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閱讀為載體的英語思辨能力培養研究

2018-03-05 20:06梁方輝
校園英語·中旬 2017年18期
關鍵詞:思辨能力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對于綜合性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各業都在重視創新型人才的招錄培養。而創新型人才的核心就是是否具備思辨能力。在大學的英語專業課程開展中,作為大學課程的重要組成,大學英語專業教學中的英語閱讀能力是必然的教學途徑,那么英語思辨能力的培養就必然可以以英語閱讀為主要載體?;诖吮疚耐ㄟ^針對大學英語專業閱讀教學中,教師對于自上至下閱讀教學方式的開展,引導學生基于英語閱讀,培養自身的英語思辨能力,提出針對性策略來有效的推進綜合性英語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閱讀 大學英語專業 思辨能力

引言

在現如今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國際經濟水平及科研能力也獲得了高度的發展,將各個國家及地區的人們緊密結合。英語是國際交流中的最為廣泛使用語言,更是國際間實現科技文化交流的主要工具。大學生在完成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培養的同時,更應當促進教學創新、激發學生的潛能、實現學生的共同發展,從而更好的面對綜合性的人才教學需求。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進程中,越來越重視創新人才的培養,那么創新思維又歸結于思辨能力的存在,那么作為大學英語專業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大學英語專業閱讀是實現大學生的思辨能力重要手段,更是核心化的英語教學目標,由此應當以閱讀為載體加強對大學生英語思辨能力的培養,以期滿足我國發展進程中的綜合性人才需求。

一、培養大學生英語思辨能力重要性

據相關科學研究結果表明,西方國家的學生在課堂開展中,知識的學習儲存量相對更新,并且整體的信息量獲取范圍也愈來愈大,但是在面對問題時具體的解決能力有所下降,并且持續的弱化。由此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學,已經在西方國家被廣泛重視。自我國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文件之后,對于敢于創新和探索的問題解決實踐能力,就已經成為我國當前大學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核心人才培養目標(如表1所示)。同時我國也已經針對當前的英語專業教學現狀提出了具體的教學問題,包括了三方面因素,其一就是英語專業學習的大量單詞及知識點累積,很大程度的削減了學生的整體邏輯思維能力,再者就是教師在英語專業課程的教學開展過程中,通常過于重視語言的內容,而忽視了整體的模仿制造,其三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整體學習習慣,及語言的技能學習,通常忽視了學習的思維拓寬能力,導致只是知識面的過度狹窄,從而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英語思辨能力。由此急需來深入探索如何有效的基于英語閱讀,培養學生的整體英語思辨能力。

二、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及問題所在

1.教學模式過于傳統不利于培養思辨能力。在當前的大學英語專業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一言堂教學方式,換言之就是指教師在針對英語課文的講解過程中,單調性的針對詞語到語句再至通篇文章,都逐步的展開講解和分析。那么此種教學方式的存在就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能力培養,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主要還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導致學生的思維學習過于被動。學生并沒有多余的機會來表現自己的主動思辨能力,由此對句子和詞語以及文章與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造成嚴重忽視,無法整體的把握文章的邏輯性,由此不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思辨能力。

2.學生缺乏學習動機無法培養思辨能力。在傳統的單調式英語閱讀教學方式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過度被動,無法有效的實現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致使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過多的溝通,導致整體的教學氛圍尤為單調枯燥,學生更不會對學習產生較多的主動性,最終出現學習的整體動機逐漸的減弱。尤其是在現如今的技術信息飛速發展階段,當代學生又極具個性,那么傳統教學方式就必然使得學生在課堂開展中,出現較為嚴重的厭倦抵觸情緒。學生也更多時候會過度的依賴教師的教學總結,由此致使學生無法更好的培養自身的思維能力。

3.教學課時縮減很大程度制約思維能力。在大學的英語專業課堂開展中,絕大多數的英語課堂都是采用小班英語專業的課程開展方式,但是此種教學方式無法有效的調動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部分高校甚至已經將英語專業課程的教學減至一周只有兩節課時。此種客觀上的教學現狀,都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主動性,并且也更多的對學生的整體思辨能力培養提出更多的挑戰。

三、基于英語閱讀培養英語思辨能力策略

1.采用有益于思維能力培養閱讀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綜合素養都亟待提升,由此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學生的整體學習成效。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的英語教師都并未針對英語閱讀教學,給予針對性的學習研究,所采用的教學模式都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思辯能力。由此教師應當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通過基于理論來深入研究英語閱讀教學,從而不斷的調整學生的自身教學方法,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那么此種教學更是提倡了學生的積極參與性,讓學生可以更好的融于其中,通過進一步的分析推斷英語閱讀中的表達含義,來歸納文章中每一個語段的意義。此外還可以通過采用“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式,來強調閱讀的主要技巧和策略,引導學生重視猜詞、掃讀、略讀以及問題排序還有揣摩內涵的閱讀方式,來有效的進行文章的歸納整理,在此過程中,強化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進行鍛煉,對學生的推理及評價能力有所推理,思辨能力自然也有所提升。

2.創設輕松課堂氛圍培養思辨能力。有相關研究學者認為,成功很大程度取決于師生關系的真誠與信任,更依賴于課堂氛圍是否輕松和諧。那么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互動的主要引導和設計者,就必然要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創造輕松愉悅的氛圍,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在此過程中感受到愉悅、平等、活動、輕松以及自主和獨立的課堂氛圍。在此氛圍中能夠更加有效的鼓勵學生參與思考,不斷的引導學生能夠去發現和解決問題。并且要經常在課程開展中,向同學提出更多疑問,來不斷的鼓勵學生能夠積極的思考,對于文章中英語語句的主旨、用詞以及結構等方面進行邏輯思考,形成學生獨立性的見解。那么在英語閱讀的教學實踐中,學生的思辨能力必然能夠有效的提升。endprint

3.改變閱讀方法加強學生自主思辨能力。對學生的獨立性思維及自主能力進行培養,絕大多數的教師在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不止是需要針對學生的整體經驗進行傳授,更多的是需要培養學生自身的生存能力,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整體問題分析及解決能力。由此要改變學生的閱讀方法,來引導學生能夠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開展中,更好的形成積極主動的思維習慣。教師通過對大學生不斷的引導鼓勵,培養大學生自身批判性思維,以及對于問題的整體思考解決的欲望。要增強與大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抒發自己的見解,在增強師生關系的同時,也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學生的自身思維敏捷性,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努力思考中找到高效的問題解決方法。

4.構建綜合性的思維能力評估體系。通過針對學生在英語閱讀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自身學習積極主動性的培養,以及不斷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改變傳統的英語成績作為最終評估的方法,構建全面、綜合、合理性的英語學習能力評估體系。通過將整個評估內容貫穿學生的整個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從而更好的針對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的課堂參與度、整體表現力以及具體的學習狀況,來進行針對性的評價,有效的將評估體系來轉換為對學生思維、教育、反思以及過程性的綜合評價過程,不僅有效的在課程的教學開展中,提升了學生的個人能力,更有效的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促進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讓學生真正的成為了社會發展中所需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強,姜雪艷.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綜合策略探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24-126.

[2]王曙.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研究:困境、理念與路徑創新[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8(4): 107-109.

[3]盧曉靜.基于思維能力模型理論的大學英語思辨能力培養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6(3):113-117.

[4]鐘善奇,郭江虹,朱曉利.學生英語閱讀與思辨能力培養的研究-從問題—解決型語篇模式的角度[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7(5):109-111.

[5]王雪玉.研究性學習與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2):234-238.

[6]林蕓,吳泓穎.基于合作型檔案袋評價的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研究-以英語閱讀教學為例[J].老區建設,2015(18):60-62.

[7]楊盼盼,華慶霞.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與研究-以翻譯教學為例[J].考試周刊,2014(19):77-78.

作者簡介:梁方輝(1978-),女,漢族,山西太原人,研究生,畢業于太原理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英語思辨閱讀及專門用途英語教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思辨能力閱讀
基于培養思辨能力的大學外語教學策略探究
淺議加強英語專業實訓課程實踐的必要性
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學習中的思辨能力
“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與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
基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以讀促寫”與“以改促寫”英語寫作教學對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