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以問題為中心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2018-02-25 07:11
關鍵詞:長方體情境教學模式

(云南省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小學 云南昆明 650106)

一、明確數學問題

我國的張奠宙教授和劉鴻坤教授在《數學教育學》中,深入探討了問題是什么并且區分了問題及習題。根據張、劉教授的觀點,張維忠老師將問題解決做了以下歸納:第一,問題是與學生的己有認知架構產生內部沖突的情景狀態,問題狀態是無法輕易理解的,且沒有固定的解答方案與規則。第二,在問題解決中,常規的數學問題不包括在問題內,問題所指的是非常規數學問題和應用題。第三,問題具有哲學意義上的相對性,因人或因時不同,對某一人的問題對另一人可能不具備問題的難度而只是習題,而對第三人而言,卻可能沒有義;另一方面,人們日益積累的知識,隨著能力的增長,問題的難度可能在降低,問題可能成為常規問題,或者不再成為問題。第四,明確問題情境的提出,學生所產生的的問題需要滿足的三個必要條件:一是學生對于所提出的問題的可接受程度,提出的問題不僅要能夠被學生接受而且還有對學生有所激勵;二是針對問題的程度要有所把握,不能一味的設置障礙性,避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所提出的的問題不能只是流于表層,要有一定的探索性,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更深入研究數學并拓展出各種與之相關的活動,輔助學生轉變思維方式,探索新的解決難題的方法。

例如,長度、體積、重量和面積的守恒。我們教師要認識到這個階段學生的學情,學生是通過事物的表象進行邏輯思維的。所以我們教師在這個階段,對學生的思維需要支持的事物要有所創設,因為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處在一個過渡期,開始逐漸形成抽象概括、分類、比較和推理能力,是培養思維的獨立性和發散性的關鍵時期,而創造性思維形成的必要條件就是獨立性和發散性。

再如,教師在設計三角形認識時,對三角形高的認識、測量、繪制,實際都屬于數學基礎知識,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講授幫助學生掌握,但啟發學生以開放探究的方式荻得概念知識,則更能夠幫助學生牢固慨念知識,達成知識技能目標,而學生所經歷的實踐操作過程,實際就是發展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精神的過程。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要注意在現實的生活中,學生可能接觸到的領域中尋找三角形的原型。這就要求教師巧妙地將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創設一個聯系生活的實際并且可以帶給學生真實感的問題,這樣學生在真實的問題中學習數學,在相對寬松的環境中自主的學習數學知識,調動學生的實踐意識。當然問題設置要讓學生看到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更要給予學生機會解決現實問題。

二、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需注意

1.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曾提出為學習設計的口號,體現的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精神。明確“以學生為中心”這一點對于問題教學模式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要樹立教學觀,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提問觀念。

(2)要找準提問起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緊密聯系教材。

(3)要貼近學生的實際。問題設計要與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貼近,在設計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引導探究、提示方法、訓練思維等方面,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盡可能與學生的實際貼近。

(4)能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問題設計時必須考慮怎樣以教師飽滿的熱情去感染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讓所有的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問題中來,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來。

2.問題情境的恰當

數學的復習課堂相對比較單一,大多數教師簡單的認為練習課就是復習課,我們教師要明確復習課是需要練習但不是為練習而練習。我們在教學中通常會采用層層遞進的練習方式,一點一點的增加問題的難度和問題的數量。有的教師將整節課分成兩個教學環節,先選擇一些平時練習中學生容易出錯的題作為例題,進行講解,再次留作練習題,有的采用“練習——講評——再練習——再講評”的教學方式,更有甚者,一堂課一半是獨立練習作業,至于另外半節課就是討論交流和批改了。這樣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沒有長遠的規劃。

就此。我們教師就要以一個主題和問題解決疑難,串起來整堂數學課。合理設置問題情境變式思考,構建問題體系對比分析,產生新的問題。這樣教學素材問題性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致高,可以并且愿意積極主動的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放手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動性,成功的轉變為我要學習數學、我愛學習數學。

例如,在教師引領下的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中,教師要帶領學生主要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棱長總和、表面積、體積和容積。明確復習的重點是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熟練地掌握并應用。難點則是運用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達到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教師就可以通過一篇數學小作文《一個長方體引發的數學問題》巧妙地設置了問題情境,讓原本比較枯燥的復習課,頓時變得趣味盎然。繼而提出具代表性與典型性的問題,這樣既在具體的生活問題中復習、理解了本單元中的重要概念,對棱長總和、表面積、體積、容積等知識點也就此展開復習。

結語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一種發展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對知識傳授不同,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獲得知識,又能體會學習的快樂。

[1].張學俊.精致源于細致 細節決定品位——解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細節[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2).

[2].王飛軍.基于新課標視角下探索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新策略[J].青少年體育.2017(02).

[3].戴鳳.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7(32).

猜你喜歡
長方體情境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拆拼長方體
拆拼長方體
借助具體情境學習位置與方向
探究組合長方體的最小表面積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抓不變量巧解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