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子》內圣外王之學對中國文化及社會發展的影響及其現代價值(上篇)

2018-02-20 12:25
新時代學刊 2018年1期
關鍵詞:禮義荀子思想

李 燁

?

《荀子》內圣外王之學對中國文化及社會發展的影響及其現代價值(上篇)

李 燁

(國合華夏城市規劃研究院,北京 100038)

一、荀子與《荀子》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荀子是戰國時代的一代宗師,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位于今山東蘭陵縣)令。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游學于齊?!眲⑾虻摹秾O卿新書敘錄》說:“方齊宣王、威王之時,聚天下賢士于稷下尊寵之。是時孫卿有秀才,年五十始來游學?!薄妒酚洝肪砥呤摹睹献榆髑淞袀鳌酚钟涊d:“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薄睹献榆髑淞袀鳌冯m然對荀子事跡的記載相當簡略,但對荀子充滿了敬意。

荀子是當時最有學術成就和社會影響的思想家之一??偨Y諸子并超越百家思想,荀子所著《荀子》一書立足大儒之學,兼采百家,融會貫通,自成體系,推陳出新,承先啟后,不僅成為先秦時期的重要典籍,更在先秦諸子學說中最為精要,尤其對于中國思想文化史影響巨大而顯著,同時對于中國歷史之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之鑄造、中國國民情性之塑成,荀子之學都發揮了極其獨特面重要的作用。

《荀子》一書有關《勸學》《修身》《不茍》以及《解蔽》等從學習、修身、虛一而靜的內圣之法等,即有方法論又有方法,依此而行證,“涂人可以為禹”?!盾髯印芬粫嘘P農、工、商貿、經濟、環保以及禮法并治、王霸兼用等方面問題的論述,構成了荀學外王事功的重要內容,成為中國社會治國安邦、興利除弊的重要思想資源寶庫。他對于中國歷代社會既講“重本(農)抑末(商)”,又重視鹽鐵官營、平準均輸等工商業的經營管理(重本不抑末),荀學是起到了一定的指導價值。荀子一生積極傳播和踐行王道思想,對于構建中國清明盛世的和諧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并起到重要的借鑒意義。

《荀子》一書論說方面極廣,張覺在他的《荀子譯著》說:“縱觀荀子全書,凡哲學、倫理、政治、經濟、軍事、教育,乃至語言學、文學皆有涉獵,且多精論,足以為先秦一大思想寶庫。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秘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p>

《史記·孟荀列傳》中曾寫到:“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于巫祝,信機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滑稽亂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數萬言而卒?!贝藭跐h代抄錄流傳有322篇,名《孫卿書》。初經劉向整理校定,去其重復290篇,定著32篇,名《孫卿新書》,《漢書·藝文志》著錄名《孫卿子》即《荀子》。此書大部分為荀子自著。其中《儒效》《議兵》《強國》等篇,似出弟子記錄;附于書末的《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堯問》等六篇疑為弟子所記荀子語及雜錄傳記。

《荀子》一書,批判性的集百家之大成,針砭時弊,力挽狂瀾,創造性地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壹天下的系統方案,為大一統的中國社會的建設繪制了清晰的具體可以實現的藍圖,閃爍著真知灼見的智慧之光。他的弟子韓非和李斯都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和理論家,并且他們都從思想和行動上直接幫助秦始皇統一中國。

正如郭沫若在其《十批判書·荀子的批判》中所言,“荀子是先秦諸子的最后一位大師,他不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說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前寻偌业膶W說差不多都融會貫通了先秦諸子幾乎沒有一家沒有經過他的批判?!@些固然表示他對于百家都采取了超越的態度,而在他的學說思想里面,我們很明顯地可以看得出百家的影響?;蛘呤钦娴慕邮芘c發展,或者是反而的攻擊與對立,或者是綜合的統一衍變?!?/p>

《荀子》一書為中國文化及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其思想、見地、精神流芳兩千多年,其含融的合徳達道的睿智精蘊雖星轉斗移卻日久彌新,對于我們今天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建設新時代的新文化,對于切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修身齊家、富民強國實現中國夢,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現實價值。

二、荀子之學“尤有功于諸經”

荀子博覽諸經,深入研究,以群經教授弟子。

《荀子·勸學》言:“《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止也;《禮》者,法之大兮,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抖Y》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p>

《荀子·儒效》:“《詩》言是,其志也;《書》言是其事也;《禮》言是其行也;《樂》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p>

荀子認為群經是天下最為完美的典籍,形成一個整體,互為補充,融為一體。并對前人的總結基礎之上,有體會有創新?!啊抖Y》《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荀子·勸學》)

荀子提出學習的群經的方法是:“隆禮義而殺《詩》《書》”。要尊崇禮義,以掌握群經中的禮義之道為本,而不能拘泥于群經的文字。他說:“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春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保ā盾髯印駥W》)不實行禮法,只顧讀死書,毫無意義的。

一句話,荀子要求人們學習掌握群經的精神實質——禮義大道,而不是死搬硬套群經的詞句而忘其本。

荀子主張要活讀書,“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廣之而可通也,慮之而可安也,反鈆察之而俞可好也?!保ā盾髯印s辱》)憑借《詩》《書》《禮》《樂》的根本原則去實行、推廣、運用,就能把各種事情辦理好。學習群經要重神輕形、重本輕末。

荀子對于經學的研究具有開創性的精神。廖名春著《荀子新探》講……將儒家的一些原始性重要著作稱為“經”,應起于荀子。在荀子之前,孔子、孟子對于《詩》《書》《禮》《樂》《易》雖然極為重視,屢屢引據,但從來都是直呼其名,謂之“《詩》云”、“《康誥》曰”。從《荀子·勸學》開始,才將儒家“六藝”統稱為“經”。荀子說:“其數始乎誦經,終乎讀禮?!睆南挛目芍?,這里的“經”至少當包括了《書》《詩》《樂》《春秋》?!盾髯?,大略》又說:“亡于《禮經》而順乎民心者,皆禮也?!笨梢姟岸Y”也在“經”之中。

(一) 荀子與《詩》,注重《詩》之禮義精神

劉向《敘錄》贊揚“孫卿善為《詩》”。荀子不但對《詩》有很深入的研究,在《詩經》的傳授史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荀子認為學《詩》最重要的是掌握其“分”,即“先王之道,仁義之統”(《荀子·儒效》),也就是“禮義”。他主張“善為《詩》者不說”(《荀子·大略》),精通《詩》義不在于單純稱引詞句,主要在見之于行動,他強調突出實踐《詩》的禮義精神而看輕只稱引它的詞句。

荀子向弟子毛亨 (即大毛公)傳授《毛詩》,毛亨傳之于毛萇(即小毛公)。荀子還向弟子浮邱伯傳授《魯詩》。而《韓詩外傳》引《荀子》者有44處之多,故《韓詩》與荀子的關系更密切?!对姟返娜医灾苯踊蜷g接地與荀子有關?!盾髯印?32篇中,論《詩》14次,引《詩》83次。在先秦文獻里,除《禮記》外,《荀子》引《詩》、論《詩》是最多的。

荀子引《詩》證言,活用《詩》之深義,目的還是為了促進落實于行動中的禮義之道。荀子認為引征《詩》容易為各國諸侯所接受,荀子順應“大一統”歷史的潮流,大力宣傳“大一統”的主張,而《詩》里正好為他提供了這方面的依據。比如“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边@是引自《詩經·大雅·文王有聲》里的詩句,《荀子》引用了3次,用以強調他的“大一統”的思想。

(此文下篇待續)

2018-11-20

李燁,國合華夏城市規劃研究院文化學者,主要從事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禮義荀子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數學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觀念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國語·周語》“奉禮義成”辨析
麟溪水長流
和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