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敘文應講不一樣的故事

2018-01-23 11:33姜有榮
中學課程輔導·高考版 2018年11期
關鍵詞:車費境遇車夫

姜有榮

一個動聽的故事,第一個人講是天才,第二個人講是庸才,第三個人講就是蠢才。在記敘文寫作中,要想不做庸才、蠢才,就不要去講同質化的故事,而要講不一樣的故事。只有這樣,才能激起讀者的閱讀沖動,讓讀者把故事津津有味地看下去。那么,怎樣才能使講出來的故事不一樣呢?下面以微型小說《獨腿人生》為例。

獨腿人生

文/羅偉章

應朋友之約,去他家議事。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別墅里。別墅是為有私車的人準備的,因此與世俗的鬧市區總保持一段距離。我沒有私車,只得乘公交車。下車之后,要到朋友的別墅,若步行,緊走慢趕,至少也要40分鐘。眼看離約定的時間就快到了,我順手招了一輛人力三輪車。

朋友體諒我的窘迫,事先在電話中告知:若坐三輪,只需3元。為保險起見,我上車前還是問了價,“5元?!避嚪蛘f。我當然不會坐,可四周就只有這輛三輪車。車夫見我猶豫,開導我說:“總比坐出租車合算吧,出租車起價就是6元呢?!边@個賬我當然會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兩倍,這個賬我同樣會算。我舉目張望,希望再有一輛三輪車來。車夫說:“上來吧,就收你3元?!边@樣,我高高興興地坐了上去。

車夫一面蹬車,一面以柔和的語氣對我說:“我要5元其實沒多收你的?!蔽艺f:“人家已經告訴我,只要3元呢?!彼f,那是因為你下公交車下錯了地方,如果在前一個站,就只收3元。隨后,他立即補充道:“當然我還是收你3元,已經說好的價,就不會變。我是說,你以后來這里,就在前一站下車?!彼f得這般誠懇,話里透著關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著這個城市經營人力三輪車的人統一的黃馬甲,剪得齊齊整整的頭發已經花白了,至少有55歲的年紀。

車行了一小段路程,我總覺得有點不大對勁,上好的公路,車身卻微微顛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輪車那么平穩,而且,車輪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沖,片刻的停頓之后,再向前一沖。我正覺得奇怪,突然發現蹬車人只有一條腿!

我猛然間覺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著他的斷腿,瞪著懸在空中前后搖擺的那段黃黃的褲管。我覺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的喉嚨有些發干,心胸里被一種奇怪的惆悵甚至悲涼的情緒糾纏著,籠罩著。我想對他說:“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蔽耶斎粫环植簧俚亟o他錢,可我又生怕被他誤解,同時我也怕自己的做法顯得矯情,玷污了一種圣潔的東西。

前面是一帶緩坡,我說:“這里不好騎,我下車,我們把車推過去?!彼泵χ浦梗骸皼]關系沒關系,這點坡都騎不上去,我咋個掙生活???”言畢,快樂地笑了兩聲,身子便弓了起來,加快了蹬踏的頻率。車子遇到坡度,便倔強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趨勢。他的獨腿頑強地與后退的力量抗爭著,車輪發出“吱、吱”的尖叫,車身搖搖晃晃,極不情愿地向前扭動。我甚至覺得這車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憐惜它的主人,才這般固執的嗎?車夫黝黑的后頸上高高繃起一股筋來,頭使勁地向前聳,我想他的臉一定是紫紅的,他被單薄的衣服包裹起來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數。他是在跟自己較勁,與命運抗爭!

坡總算爬上去了,車夫重濁地喘著氣。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悵和悲涼竟然了無影蹤。

待他喘息稍定,我說:“你真不容易??!”

他自豪地說:“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氣蹬過八十多里,而且帶的是兩個人!”

我問他怎么走那么遠。

他說:“有兩個韓國人來成都,想坐人力車沿二環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風景。別人的車他們不坐,偏要坐我的車。他們一定以為我會半路出丑的,沒想到,嘿,我這條獨腿為咱們成都人爭了氣,為中國人爭了氣!”

車夫又說:“下了車,那兩個韓國人流了眼淚,說的什么話我也不懂,但我想,他們一定不會說我是孬種?!?/p>

離別墅大門百十米遠的距離,車夫突然剎了車?!澳阆聛戆??!彼f。

我下了車,給他5元。

他堅決不收,“講好的價,怎么能變呢?你這叫我以后咋個在世上混???”

我沒勉強,收回了他找給的兩元錢。

我正要離去時,他不好意思地說:“我本來應該把你送進門的,可那是一幢高級別墅,往別墅里去的人,至少應該坐出租車啊……我怕你被朋友看見……”

我的眼淚流了下來。我天生是不大流淚的人。

朋友果然在大門邊等我。他望著遠去的車夫說:“你為什么不讓他送到,那些可惡的家伙總是騙了一個是一個!你太老實了?!?/p>

議事完,朋友留我吃飯,我堅決拒絕了。

我徒步走過了那段沒有公交車的路程。我從來沒有與自己的兩條腿這般親近過,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兩條腿這般有力過。

與一般同學的作文相比,羅偉章講述的這個人力三輪車車夫的故事有如下三個“不一樣”:

一、不一樣的境遇孕育不一樣的故事

記敘文中的境遇既指時代風云等大的境遇,更指居家度日等小的境遇。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第一句是“幸福的家庭都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苯栌玫竭@里,可以說成是:在記敘文寫作中,人的境遇不一樣,其經受的歷練就會不一樣,由其形成的知、情、意、行的特點以及立身處世的方式也會不一樣,這就孕育出了不一樣的故事。正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

這篇小說中的人力三輪車車夫有著獨特的境遇,它孕育出了他不一樣的故事——苦命卻不認命的故事。一般學生寫的人力三輪車車夫都有雙腿,而他卻是獨腿。面對身體殘疾這一境遇,他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不等不靠、自食其力。這就決定了他的故事是一個“跟自己較勁,與命運抗爭”的硬漢故事,為此,他“黝黑的后頸上高高繃起一股筋來,頭使勁地向前聳”“重濁地喘著氣”。

二、不一樣的思想生發不一樣的故事

《狼來了》這則故事大家都知道,但著名作家納博科夫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說在尼安德特峽谷里,孩子跑出來大叫“狼來了”,如果背后真的跟來了一只狼,這算不了什么。而孩子大叫“狼來了”,背后卻沒有狼,這便成了文學。因此,做人不該做那個放羊的孩子,而在記敘文寫作中卻應當做那個放羊的孩子。人是能思想的葦草,只有頭腦中迸發出不一樣的思想,才能生發出不一樣的故事;如果頭腦中迸發出的思想與讀者“不謀而合”,就只能生發出與其預料一樣的故事。

這篇小說中的人力三輪車車夫有著不一樣的思想,它生發出了他不一樣的故事——掙錢卻“堅決不收”乘客主動多付的車費的故事。一般人力三輪車車夫的經營思想都是利益至上、利益最大化,而這篇小說中的人力三輪車車夫卻是誠信至上、信譽最大化。乘客主動多付車費,對一般人力三輪車車夫來說,那是求之不得的。但是他不一樣:他不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堅決不收“我”主動多付的兩元錢車費;他追求信譽最大化,所以說過的話就一定要算話——講好多少錢就收多少錢,絕不變更。正因為信譽在他的心中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做生意的原則,而且是一個做人的準則,他才發出了“你這叫我以后咋個在世上混啊”的感嘆。

透視這篇小說中人力三輪車車夫的內心世界,他不認為自己是一個需要社會救助、靠他人照顧的殘疾人,而是一個硬錚錚的、憑自己力氣吃飯的生意人,而且認為自己的能力并不比體格健全的人力三輪車車夫差——即便帶著兩個老外一口氣蹬八十多里,也決不出丑,不做孬種。他認為自己與乘客的關系是正常的買賣關系,因而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拔摇倍喔督o他兩元錢車費,無異于是在垂憐他,這是對他尊嚴的踐踏,對此,他是無法接受的。

三、不一樣的構思演繹不一樣的故事

地球、太陽等億萬個星球,如果運行在相同的軌道上就要發生沖撞。同樣,如果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中按照相同的套路來構思,就要發生“撞車”,而且人越多,災難越嚴重。只有“通古今之變”“悟萬物之變”,才能演繹出“‘合而不同”的故事。這里的“合”指合乎事理邏輯,它講求“在情理之中”;“不同”指運用不同的構思方法,它講求“在意料之外”。有“合”才有其合理性,令人信服;有“不同”才有其新穎性,別開生面。

這篇小說有著不一樣的構思,它演繹出了不一樣的故事——自身殘疾卻去體貼正常人的故事。在以殘疾人為主人公的作文中,大多數同學的構思往往都是正常人體貼殘疾人的故事,而這篇小說作者構思的卻是殘疾人體貼正常人的故事。他不把“我”送進別墅的門,并不是想?;祽?,少蹬一段路,而是為了顧及“我”的面子,不讓“我”丟份,因為來別墅的人至少應該坐出租車。這是一份難得的體人之心、諒人之懷,它將人物的情懷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故事人人會講,巧妙各有不同。沒有不一樣的猛料,總得有不一樣的元素;沒有不一樣的元素,總得有不一樣的構思……總之,你得有一個“不一樣”。我們堅信,在記敘文寫作中,只要你想著另辟蹊徑,別有洞天,就一定能講好不一樣的故事。

(作者:姜有榮,江蘇省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車費境遇車夫
晏子的車夫
公平的方案
人力車夫
職場誠信無小事:女白領因欠36元車費被開除
車費
境遇與作為
花12美元車費學到的一課
境遇與作為
境遇與作為
藏在心里的三匹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