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課程“點—線”結合的設計意圖

2018-03-06 20:00老任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8年2期

關鍵詞 初中課標,點—線結合,通史體例

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0457-6241(2018)03-0031-04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2011年課標”)頒布至今已有7年。我沒有看到贊揚的文章,倒是聽到不少批評意見,最刺耳的評價是三個字:“大倒退”。為什么這樣說呢?批評者主要針對課程內容,認為恢復通史體例,是回到2000年新課程改革之前的狀態。還有其他意見,姑且不論。這里有兩個問題:2011年課標為什么要恢復“通史體例”?2011年課標是不是回到“通史體例”?

200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實驗課標”)首次突破了沿襲幾十年的通史體例,大膽地采用“學習主題”的方式,當時既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又引起極大的爭論?!稓v史教學》雜志立即開專欄組織討論,齊世榮、王宏志、龔奇柱等先生立即響應,老一輩史學家何茲全先生主張初中講故事,茅家琦先生建議1949年后的當代史增加臺灣建設的內容。教學研究專家葉小兵提出意見,并主張不要“另起爐灶”。很多中學教師也參與進來,各抒己見。討論引起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某位處長的注意,他召見筆者,嚴加訓斥,阻止討論進行。其實這樣的討論有益無害,十幾年后我們面臨的還是這些問題。

實驗課標為什么要擺脫通史體例呢?因為它的改革目標提出避免課程內容的專業化、成人化傾向,克服重知識、輕能力的弊端,減少艱深的歷史論和概念,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的現象。這些指導思想現在看也沒什么問題。課程改革之前,初高中采取兩次通史循環的方式,看看那時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學習負擔的確不輕。中學課程就是成人通史的濃縮和簡化,初中教材充滿了成人的歷史結論,不管學生的認知水平如何,有些課程從初高中到大學都是一樣的,只是詳略不同而已。典型如鴉片戰爭,背景、原因,戰爭過程簡略,然后就是條約、影響。初高中是這樣,大學公共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還是重復這個模式。學生學了三遍也不知道戰爭的具體過程,不知道清軍為何屢戰屢敗,只會背誦“清朝政治腐敗、軍備廢弛”等空話。如果大學生才能理解社會性質的變化,那么在初中課程里就不應該出現“社會性質”這個概念。秦朝的統一也是這樣,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從初中講到大學,沒有明顯的認知梯度,只有史實詳略的差別。初中只了解皇帝制度和統一文字,為什么不可以呢?何成剛說,這種通史循環在民國時期被稱為“圓周式”設計,當時學者不僅有批評,而且也進行過探索和實驗。①如此看來,這是歷史課程的老問題。課程改革提出去專業化、成人化,要求課程內容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貼近他們的生活和經驗,其實質是提倡尊重教育規律,這些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實驗課標的內容標準卻受到業內人士的一致譴責——參加修訂課標的歷史學家和大學教授、資深的教材編寫者與中學教師,幾乎是一面倒地否定。筆者曾經是課標修訂組的核心成員,閱讀了教育部征集到的各省市對實驗課標的意見,絕大多數中學教師都認為“學習主題”的方式不好,打亂了歷史的時序性,人為地造成課程體系殘缺不全;同時他們增補的要求又不勝其煩。顯然,用“不刻意追求歷史學科體系的完整性”無法掩蓋顯而易見的缺陷,比如中國史沒有東漢王朝和太平天國,這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不尊重歷史的時序性,史學前輩和大學教授更不認可。于是,回歸通史體例似乎天經地義、別無選擇。但是,倘若回歸通史體例,增補課程內容勢必增加學習負擔。也就是說,“減”勢必有舍,容易授人以柄;受到指責后再“增”,越增補越多,而中學課時有限,這就又造成課程內容乏味、學習負擔加重。只考慮增減,不改變通史觀念,我們永遠跳不出傳統課程內容設計的窠臼。課程內容的設計必須另辟蹊徑。

“學習主題”方式的失敗是打亂了歷史的時序性,這是要害。而堅持時序性是史學專家與中學教師的共識,沒有異議。那么,怎樣才能既堅持時序性,又避免專業化、成人化傾向呢?于是,2011年課標提出“點—線”結合的設計思路,在闡述“課程設計思路”的首段即申明“遵循歷史教育規律”,繼而強調這一思路的三個方面:一、“點”是具體、生動的歷史事實;“線”是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通過“點”與“點”之間的聯系來理解“線”,使學生在掌握歷史事實的基礎上理解歷史發展的過程。二、在學習內容的編制上,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精選最基本的史實,使學習內容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生活,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三、課程內容必須使學生經歷歷史思維訓練的過程。課標修訂組經過反復討論、反復推敲,確定了課程內容設計的指導思想。這個思路擺脫了成人通史觀念,強調初中學習主要是了解具體史事,了解歷史發展過程是學習的重心?!熬€”屬于歷史結論,滲透于各個“點”之中,認識在了解歷史過程中慢慢生成,不是先入為主。強調精選適合學生的學習內容,少而精,不求面面俱到。強調必須經歷思維訓練,從了解構建歷史的途徑到學會思考歷史何以至此,將培養素質落實在學習過程中。

“點—線”結合的設計思路與實驗課標的基本理念一致,是對改革的繼承和發展。兩個課標都說課程內容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都提出學習內容要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學生生活。2011年課標的進步在于明確“遵循歷史教育規律”,明確初中學習必須經歷“歷史思維訓練過程”。從表面上看,2011年課標否定了實驗課標的“學習主題”方式,似乎回歸通史體例,但實際不是。它的課程內容設計有很多亮點,明顯擺脫了通史思維。比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發現的意義,知道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重點在培養證據意識;結合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建議閱讀《三國演義》——區別史實與小說,不再另設明清小說介紹演義;通過唐詩的盛行,了解盛唐社會氣象——從文化流行的角度了解唐詩,避免與語文課重復。還有些“點”體現了時代性原則,比如世界古代史:以法蘭克王國為例,初步理解在羅馬帝國廢墟上逐步產生新的文明;了解西歐莊園生活,知道莊園是西歐中世紀社會的基礎;知道西歐中世紀城市是相對自治的共同體;初步了解西歐早期的大學。中國史:了解宋朝重文輕武的特點;以張謇辦企業為例初步認識民族工業的發展;將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并列……時代性原則要求課程內容反映學科發展的趨勢,這是教育部文件的規定。這些都體現了“點—線”結合的設計思路,按照這樣的要求,教材不應該復制以往的敘事方式。endprint

但是,2011年課標有些方面也給人以陳舊的印象。比如鴉片戰爭,重點還是通過條約認識社會影響?;謴土藭r序性,選擇的“點”很多要求還是重復以往,這是“點—線”結合的思路嗎?回答這個問題不妨再分析實驗課標的失誤。設計“學習主題”的初衷是為了克服成人化傾向,而每個主題之下內容要求的表述,有利于克服成人化嗎?比如在“中華文明的起源”主題下,第一個內容標準是“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為例,了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鼻也徽f將元謀人、北京人納入中華早期文明,是明顯的謬誤;僅就這個表述,無疑還是重知識,沒有訓練思維的意思。諸如此類,無須再述。它的思維要求體現在“探討”“認識”“評價”等用詞上,比如:認識社會變革、認識社會影響,評價漢武帝、評價唐太宗,等等,都是些老生常談,在過去統一教材中可以找到相似的甚至一模一樣的原本。世界古代史的內容選擇則過于陳舊,沒有關注學術研究的新成果。再看實驗課標的八個版本教材,很多表述雷同,內容差別不大,多版本實際上沒多大意義。這里不是說一件史事可以寫出多少個版本,而是說按照成人通史的習慣要求,誰都不能跳出傳統的窠臼?!昂喪鲋杏ⅰ赌暇l約》的主要內容,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哪位高手能寫出不一樣的東西?學習主題僅僅是變換了形式,在無意之中仍然堅守著成人化。而且學習主題僅僅是一個“呈現方式”,沒有什么內涵,還說不上是“設計思路”,因此在新形勢下走了老路?!包c—線”結合則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思路,有整體方案的基本構思,有具體實施的原則。但它過于理想化,目標太高,因此具體設計每個“點”還是難以克服成人化思維。

事實上,我們都難以擺脫成人歷史的觀念。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要求初中十三四歲兒童學習的是成人的歷史,更沒有想過如何設計適合兒童學習的歷史。課程論專家張華教授指出:“過去六十多年以來,我國教育和社會領域受傷害最大的學科是歷史學科。這至少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用單一的歷史觀理解歷史,歷史的豐富性、復雜性被摧毀,變得簡單、片面、機械和僵化;第二,將歷史根據主流意識形態的需要任意裁剪,把歷史課程根據‘政治正確的標準來機械開發,歷史變成意識形態的附庸,歷史課程的教育意義和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價值被根本取締;第三,把‘成人的歷史與‘兒童的歷史混為一談,忽視了兒童的歷史視野和探究需求,兒童學歷史的過程變成記誦成人提供的‘歷史結論的過程,歷史課程的‘人文探究價值被徹底摧毀?!扇说臍v史和‘兒童的歷史是兩種不同的歷史。唯有讓兒童進入真實的歷史情境去探究真實的歷史問題,每一個兒童都能產生自己的歷史理解,歷史課程才能成為促進學術個性發展的過程和資源?!雹贇v史應該堅持時序性,也沒有人反對去成人化,但遇到實際問題我們都不謀而合地運用成人化的思維,都以為兒童學歷史也理應如此入門;即便違反教育規律,也不以為然或渾然不知。2000年國務院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特別強調課程內容應“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這是基于課程理論提出的要求。課程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這是課程論的基本原則。而我們總是習慣按照成人的歷史認知編制兒童的學習內容,要求他們削足適履,死記硬背。按照科學發展觀,首先應該遵循歷史教育規律,以政治正確設計課程必然無視教育規律,因此才出現艱深的理論和概念。改變課程內容的成人化傾向不是政治問題,是敬畏教育規律還是無視教育規律的問題?!包c—線”結合的設計思路在道理上無懈可擊,但真正實現還需要深入研究。

其一,“點”的選擇不那么容易,前提是確定“線”。為初中學習確立的基本線索不能太復雜,既要符合國家的教育目的,還要使學生能夠理解。比如中國史,至辛亥革命前以中華民族的形成為主線,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進入鴉片戰爭以后逐漸轉為以救亡圖存為主線。達到這個程度愛國主義教育就在其中。依據這樣“線”選“點”還要考慮適合兒童學習,比如“文景之治”與漢武帝鞏固“大一統”,再增加衛青、霍去病,一節課這么多內容,課標的要求不能只是“了解”“知道”,應該回歸到歷史過程,以抵御匈奴為核心,讓學生從“犯我強漢,雖遠必誅”的歷史事實中,感知當今的中華夢。

其二,實現歷史思維訓練的過程,前提是研究歷史思維的層次與分類。原先的課程目標已經被“核心素養”取代,據說高中歷史的核心素養即將出臺。如果“核心素養”能夠分清層次,具備可操作性,取代“歷史思維”這個詞倒也無妨。只怕是應景之作,一陣風刮過去就完事了。就像三維目標,究竟有何不妥?沒見任何解釋。歷史學最講究證據,無證不立。初學歷史理應將“重證據意識”排在第一位,其次“歷史想象力”和“時空觀念”,此為時序性思維即理解歷史能力的基礎。重證據意識是學會獨立思考的起點,歷史想象力是建立時空觀念的前奏,時空觀念是對歷史情境的定位。這些是通過了解歷史,發展創造性思維的基本素質,在教學過程中也是可以操作的。

其三,“點—線”結合是總體設計思路,課標、教材、教學要貫徹始終。課標制定課程內容的框架,內容標準斟酌用詞用句,使之導向明確,這只是第一步。課標是起點、是指導,教材是一個重要環節。教材編寫思想不改變,課程設計思路再好也沒用。實際上教師更重視教材,尤其是農村中學和邊遠地區,教科書和教師教學用書還是課堂教學的唯一資源。理想的教材學生愛看,教師好用。歷史課堂生動、有趣,又滲透思想教育和思維訓練,則全靠教師。也就是說,從上到下都要理解和實踐“點—線”結合的設計思路。這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磨合期,不大可能一蹴而就。

以“點—線”結合的設計思路建立適合兒童學習的歷史課程體系,有許多具體問題需要逐一論證。這些問題包括寫進課標的和沒有寫進課標的。2011年課標強調:“在學習內容的編制上,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精選最基本的史實……使學習內容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边@里連續用的三個“貼近”,是不容易做到的,但也是有可能做到的。從課標到教學都要研究如何實現這“三個貼近”。既要研究課程設計,又需研究教學的可行性。課程研究既要說明具體的內容選擇方案,還要闡明教育目的。教學研究則要換位思考,面對初中學生,怎樣描述歷史情景?怎樣激發學習興趣?提出什么樣的問題能夠引發他們思考?從這兩方面解讀和論證,可供教師備課參考,也為課程研究拓展思路。

【作者簡介】老任,本刊顧問。

【責任編輯:李婷軒】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