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靜結合,讓童心在語文課堂飛揚

2018-02-22 08:25繆黛娟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 2017年11期
關鍵詞:動靜結合

繆黛娟

【摘 要】 靜觀現在的課堂,氣氛沉悶,尤其隨著年級的增加,課堂越加沉默,這時老師生氣,學生更加郁悶,無心課堂學習的現象就越加普遍。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反思,怎樣調動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我覺得還是應該遵循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該動的時候動起來,該靜的時候能自覺靜下來,動靜結合,讓課堂呈現熠熠光彩。

【關鍵詞】 順應天性;順性而為;動靜結合;歡愉有效

低年級兒童由于年齡小,自控力差,有意注意時間短,因此,課堂上極易出現走神、亂動、隨意講話的現象。此時,有些老師采取強行壓制的手段,表面上看課堂紀律有所改觀,但若細細觀察,則發現孩子們早已“人留心去”,課堂效果可想而知。

早在我國古代,就有一些教育家提出了“順應天性,順性而為”的教育理念。所以,針對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我更傾向于動靜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梢哉f“無動不成課”,只是讓孩子們動一動,最終成全了整堂課,既歡愉了童心,又充實了童腦,何樂而不為?

一、順勢而“動”

一般說來,每堂課開始的十幾分鐘,孩子們的注意力是比較集中的,但一段時間過去后,課堂形勢就悄然發生了些許變化:先是幾個學生不安分起來,接著是他們的同桌,然后便是以始作俑者為中心的一小圈……此時,老師若仍然“不知趣”地開講下去,他們便會“連詞成句,連句成篇”,使走神、亂動成為全班孩子共同的傾向。在上課的過程中,也不乏看到這樣的狀況:到最后老師根本控制不了場面,學生也根本無心再聽課了,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是無效的。所以,早在那些“小圈”即將形成之前,老師就應順應這種趨勢,機智地主動與學生互動起來,扭轉乾坤,使課堂峰回路轉。如一位老師在教學《青蛙看?!愤@篇課文時,剛好教到請學生表演青蛙跳臺階,課堂中一個小男生正低著頭玩橡皮和尺子,這位老師并沒有去收掉他的尺子和橡皮,也沒有對他說上課時不能玩這些東西,而是連忙走到他身邊說:“這只小青蛙,你來跳跳臺階?!逼渌麑W生就喊:“一級二級跳,三級四級跳?!边@位學生跳完后,老師問道:“小青蛙,你跳得累不累呀?”生說不累。學生接著說:“五級六級跳,七級八級跳……”這個學生越跳越累。這時候老師再問他累不累時,他已經氣喘吁吁了,回答很累?;氐阶簧?,孩子已經進入情境中了,注意力一直集中到了下課,再看其他學生,幾乎都跟著興奮起來,紛紛參與到了游戲中……看機靈的孩子們不知不覺中把注意力又集中到課堂上來,我不禁佩服這位老師的機智。

低年級的孩子本來就好動,課進行了一半,他們的小手指玩起了花樣,小屁股扭起了舞蹈,小腳丫蕩起了秋千,這個時候我們低年級的老師可以準備課中操,在課上到孩子坐不住的時候,讓孩子動的天性充分展露出來,那么剩下的一半課又可以正常有效地開展了。如果準備的課中操能跟課文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那就更相得益彰了。

因此,一旦出現突發情況,教師應沉著鎮靜,采取果斷而積極的措施,運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發揮自己的教育機智,使秩序回歸正常,以完成教學任務,這就是教學的應急藝術。

二、因勢導“動”

低年級課堂上,幾乎每次都會出現孩子們蠢蠢欲動的現象,特別是下半堂課,這是孩子本身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所決定的,低年級孩子的專注力時間普遍不長。有的教師由于缺乏經驗,在突發情況面前,其行為語言往往一急就亂,主要表現為動作失調、語無倫次、情緒緊張等,這種現象一出現,課堂就會失去控制,出現混亂局面。有的教師為了防止出現意外事件,怕影響自己的尊嚴和威信,就板起面孔,采用“高壓政策”,對學生的“越軌”行為嚴加訓斥,甚至暴跳如雷,這又會大大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思維的火花徹底泯滅……此時,老師應順著發展趨勢,采取不同方法引導學生“動”,既滿足他們“動”的需要,又“動”有所指(指向學習目標),“動”有所得,使之更好地輔助并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在教學《北風和小魚》時,一個調皮的男孩不由自主地學起了北風,嘴里發出怪叫聲,他這一帶頭,男生們紛紛仿效,課堂上一下子“北風呼嘯”起來。老師馬上請出叫聲最響的幾個男生,安排他們做“青草”、“梧桐樹”及“鳥兒”。少了這幾個人的“呼呼”聲,其他人的聲音便弱了下來,此時老師提議:“北風呀,快快休息吧?!薄氨憋L”終于停了。老師回頭問“青草”、“梧桐樹”及“鳥兒”:“你們喜歡北風嗎?”得到否定回答后,老師同情地說:“瞧,青草害怕得小臉都黃了;梧桐樹都被扯成了光頭,多難看呀!小鳥,你別發抖,北風已經停了?!倍笳垺靶∮浾摺眰儾稍L這三個“受害者”,并再想想還有哪些動植物也怕北風,各會有何表現。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由跟風亂動到秩序井然,形勢又變得有利于進行正常教學了。

三、以“動”制靜

有時孩子們的“靜”是反常的,如炎炎夏日午睡過后的第一堂課,孩子們個個睡意朦朧,此時的他們貌似安靜,實則尚未清醒,思維處于“待機”狀態。又如雙休過來的星期一,由于雙休日中家庭各種豐富的活動導致孩子思想還沒回到正常的學習狀態上,整個人靜默呆坐,在回味昨天的歡愉而顯得出奇安靜。面對這些情況,老師在教學時先應該讓他們動一動,喚醒他們沉睡或開小差的思維。如,一次教《小鷹學飛》第二課時時,恰在下午第一堂課。為了激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老師在課前先帶學生學小鷹飛行,學生一個個懶洋洋的,老師鼓動性地說:“小鷹,小鷹,你不用力氣飛,怎么能飛到更高的地方呢?趕快用力飛,拼命飛?!崩蠋熞还膭?,學生馬上用力飛了起來。這樣用力地飛行,一個個低垂的腦袋揚起來了,等飛得都起勁的時候,老師便趕緊導入課文:“哇,小朋友飛得多用力,多認真呀!課文中的小鷹是怎么學飛行的呢?”(幻燈片出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學飛行)讓學生以讀促悟,以悟促讀,課堂一片書聲朗朗。原本還是靜逸的課堂,甚而是死氣沉沉的課堂,在老師情境的創設下,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到了文本中,課堂氛圍活躍而不失有效。又如,星期一的孩子開小差不理你的尷尬課堂,教師在課前可以和孩子聊聊雙休有趣的事,把學生的思維和說的欲望先調動起來,在這樣的鋪墊下,再進入課堂的學習就不會那么沉悶了。

四、動靜結合

只有“動”的課堂是聒噪的,而只有“靜”的課堂又太過沉悶死板,那些注重動靜結合的課堂,才稱得上是張弛有道。但我們不是為了“靜”而靜,為了“動”而動,而是根據教學所需、學生所想,適時地創設出恰當的氛圍。如,在教學《小河與青草》第一課時時,為了在導入新課時營造出“靜”的氛圍,我找來了許多有小河、青草的美景圖,讓孩子們伴著“淙淙”的水流聲靜靜地觀看,并用心去聆聽:“小河與青草在說些什么呢?”一下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靜謐的想象的自然世界中。孩子們欣賞完后,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達了出來?!拔衣犚娦『釉谡f,我喜歡自己干干凈凈的?!薄拔衣犚娦〔菰谡f,這河水可真甜!”……這些用心體會出來的東西充分體現了孩子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也非常有助于我的下一步教學。而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孩子們理解小河與小草對彼此的重要性,我特地讓他們想象性地模仿發蔫花草的姿態,配以擬人化語言,再想象、表演被泥沙污染的小河那無奈的語言、動作,此時,孩子們又是以“動”為主的。動也罷靜也好,都是為了保證教學活動正常開展、學生思路循序漸進的必要手段。

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動”是走向“靜”的橋梁,“靜”是教師引導孩子適時而“動”的必然結果。而這“靜”正是童心走入語文課的重要標志之一——能為了語文,犧牲對自己來說同樣重要、甚至是難以控制的“動”,心平氣和地抑或如癡如醉地享受語文課,這當然與語文本身的魅力有關,但這也與教師搭對了“橋”不無關系。順應了孩子“動”的天性,再與“靜”相結合,最終讓童心在語文課堂飛揚,這“雙贏”的結果,不正是每個教師都孜孜以求的目標嗎?endprint

猜你喜歡
動靜結合
初中音樂課動靜結合教學芻議
Herbert釘結合“動靜結合”鍛煉治療單純橈骨小頭骨折療效分析
動靜結合,讓小學數學課堂更加完美
動靜結合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研究
中醫心臟康復新模式初探
由會展業的發展現狀引發的思考
例談“動靜結合”在解題中的應用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動靜適時轉換的運用
讓課堂張弛有度,奏響語文課堂的和諧樂章
談幼小銜接的數學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