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區域游戲的創設與指導

2018-01-06 14:03顧銀花
考試周刊 2018年3期
關鍵詞:指導創設

摘 要:區域游戲是幼兒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它是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以操作、擺弄為途徑的自主性學習活動,是幼兒主動探求解決問題的一種獨特方式。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目標,創設多種領域的學習區域,并提供活動材料,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擺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

關鍵詞:大班區域游戲;創設;指導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提出,游戲是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重要途徑。游戲是幼兒在對現實生活認知、理解的基礎上,在自發想象的情景中模仿與再造的實踐活動。區域游戲活動有著相對自由寬松的游戲氛圍,能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選擇權,且能滿足幼兒個性化需求。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對區域游戲的需求更上升了一個層次,因此,區域游戲的創設與指導尤為的重要。

一、 優化區域環境,營造自由發展空間

1. 合理劃分不干擾

根據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充分利用好活動室三維空間,如墻面、地面和空間,在活動室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巧妙利用墻面、柜子、屏風等作為區域的隔斷劃分出合理的空間;同時考慮到動靜結合,比如需要安靜的語言區游戲旁邊就不宜設置熱鬧的音樂區或者建構區,以免相互干擾。將個別化的學習性區域以游戲化的形式命名,如“小小書吧”“智慧部落”“巧手樂園”“建構天地”等等。大班的孩子喜歡探索,喜歡嘗試,在“智慧部落”區域中,教師利用墻面設計了小動物找家板塊,提供大塊房子的底板和小動物等操作材料,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發現、歸納“分類”的特征。良好的區域環境有助于幼兒投入到學習和游戲。

2. 自制規則樂趣多

區域游戲規則是用來規范孩子的游戲行為,以往基本上都是教師來完成規則的制定,幼兒來遵守。但很多時候幼兒并不會關注這個規則并遵守。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積極的鼓勵勝于消極的制裁”!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嘗試讓幼兒自主制定進區游戲規則。將每個區域設定的人數及規則鼓勵幼兒以簡筆畫或者圖標的形式表現,如美工區,孩子們通過商量設計了剪刀、衣服、紙、物品等圖標,自己制定了“四個人進區活動”“小心使用剪刀”“注意衣服的整潔”“不亂扔垃圾”“物品放回遠處”。建構區中,畫上小手和問候標記“表示多動手多動腦”,畫個小嘴巴打上叉表示活動中保持安靜,畫上手拉手的小人表示團結合作。有了自己設計制定的童趣形象的進區規則,活動區里沒有了以前的吵嚷聲,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

二、 發揮材料效能,促進區域有效開展

1. 關注幼兒的興趣

皮亞杰提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蓖斗攀裁礃拥挠螒虿牧吓c幼兒興趣有著密切的關系,且能滿足幼兒的個別化需要。如一次談話活動中幼兒對高鐵產生了興趣,抓住這一契機,建構區中“未來的高鐵”這一主題就產生了,在用積木搭建高架時,幼兒不滿足于老師提供的實木積木,教師就鼓勵幼兒收集各種瓶罐、硬紙板廢舊材料。大班的孩子會根據需要選擇和制作輔助材料,他們從百寶箱里找來各種材料,運用疊高、圍攏、順接等方法,成功地搭出了別具一格的高鐵?!耙晕锎铩钡男问綕M足了他們搭建的需求,幼兒在操作活動中按自己的喜好方式和已有經驗去進行探索學習活動,通過動手動腦以及與同伴間的相互啟發,在原有的水平上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2. 與主題活動相融合

主題活動中的學習內容需要在區域活動中延伸,區域活動也能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主題的空間。將兩者融為一體,教師要根據主題的深入不斷調整區域活動的目標和內容,幫助幼兒不斷的整理、創造再現各種經驗和感受,讓幼兒更深入的進行學習活動。如大班的美工區結合“秋天”這一主題,師生共同收集各種樹葉投放其中,幼兒根據各自的興趣能力和已有的經驗,自由地開展美術創作活動,如做水果娃娃、葉脈書簽、剪貼畫、拓印畫等等,使幼兒的創造潛能得以激發,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同時通過活動也進一步深化了主題。

3. 體現動態性和層次性

《指南》中提出:“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蔽覀儽仨氉鹬赜變旱膫€體差異,尊重其在發展上的不同速率,提供多層次的操作材料,如在科學區“好玩的泡泡”活動中我們投放了不同層次的材料,首先是現成的泡泡水、引導幼兒學習吹泡泡,并且能夠區分清水和洗滌劑;其次是軟鉛絲、網、毛根、吸管等,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吹泡泡的工具,比較泡泡的不同,活動中發現幼兒對泡泡水感興趣,教師可以提供材料讓他們探究泡泡水的配制方法。在投放材料時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幼兒發展的水平,一種材料多種玩法,才能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的需求。

三、 深入細致觀察,有效提升指導策略

1. 了解需要,關注幼兒的活動

教師要以觀察者的身份隨時關注幼兒,了解幼兒的學習興趣、發展水平和活動中的表現等。根據活動的情況,當幼兒出現困難,游戲出現暫停時,教師能夠及時地給予指導,讓幼兒的活動進行調整、擴展,如在美術區活動中,幼兒對用蠟筆涂畫背景漸漸失去了興趣,當有了顏料,毛筆、印章后幼兒樂意去操作擺弄,繪畫出不同的背景。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引導他們,提出能否有其他的材料可以創作出更有創意的背景,幼兒相互討論后想出了用吹泡泡的形式畫出夢幻背景,用廢舊的小輪胎滾出不同的背景,活動向更深一層次開展了,幼兒活動的興趣也大大提高了。

2. 選擇時機,適時介入指導

作為指導者,在區域游戲活動過程中,當活動終止如幼兒遇到困難,同伴之前發生爭執,游戲材料出現問題時,這時就需要老師及時的介入,給予指導。且指導時要靈活掌握。教師可以假設問題,激起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進一步關注活動,再次操作、探索、去發現。如“為什么會這樣呢,到底藏著什么秘密呢,再試一試、找一找,”“動動小腦筋,想想還能搭出什么樣的造型”等等,激發幼兒繼續學習的欲望。教師指導時要適度,不要直接將答案告訴幼兒,而是盡量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自主性,使區域活動真正地成為孩子自己的活動。

作者簡介:

顧銀花,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區晨曦幼兒園。endprint

猜你喜歡
指導創設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成為后方:江西小三線的創設及其初步影響
“簡約數學”創設簡約課堂
淺談幼兒區域活動的指導與評價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