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行為干預在心臟介入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2018-01-19 11:36楊芳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0期
關鍵詞:術后護理應用效果

楊芳

【摘 要】目的:觀察認知行為干預在心臟介入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8年9月期間,我院接收行心臟介入手術的患者若干,從中隨機選擇96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研究對象的選擇均遵循自愿原則,在此基礎上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組均為48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術后護理,實驗組另采取認知行為干預護理。應用效果通過對患者知識掌握情況的測試以及負面情緒評分來進行比較。結果:實驗組知識測試結果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實驗組負面情緒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心臟介入手術后,有利于護理人員通過知識的講解和指導,提升患者對于疾病的認識,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另外,通過護理人員的照顧以及心理開解,有利于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以積極的方式來發泄負面情緒,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值得在手術后護理中應用。

【關鍵詞】認知行為干預;心臟介入術;術后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239.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心臟介入手術是對冠心病等心臟疾病治療的重要手段,并且,護理人員所提供的術后護理也是極其重要的??茖W、合理的護理手段是提高手術治療的重要后續保障。為此,本次研究選擇應用認知行為干預護理對已接受心臟介入術的患者實施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5月-2018年9月期間,我院接收行心臟介入手術的患者若干,從中隨機選擇96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研究對象的選擇均遵循自愿原則,在此基礎上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組均為48例。在對照組中,男24例,女24例,患者的年齡分布在24至64歲,平均年齡為(44.3±3.1)歲,實驗組中,男25例,女23例,患者的年齡分布在26至63歲,平均年齡為(44.5±3.3)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上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術后護理:生命監測、創口檢查、導管護理、飲食護理等等。

實驗組:應用認知行為干預。(1)護理人員需要認真了解患者的工作類型、知識水平、喜好等等,建立對患者的初步認知,進行評估和分析,制定護理方案。(2)護理人員需要選擇易于被患者接受的方式,例如:口頭轉述、媒體視頻、一對一等等,向患者告知手術的原理、注意事項,自身身體狀況。對于情緒低落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表現出親切、耐心、真誠,增加與患者的聊天次數,在聊天時播放舒緩的音樂來緩解心情負擔,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循循善誘,幫助患者找出潛在的信心,打開心扉[1]。對于難以忍受疼痛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通過患者的口頭專屬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適當給予藥物來止痛。(3)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開導家屬對于患者情緒化的理解并給予幫助。從患者家屬方面了解患者仍然存在的錯誤認知,進一步來教育患者以及患者家屬正確的護理方式和護理要求,使得患者養成正確的身體康復習慣[2]。在病情有一定好轉后,叮囑患者家屬陪伴患者在室外進行二十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隨著患者的逐步康復,增加有氧時間,提高身體素質。

1.3 觀察指標 在護理期間,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相關知識測試以及負面情緒評分調查。知識掌握情況由醫院自制的知識測試卷。評分等級:非常了解(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知識、規范自我行為、積極配合護理工作,身體指標恢復正常)、基本了解(自我行為規范難以保持自覺性,護理工作配合不積極,延緩身體各項指標恢復)、不了解(不配合護理工作,抱有抵觸心理,負面情緒更加嚴重)。負面情緒評分主要包括焦慮自評量表以及抑郁自評量表。焦慮評分>50分,抑郁評分>53分,則判定為出現負面情緒,且評分越高,負面情緒程度越嚴重。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分析所收集到的患者資料,負面情緒評分用()表示,采用t檢驗。知識測試結果用%(率),并且用 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負面情緒評分 實驗組負面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2.2 知識掌握情況 實驗組知識掌握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認知行為干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患者建立積極的心理狀態以及健康的生活習慣。在手術后,由于身體機能不能很快恢復,需要患者、護理人員、家庭的三方共同護理和努力,才能使得患者的身體逐步恢復。而在這三方當中,患者自身的努力占據大部分比重。因此,需要護理人員首先對患者進行認知行為干預,來提高治療效果。

通過本次的觀察可以發現:實驗組知識測試結果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實驗組負面情緒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通過建立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初步了解,有利于減少溝通障礙,縮短與患者之間的熟悉時間,給予患者親切感、友好感,使得患者有傾聽的欲望。(2)在基礎了解的前提下,給予患者知識指導、糾正錯誤認知,進一步提高患者對于知識的接受度、自我習慣管理的自覺度、改正錯誤習慣的堅持性。(3)護理工作與家庭結合,有利于順利交接護理工作,利于對患者出院后的延續性護理。有了家庭的保障和監督,更加能夠堅定患者對于不良習慣的改正,建立積極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穩定手術后的機體功能和健康水平[3]。

綜上所述,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心臟介入手術后,有利于護理人員管理患者負面情緒,提高自我認知。值得在手術后護理中應用。

參考文獻

張艷艷,鄒雪琴.冠心病患者在護理中實施應用認知行為干預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8):231-233.

姜玉紅,錢葉紅,趙燕.認知行為干預對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病人焦慮、抑郁的作用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7,42(10):1404-1407.

李曉丹,常蕓.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病人術后心臟康復的療效研究[J].安徽醫藥,2017,21(6):1140-1143.

猜你喜歡
術后護理應用效果
老年心腦血管病患者髖關節置換術后的護理體會
87例前列腺增生經尿道電切術后護理體會
手術中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健脾扶正湯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應用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