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思想政治教學

2018-03-04 13:28四川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中學校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8年2期
關鍵詞:教學內容信息化信息技術

四川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中學校 冉 洪

當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領域,給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國家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各項措施陸續出臺,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和“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國家關于“十三五”改革發展的這些總體部署,正在開啟未來五年信息化建設的新篇章,必將引發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也是全國教師應該關注的重點和抓住的戰略機遇。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專門闡述教育信息化的第十九章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據此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中,重申了這一論述。就教師的學習而言,教師專業標準提出,教師應具有適應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知識。以教育信息化破解長期制約教育發展的難題,促進教育創新與變革,是我國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戰略選擇。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與學現狀

1.教師角色的變化

教師已經不再是知識的唯一載體。教育信息化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式,使得大量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能為全體學習者共享。學生可以通過各種媒體獲得信息資源和知識,不光依靠課堂上教師的知識傳授。教師主要是為學生的學習設計適合他的環境;指導學生在信息海洋中選擇和處理信息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疑難問題。因此,教師的角色必須由傳統的傳授者轉變為設計者、指導者、幫助者。

2.學生學習的變化

(1)讀寫的內容不但是言語,還有表象,它涉及形象和屏幕的表達和解讀,信息量大為增加,應強調信息導航搜索能力。學習不僅是聽講,還要基于研究、發現或實驗,它們將成為學習的重要方式。

(2)推理不只是語言邏輯推理,還與利用手頭的資料、數據作出推斷更加相關,應重視對資料、數據的質量與可信度的判斷能力。

二、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政治教學的重要性

1.擴充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快速找到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點和相關例子,把這些信息綜合起來引入課堂,擴充教學內容,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有效擴展,思想政治課程的時效性有了進一步提高。

2.增加趣味性,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發揮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視聽相結合的優勢,把學生帶入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當中,以動態的視覺感受代替純文字的單調乏味,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

3.簡化概念原理,突破教學難點

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將圖片、視頻、動畫等內容集合在一起,簡單化、具象化地表現一些難懂的概念,化虛為實,幫助教師突破教學難點,給予學生更加豐富的感性認識,對于知識點的把握也就更加簡單。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方法

1.教師要轉變角色

教師要積極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主動適應發展需要。教師已經不再是知識的唯一載體,也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學生可以通過各種媒體獲得知識。教師主要是為學生的學習設計適合他的環境;指導學生在信息海洋中選擇和處理信息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疑難問題。因此,教師的角色必須由傳統的傳授者轉變為設計者、指導者、幫助者。

2.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信息化的最大特點是網絡化和個性化。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就要抓住這個特點,為學生個性化學習設計良好的環境,通過互聯網與學生溝通、與家長溝通。甚至,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學生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學習困難,及時幫助解決。

3.正確處理“器”和“體”的關系。

“器”是工具,是指信息技術的硬件和軟件。硬件即電腦、多媒體等硬件,軟件指制作和使用軟件的能力?!捌鳌笨梢詭椭處煒嫿ㄒ粋€集文字、圖片、聲音、影像于一體的新型教學體系,能夠直觀靈活多樣地展現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體”是核心,指的是教學內容和教師的“精氣神”。教師的“精氣神”也即是教師學識修養、人格魅力、精神面貌等由內而外所散發出的感染力,能夠塑造課堂氛圍構建積極教學情緒場的影響力。教育是人類精神文化的傳承活動。教師的“精氣神”才是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發張至關重要的內容,是任何機器都替代不了的。

4.堅持有效、有限、有別、有序的原則

有效,即實效性。信息資源的設置應充分體現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的要求,著眼于學生發展的需要,立足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保證內容的實效性,按需施教。不能為了搞活動而搞活動,不能無故添加與教學無關、與學生發展無關的內容。

有限,即適量性。信息資源的設置應切實把握實現每堂課教學目標的可能性,從師生的實際出發,力求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盡可能完成課程學習的要求。

有別,即層次性。信息資源的設置應充分考慮不同年級、不同班級,尤其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的需求的多樣性和個體差異,以利于從這三個維度上盡可能合理地體現實施課程設置的層次性。

有序,即系統性。信息資源的設置應力求逐步形成具有科學結構的課程系統,從課程設置的整體結構上保證教學基本要求的實現,以及推進學生個體發展。為了實現教育現代化,教師仍需對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以求能更好地和課程內容相結合,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今天,電子書包、平板電腦等已經逐漸走向課堂?!胺D課堂”“微課”“云課堂”“多終端同頻互動教學”等有利于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也走進校園。甚至,還有部分地區通過云計算把優秀教師的課掛到網上,讓學生自主選閱。這些都是信息化很好的實例。

總之,把現代信息技術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結合在一起,比傳統的政治課教學模式更加有利于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新的學習方式創造出一種新的互動式的學習方式,它是對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的革命。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優秀的教育必須營造一個有利于創新思維發展的環境,教師要做點火者而不是滅火人。

猜你喜歡
教學內容信息化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