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身碎骨的“后蟹時代”

2018-01-19 19:52沈嘉祿
現代家庭 2018年1期
關鍵詞:蟹粉蟹肉上桌

沈嘉祿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是人在江湖的原則,也是境界。但在秋風初起,大閘蟹開始橫行天下的當下,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說。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對老吃客而言,寧可吃一只短小精悍的全蟹,也不愿吃一盤華而不實的蟹粉菜。

按照中國詩詞歌賦及話本小說的規定情景,文人吃蟹,必定要湊成一桌,墻上掛畫,案上焚香,院中石凳上坐數盆黃菊,墻角還有一叢修篁隨風輕搖,身邊有書童、丫頭伺立,酒過三巡,蟹過兩對,開始捻著山羊胡子吟詩作畫,最后留下一段佳話。而民間的老吃客啖蟹,也偏愛原汁原味原身,先在蟹簍里相中,交于酒保五花大綁后拿進廚房法辦,上桌后蘸醋而食,燙兩斤上好紹興,喝至臉色酡紅,一只腳還要擱在板凳上,“皇帝喊我也不去?!笨梢?,無論文人還是文盲,無論以往還是今朝,吃蟹都偏愛整只。還有一套程序:先蟹腳,后蟹蓋,最后攻下大鉗這一關。對此種吃法的形象描述,民間自有俚語:扳蟹腳。

但不幸的是,大閘蟹的消費已然進入“后蟹時代”,它的顯著征兆就是蟹粉菜的閃亮登場。在裝潢豪華的酒店里,一葉知秋,菜譜更新,蟹粉菜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吸引食客眼球。蟹粉豆腐、蟹粉菜膽是大路貨,上點檔次的是蟹粉魚翅、蟹粉鮑魚、蟹粉蹄筋、芙蓉蟹斗、清炒蟹粉、銀皮蟹膏等,還有禿黃油拌飯,如果看見了而沒能吃到,直叫老饕今夜難以將息。點心師傅也不甘寂寞,推出蟹粉春卷,蟹粉小籠、蟹粉酥餅、蟹粉灌湯包等烘云托月。

這些以蟹粉為招牌的吃食有一個共同特點:可憐那無腸公子已粉身碎骨,但價格一路高開高走。在公款消費或商務洽談的場面上,蟹粉菜一上,金臺面一配,陳年花雕一碰,諸般難事迎刃而解。

其實依我的美食經驗,蟹粉菜是為吃不來蟹的人準備的,這些人舌頭可能短些,味蕾可能遲鈍些,主要還是時間有限,皮包里有好幾份合同等著簽,一只只蟹腳扳過來,哪有這份耐心?或者,他們吃蟹,不是為了嘗鮮,純粹是為了應酬,任何山珍海味在他們嘴里不過打個滾,再穿腸而過,變成臭不可聞的有機物。另外,有些人吃蟹,講究吃相優雅,七手八腳顯然有損形象,而清炒蟹粉一湯匙下去,總量與一只四兩頭的雌蟹大體相當,別的菜可以少點幾道,看上去十分清廉。在一些涉外宴請上,蟹粉菜也常充開路先鋒,有時候廚師為了炫技,還會將拆散的蟹肉再拼成一只全蟹的模樣,直叫老外大呼小叫,碧眼圓瞪。

比如某年上海舉辦國際峰會,來自五洲四海的政府首腦就吃到了上海名廚精心設計、精心操作的頂級蟹粉菜,領略了博大精深的中華飲食文化。后來我在主理這場超級規格國宴的賓館里嘗到了這道蟹粉菜,蟹粉炒好裝入挖空開蓋的天津鴨梨內上桌,我覺得味道也不過如此。而據廚師說,當時為了確保安全,蟹粉拆出,還要戴上塑料手套將每根蟹肉摸過,以防蟹殼卡了國賓的咽喉。這種被反復摸過的蟹肉還有什么吃頭?

據餐飲界的業內人士透露,吃蟹粉菜的危險還在于有些不法商家用死蟹拆蟹粉,不僅味道相差甚遠,食品安全也無保障。所以老上海最實惠,要么不吃,要吃就吃整蟹,小點無妨,須根正苗紅,雄蟹也無妨,膏要滿到頂起蓋頭。想那揭開蟹蓋的一剎那,紅澄澄的蟹黃像一座小山崇起,一股馥郁的蟹香撲鼻而來,對一個“最是橙黃橘綠時”的老饕而言,是多么幸福的時光??!

在王寶和大酒店,秋風一起,一年一度的黃金時刻也開始了,座位須提前三天預訂,周末還有日本人拖著拉桿箱興沖沖地從機場趕來吃蟹。他們門檻賊精,就吃雌雄一對,睡一夜再飛回日本。蟹粉菜?哼,小鬼子是從來不碰的。

猜你喜歡
蟹粉蟹肉上桌
蟹柳里面有螃蟹肉嗎
不同凍藏時間熟制中華絨螯蟹蟹黃、蟹肉品質比較與快速鑒別方法(下)
愛護牙齒
貓上桌以后
蟹粉獅子頭
蟹粉入菜(一)
認真拆蟹粉
櫻花季,一起去日本吃蟹吧
秋濃蟹香?意猶未盡
以牙還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