常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難點得到突破,學生印象也深刻,同時課后再布置學生動手制作一個血液循環的模型,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新知,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用直觀教學手段實現一舉多得;七上《種子的結構》一節中,學生對于種子的結構名稱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生活中有近距離接觸,說陌生對于其結構不甚了解,這時候,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準備一些不同種類的植物種子,學生在動手觀察的過程中既認識了種子的結構,也通過參與活動,培養了動手能力,也能培養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興趣和愛好。像這樣的例子很多,生物作為一門生命的學科與實驗的科目,可讓學生親自參與,直觀認識知識的機會是非常多的,在于我們教師如何更好地去創造和利用這個機會,來提升課堂的效率。當然這一教學過程的高效的實現,合理的導學案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

3. 課后反饋 在教學過程中的安排這一環節,既是對本節課總結,也是本節課的提升,也能看出一節課的成效,所以在教學設計上,我安排了學生總結,學生補充的環節,也安排了課堂檢測。在學生總結,補充的過程中,既是對所學知識的梳理,又有助于學生口頭的表達,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從容駕馭課堂教學環節,通過課堂的雙重檢測,既減輕學生的課后負擔,又能對學生的課堂及課后的效果及時檢測反饋,建立了競爭機制,激勵學生學習的勁頭,同時注重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從主觀和客觀雙向入手來達成高效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德慶.中學生生物學[J].2011-4,17-18.

[2]王中偉.走向高效課堂[J].2013-13,17-18.

[3]韓和鳴.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學方法和藝術[J].2008.9.

作者簡介:

繆柳華,福建省福安市,寧德市福安實驗中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初中生物探索高效課堂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