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未成年犯罪司法懲戒制度簡述

2018-02-18 08:39梁克榮
法制與社會 2018年36期
關鍵詞:未成年社區矯正

摘 要 當前未成年犯罪問題日益嚴峻,已發展為國際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世界各國不斷對未成年司法懲戒制度法規進行健全和完善,來預防、減少和控制未成年犯罪。未成年犯罪低齡化正頻頻預警,不斷挑撥公眾脆弱的神經,拷問著我國少年司法體系的建立 。由于我國未成年司法懲戒制度的滯后性及未成年罪犯的主體身份的特殊性,大多案件解決欠佳,對未成年罪犯的教育懲戒效果不盡人意,為此迫切需要對我國現有未成年司法懲戒制度進行深刻反思,廣泛開展調研,借鑒外國未成年司法懲戒制度的優秀經驗,改進與完善我國未成年司法懲戒制度,實現我國未成年犯罪的司法懲治與教育效果的有機統一。

關鍵詞 未成年 司法懲戒 非刑罰制度 社區矯正

作者簡介:梁克榮,天津市東麗區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

中圖分類號:D9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269

預防、控制和減少少年犯罪,少年司法懲戒制度的改進和完善至關重要。未成年犯,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身心發育會不完善,很多犯罪行為往往源自好奇、模仿、沖動,所以其具有極強的塑造性。未成年犯的懲戒制度必然與成年人的司法懲戒制度有很大差異性,應與之區分開來,堅持“教育、感化、挽救”原則,充分體現懲戒措施的社會化、開放化理念。當前,我國的少年司法懲戒制度并未從整體司法懲戒制度中獨立出來,雖相關法律、司法解釋特別強調對于少年犯要依其特殊性的進行懲戒,但在司法實踐中,這樣的“特別懲戒”并非普遍實施,絕大多數的少年犯由于缺乏相對應的法律、制度的支持,懲戒時常常比照成年犯,解決不當或者不了了之。

一、未成年犯罪懲戒的特殊性

(一)未成年犯適用制度的特殊性

少年犯在思想上具有極強的可塑性,生理、心理上的不成熟導致其對外界的不良影響的抵抗力較弱,對所實施犯罪行為的后果認識不強。青少年這種脆弱生理、心理的主體特征,并不能被法律的強制性輕易改變。對少年犯的司法懲戒,簡單的比照成年犯的懲戒制度,不能很好的解決未成年犯的犯罪問題。因此,有必要將未成年犯懲戒制度從普通刑事司法制度獨立出來。

(二)刑罰適用的嚴格性

嚴厲的刑罰在一定程度上會摧毀未成年犯脆弱的心理,為保護未成年犯的價值取向,必須在使用刑罰措施時,要適用輕刑;避免“標簽效應”給未成年犯的再社會化帶來消極影響,要嚴格限制在一般監禁場所執行自由刑。

(三)社會管理形式的創新性、社會力量參與的普遍性

傳統的社會管理形式更加注重借助刑罰的威懾力去解決未成年犯罪問題,然而,誘發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往往是病態的社會因素對問題未成年不健康的引導,不適宜的刑事強制措施和刑罰措施會嚴重摧殘未成年犯的身心,影響后續未成年犯重新融入社會。只有在健康的社會環境中對少年犯進行教育、改造,才能更好的教育、感化、和挽救走在社會邊緣的未成年罪犯。

二、未成年犯罪的相關規定

本文所稱少年犯罪是指接受刑罰處罰時年齡未滿18周歲,或者犯罪時未滿18周歲?!缎谭ā返谑邨l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防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此外,在刑事訴訟法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中,規定了成年人陪同訊問、附條件不起訴、檔案封存等相關制度。

在未成年犯懲戒方面,《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對未成年犯應當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執行刑罰?!渡鐓^矯正實施辦法》第三十三條對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的特殊刑事政策,適用對象為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社區矯正人員,規定了八條與成年社區矯正人員不同的矯正方法。在審前羈押狀態下,規定了對未成年和成年在押人員分別關押;在監禁刑執行中,規定了在未成年犯管教所進行改造;在社區矯正過程中,列出了與普通成年社區矯正人員不同的八條細則。

三、未成年犯罪懲戒的現狀

我國專門的未成年犯監禁機構在早期被稱為少年犯管教所,現在被稱為未成年犯管教所,負責關押未滿18周歲、被判處有期徒刑或五期徒刑、執行刑罰時余刑在三個月以上的罪犯。最早對未成年犯監禁機構進行規定的是1954年的《勞動改造條例》 ,其第三條第三款規定:“對少年犯應當設置少年犯管教所進行教育改造”,后陸續出臺了多部規范性法律文件進行確認,2012年修改的《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三款規定:對未成年犯應當在未成年管教所執行刑罰。從國家基本法的角度進行了規定,全面規范和保障了成年和未成年的分別關押。

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監禁刑的矯正人員在專業化程度上與西方發達國家、地區還有很大的差距,矯正工作人員主要是司法警察,而未成年矯正工作方式具有多樣性,與成年罪犯的純粹剝奪自由權的監禁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別。未成年管教所相當于一個小社會,單一的警察矯正模式與罪犯之間多多少少會產生隔閡,難以滿足未成年罪犯刑事懲罰和教育感化的雙向需求,容易助長未成年罪犯的等級觀念和暴力傾向。

在未成年的社區矯正方面,雖然我國《社區矯正實施辦法》有專門的條款規定,但在實踐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基層司法工作量大,人員配置不到位。實踐中,各街道和司法所承擔了大量的社區矯正具體工作,此外還有參與所在街道鄉鎮的司法調解、法治宣傳等諸多工作。以筆者所在地區為例,各司法所管轄的社區矯正人員為20到60人不等,在司法工作人員每個司法做只有1到2人。龐雜的工作量使得工作人員難以在未成年社區矯正上傾注更多的精力。

另一方面,傳統的社區矯正工作模式簡單陳舊,無法滿足未成年身心需要。我國目前的主流的矯正方法有法制教育、公益勞動、按期報道、思想匯報,諸多的矯正方式往往成為了程序性的工作,留于形式,難于滿足各成長階段未成年人的實際成長需求。

四、完善未成年犯罪懲戒制度的幾點建議

社會各界對青少年犯罪加強司法保護的呼聲日益高漲,國際社會呈現出非刑化、輕刑化和非監禁化的主流趨勢,我國應當立足本國國情,順應國際發展潮流,借鑒相關的優秀經驗,改革和發展我國的未成年犯罪懲戒制度。

(一)加強未成年司法懲戒制度的專門化建設

目前,我國尚無針對少年犯的專門刑法和成體系的刑罰制度,即使在現行刑法中有一些關于少年犯的相關規定,也是條款極少,更不用說存在專章專節和專門法典。其他涉及少年犯的法律規定及司法解釋看起來很多,但是不同的法律及司法解釋之間難免重復,顯得十分凌亂。 根據我國國情,有必要在刑法典內設立專門章節對少年犯進行系統的特別規定。內容包括:(1)未成年刑事責任制度和刑罰制度;(2)未成年假釋、緩刑的放寬適用制度;(3)未成年社區矯正制度,包含專門社區矯正機構的設立及其運行規則、靈活創新的矯正模式等規定;(4)未成年監禁制度,包含監管機構設立及其運行規則等規定。這樣才能充分地體現對少年犯的保護、教育理念,確保少年犯改造的順利進行,實現再社會化的目的。

(二)增加非刑罰種類,鼓勵適用非刑罰

通過刑事立法,改良現有的非刑罰措施,社會幫教、工讀學校,增加其師資力量,提高其兩者在非刑罰措施中的作用;增加新興的非刑罰措施,如電子監控、訓練營地等;管教措施,強調賠償損失、以免費勞動代替刑罰。

(三)健全和創新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制度

實踐證明,社區矯正能夠對青少年的教育、改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應當繼續優化和完善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制度。例如在直轄市、地級市設立專門的未成年人社區矯正機構;吸納心理咨詢師、運動教練等專業人士加入社區矯正工作隊伍,合理配置社區矯正工作隊伍,提高公眾參與度。

注釋:

李英鋒.完善未成年“犯罪”矯正功能.湖北日報.2018(3).

張秀玲.犯罪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內蒙古大學學報.2005(2).

參考文獻:

[1]尹家德.未成年犯罪矯正制度研究.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

[2]高曉瑩、李雅楠.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國外審視與中國選擇.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3(2).

[3]于國旦、蘇明月.論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6).

[4]胡偉新.美國少年司法制度的特點及思考.人民司法·應用.2010(1).

[5]李琴.美國青少年犯刑罰替代措施.中國刑事法雜志.2012(5).

[6]陳冰、李雅華.德國少年司法保護簡述.青少年犯罪問題.2005(3).

猜你喜歡
未成年社區矯正
循證矯正視角下我國未成年犯社區矯正問題研究
淺析青少年社區矯正的社會工作介入方式
西北地區社區矯正現狀調查與模式研究
未成年服刑人員的執行問題研究
未成年人犯罪問題探討
論社區矯正的檢察監督
論社區矯正檢察監督
英國接收“未成年”難民或2/3謊報年齡
“未成年” 是免罪符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