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研究

2018-01-24 21:55佟瑤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教法研究有效提問小學語文

佟瑤

摘 要:提問是引導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很不容易長時間的集中,老師只能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是利用一些具有吸引注意力的教學手段來加強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教學是一門藝術,課堂提問是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藝術的有效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提出相關的課程問題,能夠促進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并且能夠將部分注意力已經不集中的學生從迷茫中引導回課堂學習中。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中被運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方式。本文針對當前的教學現狀,對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策略進行粗略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提問;教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334-01

課堂提問作為一種傳統的教學手段,是教師最熟悉、使用最頻繁的一種課堂教學組織方法,也是運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技能,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特別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小學生語文知識儲備較薄弱,一旦教學深入,很多學生都會覺得枯燥無味,也漸漸失去學習的動力,注意力開始渙散。在課堂教學中提出好的問題,有利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促進教學的最優化和學生形成有效思維。因此,教師要把課堂提問當成教學的重要策略,以推動語文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一、 對課堂問題做出科學設計

語文這門課的學科特點很明顯,需要學生記憶的東西有很多,而且思維模式也要十分的開闊,這并不像數學學科一樣,會有固定的答案和正確的解題步驟。

1、針對教學內容的模糊點。這種內容模糊點很容易就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陷入迷茫不知的狀態,在易混淆的知識點學習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一定要根據這個點來展開。通過問題這把梳子,為同學建立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

2、教學內容的盲點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一些較為重要的知識點,如果學生對于其認知不太深入,就會導致學生遺漏這個知識點,成為整個知識系統的盲點。教師對于這種學生不易上心的地方要多做強調,反復復習。

3、知識的發散點。語文學科很多內容都是有多面性的,而小學生心智發展還不是很成熟,對于這樣的認知是不能夠完全掌握的。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打開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自主探究出事物的多面性。這三點對于提問的設計是很重要的,一般的提問打破不了這個范圍,教師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方式,結合學習內容,設計科學的提問,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二、結合實踐而設置問題

美國著名數學家哈爾莫斯說過:問題是學習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創新。由此可見,提出一個好的問題是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重要環節。教師要重視課堂提問應用技術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廢止不恰當的提問,研究提問的類型、表達、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實現課堂提問的優化。具體而言,它主要包括設計問題的數量、難度、切入點控制三個方面。教師設計問題時要把握設計的原則、策略和步驟的精心謀劃,做到問題精當、難易適度、思維含量高、切入點準確。所以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提問次數要少而精。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抓住科學知識的關鍵,運用歸納和綜合方法,盡可能設計出容量大的問題,避免問題過于細小繁瑣,以提高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性,以達到 “精問”的目的。

2、提問難易要適度。難度是指問題的深度與廣度,難易適度就是指問題要切合學生實際。難度的控制既要考慮切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問題要求的知識與學生已有知識缺乏有意義的、本質的聯系(非字面上的聯系)時,問題就顯得太難了;如果問題要求的知識與學生已有的知識有密切聯系,又有中等程度的分歧,對集中學生注意力,動員學生積極思考最為有效,那么這個問題就顯得難易適度。教師設計的問題要不超出學生知識和智力的“最近發展區”,使他們經過認真思考與探索能得以解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積極思考都能解答。

3、提問要切中要害。教師要根據具體知識的性質和特點,在適當的環節設計問題。教師還要根據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的情況隨機應變,在學生學習以及思維活動的疑惑處、受阻處、轉折創新處設計問題,引發思考。一是課堂鋪墊環節。課堂鋪墊引入教學中,根據新舊知識的聯系設計問題,環環相扣,既可以復習鞏固舊知,又促進新舊知識的融合。二是新授環節的問題。新授階段,所提問題要求聯系緊密,啟發性強,通過教師的引導,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透徹理解新知。三是鞏固環節的問題。在鞏固階段啟發性的問題能促使學生深入思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三、要根據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提問

當前很多教師在課堂上提問,并沒有進行問題的課前設計,而是想到什么就提問什么,這樣漫無目的提問,對于學生來說是沒有益處的。學生不能從問題中獲得相關的知識要點,也不能夠順著正確的思維來回答問題,所以教師在對學生提問時,一定要結合教材來科學提問。教師在課前要對提問進行設計,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對于知識的掌握也很缺乏,因此教師即使是提升教學難度,其教學范圍也不應該過多地超出教材的設定范圍。小學教材的編纂都是專家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學習狀況編纂出來的,其中涉及的范圍和需要的學習能力都與小學生十分契合。教師在上課時要結合教材內容,提問更是要結合教材內容的重難點。雖然說在實際的教學上兩者可能都會存在著一定的差別,部分小差別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差距過大,也會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脫離學習的主線,一味地陷入苦思的漩渦,對教學效果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提問都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科學設計提問能夠讓學生更加快速地掌握學習的重點。

總之,問題教學是一個既普遍又深奧的內容,因此,我們要努力研究教學方法,還要研究學生的情況,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法研究有效提問小學語文
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作文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