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蘭牧騎與文化自信

2018-01-29 14:44
內蒙古藝術 2018年4期
關鍵詞:烏蘭牧騎農牧民民族

(內蒙古自治區藝術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10)

2017年1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回信,勉勵烏蘭牧騎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充分贊揚了烏蘭牧騎一代代隊員為廣大農牧民送去歡樂和文明,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付出的艱苦努力,充分肯定了烏蘭牧騎在貫徹落實黨的文藝方針和民族政策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近年來,在弘揚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增強我區基層群眾的文化自信等方面,烏蘭牧騎一直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一、烏蘭牧騎與文化自信

回顧烏蘭牧騎的創立和發展,是黨的民族政策和文藝方針同內蒙古實際相結合的實踐典范,是自治區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一大創舉。烏蘭牧騎扎根基層、情系群眾、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團隊精神,隊伍短小精干、隊員一專多能、節目小型多樣、裝備輕便靈活的輕騎特點,以演出為主,兼做宣傳、輔導、服務工作,不斷滿足農牧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的綜合功能,農牧區原生態藝術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文化品格,緊隨時代前進、不斷改革創新、全心全意服務農牧民、永葆德藝雙馨的價值追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邊疆民族地區文藝隊伍中的生動體現。60多年來,烏蘭牧騎充分發揮自身貼近基層、掌握需求的獨特優勢,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傳承創新,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光榮傳統,以自己獨特的藝術品格和鮮明的時代特色,深入挖掘我區無比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族民間藝術寶庫,同農牧區現實生活相結合,創作、演出了一批反映新時代現實題材、農村牧區題材的文藝精品。

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直屬烏蘭牧騎創作、演出的情景歌舞劇《草原上的烏蘭牧騎》,講述烏蘭牧騎故事,深刻展示烏蘭牧騎活動的人民性、民族性和時代性,完美呈現了烏蘭牧騎藝術的民族美、淳樸美和簡約美。2016年9月,該劇獲得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金獎、烏蘭夫基金會優秀劇目獎等獎項。

錫林郭勒盟烏蘭牧騎創作、演出的歌舞劇《我的烏蘭牧騎》展示了一代烏蘭牧騎人的成長經歷。通過歌舞、對白、場景、故事等多種表現形式,深情講述了一支烏蘭牧騎的成長故事,刻畫了烏蘭牧騎人的群體形象,展現了烏蘭牧騎人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文藝為人民群眾服務、服務基層農牧民的寶貴精神,揭示了烏蘭牧騎幾十年來對民族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對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興旺發達,所承擔的歷史責任和體現的現實意義及價值。該劇成為2018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十部重點扶持劇目之一,實現了內蒙古在該項目上零的突破。

由此可見,烏蘭牧騎特別是新時期的烏蘭牧騎在意識形態領域和民族文化建設方面,既是文藝尖兵更是先鋒楷模,肩負著傳文化精髓、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的崇高使命。烏蘭牧騎不僅擔負著推進文化惠民、全心全意服務農牧民文化生活、滿足農牧民文化生活需求的時代責任,還要自覺肩負起傳承、保護、發展優秀民族文化的歷史責任,做優秀民族文化的忠實繼承者、保護者、弘揚者和建設者。烏蘭牧騎立足于文化自信的新的文化使命,既是繼承傳統、做好當下、著眼未來的必然要求,更是增強文化自信、賦予文化自信堅固支撐、使文化自信長久保持并充分發揮作用的必然選擇。

二、烏蘭牧騎是基層群眾文化自信的引領者

烏蘭牧騎熔鑄著革命文化的紅色“基因”,傳承著民族文化的深沉“血脈”。烏蘭牧騎作為自治區公共文化服務的輕騎隊和排頭兵,作為文化強區建設的基層隊伍和重要力量,堅持以農牧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在文化惠民中作出了新貢獻。

烏蘭牧騎是以農村牧區公共文化服務為主要任務,以向農牧民和各族群眾提供優質文化產品和多種文化服務為主要職責,是具有公益性質、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的民族藝術團隊。烏蘭牧騎提出“哪里最困難,哪里最偏僻,就先到哪里為群眾送歌獻舞”的行動口號,在艱苦的條件下,經常跋山涉水、越沙漠、跨草地、迎風雪、冒寒暑,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同各族群眾建立起了魚水之情。烏蘭牧騎的隊員大多出身農牧民家庭,與農牧民有著血濃于水的聯系。深入基層演出時,他們與農牧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一邊積累創作素材,一邊開展力所能及的服務活動,為農牧民代購圖書、修理半導體收音機和小型農機具等等。烏蘭牧騎全心全意為農牧民服務,被農牧民親切地稱為“瑪奈(我們的)烏蘭牧騎”,烏蘭牧騎隊員則被喚作“瑪奈呼和德(我們的孩子)”。如今,全區烏蘭牧騎已經發展到75支,人員由最初的每支10多人增至40余人,但他們扎根基層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未改變,始終保持著與農牧民的血肉關系。

60多年來,烏蘭牧騎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探索出了“隊伍短小精干、隊員一專多能、節目小型多樣、裝備輕便靈活”的便于為群眾服務的一整套組織形式和活動方法,為廣大農牧民送去歡樂和文明,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及時地向群眾宣傳黨在各個時期的方針、政策,普及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基層群眾的政治思想覺悟和生產積極性;通過組織輔導群眾業余文藝骨干,發揮導向作用,使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的文化扎根于基層群眾之中。

三、烏蘭牧騎的創作演出是造就基層群眾文化自信的基礎

烏蘭牧騎的創作演出,要以農牧民群眾為服務對象和表現主體,聚焦“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的時代主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為基礎,努力創作演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容、內蒙古民族地區特點、小型多樣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劇節目,彰顯與弘揚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團結的思想感召力與民族藝術魅力。既要生動展現自治區各族人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和典型形象,也要創作反映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講好內蒙古故事,多出優秀成果,引領基層群眾增強文化自信。

過去,草原上交通通訊不便,信息閉塞,為了讓農牧民理解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烏蘭牧騎采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手法,運用容易接受的語言和形式將政策方針的準確含義表達出來,他們的節目大多是自編自演,富有民族特點、地區特點和時代特點。用歌曲做宣傳,用烏力格爾(說唱)講政策,烏蘭牧騎所創作的藝術作品既好聽好看又寓教于樂,讓農牧民愉悅身心、豐富思想。

烏蘭牧騎一直扎根在基層,在經年累月、因地制宜的藝術實踐中,始終緊扣時代脈搏,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堅持服務人民,積極歌頌人民。堅持繼承創新,推動藝術發展,以題材內容的現實性、體裁形式的民族性、審美品位的群眾性、藝術風格的鮮明性,不僅承續了上下一貫的優秀傳統,也漸趨形成了有別于其他藝術團體的獨具民族風格、現實特點和地域特色的美學風范。烏蘭牧騎的文藝創作從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吸取營養,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原生態民間藝術中傳承借鑒,60多年來,內蒙古各地烏蘭牧騎累計創作演出13000多個節目,有2000多個節目在盟市和自治區獲獎,有130多個節目在全國獲獎,其中《草原兒女愛延安》《奶酒獻給毛主席》《牧人浪漫曲》《騰飛的駿馬》等一批體現時代特征的現實題材烏蘭牧騎特色精品節目,數十年來久演不衰,深受農牧民和各族群眾歡迎,得到國內外觀眾的喜愛。

近年來,內蒙古在“烏蘭牧騎”這面旗幟的引領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根基層,服務人民,緊緊把握內蒙古的區情特點,依托我區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民族文化資源和革命文化資源,突出民族特色,特別是地域文化特色,高起點、高水準地創作推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藝術震撼力強、體現時代特征、彰顯草原特色的現實題材藝術作品。

60多年來,烏蘭牧騎從沒離開過草原,從沒脫離過各族群眾,尊重農牧民群眾,貼近農牧民群眾,融入農牧民群眾,站在基層農牧民的立場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用農牧民群眾語言,帶著對農牧民群眾的愛,創作演出農牧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實實在在地為農牧民群眾服務,溫暖民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為廣大農牧民送去歡樂和文明。

四、烏蘭牧騎的“創作、演出、宣傳、輔導、服務、傳承創新”功能是造就基層群眾文化自信的必要條件

烏蘭牧騎自建隊之日起,就同農牧民群眾心連心,對農牧民群眾懷有深厚感情。從對農牧民群眾的真摯情感出發,逐步確定了以創作、演出、宣傳、輔導、服務、傳承創新的具體任務。扎根草原,情系人民,以豐厚的民族藝術為底蘊,以博大的草原文化為載體,傳承民族優秀藝術,受到廣大農牧民和全區各族群眾的熱愛和支持。

60多年來,烏蘭牧騎圍繞社會主義建設,發揮以創作、演出為主,兼做宣傳、輔導、服務、傳承創新工作的綜合功能。在宣傳方面,他們運用圖片展覽、流動書刊、錄音錄像和互聯網等手段,向各族農牧民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的先進典型,普及與生產生活有關的科學常識和致富信息,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民主法制宣傳教育、農牧科技普及宣傳、生態建設普及宣傳等。輔導方面,烏蘭牧騎要在深入基層演出時或利用農閑牧閑季節,輔導群眾文藝演出和創作活動,培養業余文藝骨干,讓人民群眾成為共創共享精神文化生活的主人翁。服務方面,烏蘭牧騎在深入基層活動中,要為農牧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生產的服務工作,進一步增強同農牧民的密切聯系。在傳承創新方面,烏蘭牧騎要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原生態民間藝術中傳承借鑒,并對優秀民族文化進行創新性轉化、創造性發展,這些,都是造就內蒙古基層群眾文化自信的必要條件。

猜你喜歡
烏蘭牧騎農牧民民族
我們的民族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烏蘭牧騎進校園
瑪奈烏蘭牧騎
光榮的烏蘭牧騎
多元民族
新疆吉木乃:“三平臺”助力農牧民增收致富
黨的生活·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2017年4期)2017-04-22
內蒙古農牧民收入增長變化對消費結構的影響問題探析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