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2018-01-31 06:28呂慧
考試周刊 2017年103期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學習習慣學習方法

摘 要: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小學生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本文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提出了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希望可以為廣大的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借鑒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充分發揮小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等。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和小學語文課程中具體的教學案例提出了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一、 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注意力很不集中,開展課堂教學之前需要教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學習小學語文二年級認識“宜、層、實”等生字,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展示,觀看秋天的景色的很多圖片,秋天各種果實豐收的圖片、秋天落葉的美景,、秋天人們穿著漂亮衣服旅行的圖片等,小學生們真正的感受了秋天的美麗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如何形容這些圖片上的景色或者內容呢,開始展示生字卡片“天氣宜人、天氣涼爽、五谷豐登、層林盡染、雄壯河山、華麗”等,學生們的學習興致很高,引導學生再思考一下描寫其他季節的詞語。學習《黃山奇石》教師還可以運用聊天談話的方式,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引導小學生進入課堂學習。同學們知道五座名山是哪些嗎?山東的泰山、河南的嵩山、湖南的衡山、陜西的華山、山西的恒山,曾經有一句名言“五岳歸來不是山”,也就是看了這五座山之后,覺得其他的山都不是山了,同學們去爬過哪里的山呢?今天我們一起爬一下安徽省南部的“天下第一奇山”——黃山。

二、 教學過程中注意提問技巧,鼓勵學生都積極參與

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提問的問題很多,通過提問教師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尤其是一些漢字的發音是否準確。教師在提問過程中注意問題的層次性和連貫性,要有重點的進行提問,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問題,盡量鼓勵小學生都積極回答問題。例如:小學語文《黃山奇石》這節課,導課環節教師提問:黃山奇石班里同學都去看過的嗎?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黃山奇石的風光。講解課文過程中教師提問:“仙桃石”名字的由來?“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都是什么景色,教學最后,針對教學內容,請同學模仿導游介紹“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教師還需注意提問時間,一節課的問題數量和難易程度都要準確的把握。同時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及時正確的評價,評價用語要適當,多采用表揚或者中性的詞匯,比如:你回答得很好,但是你再想想還有需要補充的方面嗎;你太聰明了,回答得確實很漂亮等,拒絕用“你怎么聽課的,說的牛頭不對馬嘴;你怎么這么粗心,這么簡單的題目都回答不對”這樣的話語很容易引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反感。

三、 教學方法多樣化,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有:練習法、講授法、演示法等,現在應用比較多的教學方法是“讀、思、議、導”結合法。因為小學生的識字量比較有限,教師閱讀、學生思考、提出問題,學生之間或者師生之間議論、教師分析指導。比如:學習小學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師朗讀全詩,學生思考文章中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思考哪些植物是靠太陽曬傳播種子的?哪些植物是依靠動物傳播種子的?哪些植物是被風吹散生根發芽的?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常識進行總結。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語文教學中適合“讀、寫”結合教學方法,教師讀生字和拼音,學生跟讀,之后教師寫漢字,學生寫漢字。教師及時糾正學生的發音和寫字姿勢等。

四、 教學模式多樣化,豐富教學課堂

教學模式是在特定的條件下,為了獲得某種教學結果,將多種具體教學方法綜合運用而形成的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某種環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多樣化,可以采用做游戲方式學習漢字,講故事、猜謎語等形式,鼓勵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同時針對不同題材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例如:對于故事情節強的文章,教師可以首先介紹人物性格特點,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課文內容;通讀課文,理清文章的主要脈絡,認識生字;精讀課文掌握重點詞匯,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點和心理特征;總結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體會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以后自己的寫作可以應用的地方。對于一些詩歌或者古詩的文章,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找出詩眼,注意活用,展開豐富的想象去聯想詩人留下的藝術空白。詩歌表達的感情是鄉情、傷離、懷古、還是憂思等,鼓勵學生思考詩人創作的意境,詩人想描繪出的生活圖景與詩人審美情感融合的藝術境界等。

五、 總結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小學生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研究是一個長期工程,需要教師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心理學知識,教育學理論等,不斷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讓學生愛上語文,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常鳳俠.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32):153.

[2] 蔣春娥.新課改環境下小學語文的教學有效性研究[J].教學研究,2017(2):28.

[3] 朱彥.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30.

[4] 方宗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9):59.

作者簡介:

呂慧,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王集鎮中心小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新課程標準學習習慣學習方法
新課程理念下“數學問題解決”的生活教學
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分析
小學數學教學探究
試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
初中英語教學漫談
小學音樂快樂學習的三種方法
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