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免性壓瘡的術中觀察與護理研究

2018-01-30 01:53梁靜妮蘇美華向瓊飛
當代護士 2017年33期
關鍵詞:壓瘡體位病房

梁靜妮 蘇美華 向瓊飛

0 前言

目前醫學界對于難免性壓瘡無統一明確性界定標準,其界定基本條件為:因疾病翻身受到限制或因患者自身條件(如癱瘓、高齡、血白蛋白<30g/L、高度水腫、極度消瘦、骨盆骨折、惡病質以及強迫性體位等)而出現的壓瘡[1]。美國全國壓瘡顧問小組于2007年按臨床癥狀以及典型特征對其分類為五個時期型,分別為淤血紅潤期型、炎性浸潤期型、淺度潰瘍期型、壞死潰瘍期型以及無法分期型[2]。手術的患者為出現難免性壓瘡的高危人群,其發生率為4.7%-66%[3]。有研究表明,對術中患者實施有效的觀察與護理可有效的降低壓床發生率[4]?,F筆者選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手術患者166例作為對象進行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效,現做出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手術患者166例作為對象進行研究,其中男性91例,女性75例,年齡16-65歲,平均年齡39.52±6.98歲;手術時間長2-7h,手術平均時間為3.53±2.37h;麻醉方式:全身麻醉64例,局部麻醉102例(其中包括局部浸潤麻醉52例,椎管內麻醉50例);手術體位:平臥位62例,側臥位57例,截石位31例,俯臥位20例。選取患者術前均無壓瘡的存在。隨機將其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給予對照組常規術中基礎護理,在常規術中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實驗組針對性護理。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手術方式、選取體位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 (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在搬動、轉運與安置手術體位時,需多人配合,動作需輕穩,實施抬舉法,切勿拉、拖、推,保證患者的舒適安全;使用合適溫度的沖洗液對體腔進行沖洗、手術結束時需做好皮膚的清潔工作[5]。在常規術中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實驗組針對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所述。

1.2.1 風險評估及飲食方案的制定 護理工作者以Barden評分標準為依據評估入院患者壓瘡風險[6]。完善患者各項常規檢查,根據患者個人身體狀況為其有針對性地制定個性化膳食護理,在住院期間叮囑患者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品攝入為主,禁食帶有刺激性以及高脂肪的食物,防止因進食不當出現其他并發癥[8]。

1.2.2 病房護理 患者入院后,護理工作者需為患者安排好病房??傮w來說,手術患者不適嘈雜的環境,宜選擇較為安靜的病房。根據患者疾病的不同,選取與患者疾病相適應的病房環境[7]。如病情危急的患者需送往重癥監護室嚴格監護,而病情普通的患者則住于普通病房。首先,責任護士需對患者進行熱情接待,并將患者送至床邊,向患者及其家屬主動介紹相關病區的環境以及作息規律、規范章程、注意事項等,向患者及時發放聯系卡,對患者入院之后的需求與對病房的意見或建議及時了解,與患者積極交流溝通。其次,叮囑患者有關用藥種類與病房生活相關的注意事項、休息時采取的體位、服藥時間以及醫師、護士查房的注意事項,多對患者鼓勵安慰,盡護理工作者最大的努力為患者提供優質病房護理。第三,規范護理制度章程,規范護理模式。嚴格遵守24小時值班制度,做到責任到人的責任制,并鼓勵彈性排班,對滿意度高且切合實際的排版制度推廣開來;嚴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對患者總數、???、新入院、出院、死亡人數、手術、危重、手術前后特殊病情是否出現變化等患者一般臨床情況應進行詳細交班[8]。

1.2.3 局部組織皮膚的護理 對于患者局部的皮膚進行適當減壓,將棉墊墊于患者的受壓部位,在患者出現相應并發癥且不能自行消退時需報告醫生給予藥物治療[9]。護理工作者交班換班時,需對每一位患者的壓瘡情況進行詳細報告,做好每一個患者的護理工作。在患者的受壓局部可貼上美皮康壓瘡預防貼,這樣既能夠緩解皮膚受到的摩擦力以及剪切力,又可以改善皮膚微循環,預防壓瘡的發生?;颊叩木植總谌绻呀浻懈腥景l生,可遵醫囑使用相關藥物進行對癥治療[10]。

1.2.4 心理護理 患者與醫務工作者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特殊的信托關系與契約關系,護理工作者與患者之間溫馨和諧的關系是保證有效心理護理實施的基礎[11]。大多患者于術前會有緊張焦慮等負面心理的出現。護理工作者需認真、主動、耐心的為患者做好有關疾病與手術的相關宣教以及講解工作,以有效緩解甚至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的壓力以及手術所帶來的恐懼。有研究表明,患者家屬的情緒會大大影響到患者自身的情緒[12]。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的同時,對患者家屬的情緒積極調整,可以更加有效的使患者放松心態,緩解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并使患者及其家屬了解各種護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樹立治愈信心,積極配合醫務工作者的工作[13]。

1.2.5 術中護理 患者在麻醉后,需由多人將患者安放于手術臺,在手術臺與患者身體接觸處墊以棉墊或其他物品,防止患者皮膚組織的受傷和血液循環的障礙,并對這些部位隨時進行檢查[14]。手術的過程當中若手術巾出現受到污染等狀況,需及時更換,避免污染的手術巾對患者皮膚產生刺激。手術時間在三個小時以上的手術,可在手術醫師同意的前提下對患者頭部進行按摩,促進血液的循環、緩解肌肉的疲勞。局部皮膚若有缺氧、缺血等異常變化時,需在受壓部位或骨骼突出處使用0.25%奴夫卡進行局部封閉或涂以賽膚潤,提高機體吸收滲出物的效率,緩解水腫癥狀[15]。術中各項操作避免影響到患者的血液循環以及呼吸情況,更需注意避免壓迫拉伸外周神經以及骨骼肌肉。避免出現因體位變換時出現的并發癥,需與麻醉師協同變換體位,動作緩慢輕柔,避免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或者血壓驟然升高等意外情況[16]。手術的過程當中,需由專門的護理工作者進行護理,對生命體征進行監測,持續實施心電監護,對術中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體溫以及受壓部位的皮膚顏色等隨時進行觀察,便于及時的發現并處理各種異常情況[17]。對于生命體征出現異常的患者,及時報告醫師進行對癥處理,力爭做到及時、快速的搶救患者生命,為患者安全作出保障。

1.2.5 術后護理 患者術畢回病房前,護理工作者需提前為患者布置好病房并準備好監護設施。手術室護士和病房護士交接時需對術中包括皮膚受壓在內的各項情況及護理干預詳細說明,病房護士需進一步實施預防措施,對已經發生壓瘡的患者積極觀察并護理,作出詳細記錄,保證院內護理的連續性[18]。

1.3 統計處理 將研究所得數據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16.0進行統計分析。P<0.05表示差異明顯,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Braden評分情況以及患者滿意度、難免性壓瘡的發生率,實驗組研究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具備臨床可比性。詳見下表。

表1 兩組患者出院前Braden

表2 兩組患者出院前壓瘡與患者滿意度的比較

3 討論

至今為止難免性壓瘡尚無明確統一的定義與規范,減小難免性壓瘡發生率以及盡量防止難免壓瘡出現,是醫務工作者長期以來積極實踐探索的問題之一[19]。

在此次的研究過程當中,筆者閱讀眾多相關文獻,以往常的工作經驗以及循證護理的護理理念為根據,與我院管理模式相結合,分別于術前、術中、術后對患者進行嚴密的觀察與護理干預。從患者入院開始,護理工作便正式開始。對壓瘡的發生情況密切監測與管理[20],實施Braden評分法對患者難免性壓瘡的出現進行評估,可以此為根據進行更為適當的針對性護理服務。為患者選擇適合的病房,將護理工作者積極熱心的一面展現給患者,緩解消除其對醫院的恐懼以及抗拒心理;規范護理規章制度,嚴格遵守24小時在崗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對患者局部皮膚進行護理,對于患者局部的皮膚進行適當減壓,將棉墊墊于患者的受壓部位,在患者出現相應并發癥且不能自行消退時需報告醫生給予藥物治療。對術前患者的情況進行了解,認真、主動、耐心的為患者做好有關疾病與手術的相關宣教以及講解工作,以有效緩解甚至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的壓力以及手術所帶來的恐懼。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的同時,對患者家屬的情緒積極調整,使患者及其家屬了解各種護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樹立治愈信心,積極配合醫務工作者的工作。進入到手術室后首先檢查患者受壓部位,與麻醉醫師以及手術醫師相互配合,注意患者體位的擺放。術中及時更換受到污染的手術巾,防止患者皮膚受到刺激,并對手術時長大于三小時的手術患者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解除肌肉疲勞;對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體溫等各項生命體征以及受壓部位的皮膚顏色、難免性壓瘡的出現等隨時進行觀察,發現患者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師,防止了危險的出現。術后對患者再次評估,為患者做出出院后的風險預警以及膳食、運動等護理計劃,進一步采取壓瘡的防治護理工作,保證了護理工作的連貫性與有效性,為患者出院后的護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對于手術患者實施針對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可大大減少難免性壓瘡的發生,降低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大增強,緩解甚至消除了相關不適癥狀,使患者更加快速地康復,在臨床上值得大力應用推廣。

[1] 邱賽琴,鄭玩華,許映娜,等.預防難免性壓瘡用具進展的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6-217.

[2] 殷磊.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壓瘡風險的評估及預防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4,20(8):44-46.

[3] 王靜.預防術中難免性壓瘡形成的方法研究及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5,26(5):872.

[4] Hoshowsky VM,Schramm CA. Etiology and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surgical patients[J]. AO R N J,2015,17(5):333-339.

[5] Schultz A,Bien M,Dumond K,et al. Intraoperative pressure sore prevention: an analysis of bedding materials[J]. R es Nurs Health,2012,70 (3):434,437-440, 443-449.

[6] 楊敏,林曉玲,潘葵芬.手術患者難免性壓瘡風險因素評估表的設計與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4,22(5A):72-74.

[7] 廖冰野,韋南茉,陳柳云.采用評分法針對危險因素預防難免性壓瘡[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12,46(6):578-580.

[8] Armstrong D,Bortz P. Using a research-based assessment scale in clinical practice[J]. Nurs Clin North Am,2012,73(3):645-648,650-653, 656-657.

[9] 魏革,胡玲,祝發梅.老年患者發生難免性褥瘡的危險因素及其預防與觀察[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15(5):202-203.

[10] Bergstrom N,Braden B,Boynton P,et al.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pressure relief in surgical patients[J]. AO R N J,2011,30(3):539-551.

[11] 張長惠,秦惠基.難免性壓瘡的護理觀察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9(2):23-25

[12] 殷美杏.基礎護理學[M].2版.2006:18(4):54-56

[13] 李小萍.圍術期難免性壓瘡的預防護理與觀察[J].護理研究,2012,35(7):412-413.

[14] 胡晶,田耕,董瑞貞.俯臥位手術患者術中難免性壓瘡的危險因素研究及其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護理學院,2013,23(3):823-824.

[15] 穆燕,韋紅梅,李娟.手術體位安置培訓方法的改進及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4.35(7):453-452.

[16] 張艷秋.預防術中壓瘡的護理進展[J].上海護理,2013,7(2):54-56.

[17] 茅偉青,盧惠娟,護理學基礎[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0(7):505-506.

[18] 謝小燕,劉雪琴,徐世元.應用持續性質量改進法防治褥瘡的體會.護士進修雜志,2012,23(5):4-6.

[19] Aronovitch SA. Intraoperatively acquired pressure ulcer prevalence : a national study.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3,26(3):130-136.

[20] 蔡淑玲.外科術后患者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分析.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16(6):467-468.

猜你喜歡
壓瘡體位病房
貼膜固定法換藥在壓瘡治療中的應用
無聲的危險——體位性低血壓
家有臥床老人,如何預防壓瘡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癥監護病房的實踐與探討
導樂陪伴聯合自由體位在產婦分娩中的應用
換病房
自由體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產程中的應用體會
拯救世界的孩子們
玻璃體切割眼內填充術后被動體位的舒適護理
淺談壓瘡的預防及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