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新自由主義思潮進入式微調整期

2018-03-12 00:21劉軍
人民論壇 2018年5期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

劉軍

新自由主義作為一種經濟和政治學思潮,它反對國家和政府對經濟的不必要干預,強調自由市場的重要性。2017年,以美國特朗普新政主張“美國優先”、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等事件為代表,新自由主義受到民粹主義、民族主義等其它思潮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新評估新自由主義所宣揚的價值觀點。隨著世界經濟走向全球一體化,新自由主義思潮內在的矛盾日漸凸顯,對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的影響逐漸式微。

【摘要】新自由主義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發展的產物。2017年是歐盟充滿危機的一年,也是新自由主義思潮飽受質疑的一年。不論新自由主義宣揚的觀點和表現形式出現何種變化,究其實質而言,是服務于資本的逐利本性和金融資本全球擴展的需要。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 內在矛盾 當代式微 【中圖分類號】F091 【文獻標識碼】A

從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至今,尤其是以2017年美國特朗普新政和英國脫歐為最新標志,新自由主義思潮在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層面都遭遇挫敗,已進入式微調整時期。新自由主義思潮受到其他社會思潮的抵制和反抗,社會出現了超越自由主義的言論。

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國際新變化

21世紀以來,新自由主義思潮開始廣受質疑,逐漸進入式微調整期。進入2017年,新自由主義出現新變化,在全球范圍的式微表現得更為明顯。

第一,新自由主義思潮所宣揚的經濟模式已經無力引領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不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這一經濟模式均遭遇重大挫敗。在發展中國家,從新世紀以來,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等國就陷入了金融動蕩和經濟危機,至今仍積重難返。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由于美國經濟不振,失業率居高不下。2017年特朗普上臺后,主張“美國優先”,力圖縮小貧富差距,重建繁榮強大的美國。特朗普新政反對全球化,推行貿易保護主義,防止外國難民移民流入美國??梢哉f,特朗普新政是與新自由主義的經濟主張分道揚鑣。

第二,在政治層面,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新評估新自由主義的政治主張。在歐洲,土耳其于2017年4月16日舉行全民公投,批準憲法修正案,加強總統和政府的權力。公投后,土耳其薩班哲大學的杰吉茲·阿卡塔爾教授說:“土耳其過去200年來一直走西方化道路,但去年以來,我們開始越出歐洲價值觀的軌道,尋求去西方化的道路?!?除了歐洲國家,亞洲國家也在尋求政治自主道路。2017年適逢東盟成立50周年,東盟輪值主席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多次表示,菲律賓要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劃清界線,加強自主性,東盟也要在“擁抱變革,融入世界”的同時,更加關注自身發展,強化在地區多邊框架的“中心性”地位、發揮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影響力。2017年11月,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首次訪華之際,美國著名的《時代》周刊,發表了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的封面文章“中國贏了”。文章的作者國際著名政治學家伊恩·布雷默指出,“如今俄羅斯、土耳其、印度等國領導人都追尋中國的腳步,政府一方面擁抱商業,一方面加強政治定力、經濟競爭力和信息管控力。這個進程已經持續多年,使美中兩國實力此消彼長。歐美國家深信人類發展的長期弧線會轉向自由主義民主,但它們可能都錯了”。

第三,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意識形態,也受到其他社會思潮的抵制和反抗,社會出現了超越自由主義的言論。隨著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式微,民粹主義、民族主義開始抬頭。2017年是《羅馬條約》簽署60周年。自《羅馬條約》開始,歐洲一體化一直致力于在歐洲各民族之間建立緊密聯盟。然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讓這一目標變得遙遙無期。金融危機后,歐洲爆發了主權債務危機,進而引發了歐元危機。緊接著,烏克蘭危機爆發與恐怖主義事件頻發使得歐盟的外部安全與內部安全均受到威脅。歐洲民粹主義的興起則直接助長了疑歐思潮的擴散,并推動一些成員國退歐的民意。繼英國脫歐公投之后,意大利進行修憲公投失敗,這意味著意大利民眾的脫歐意向也很明顯。2017年3月,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并于6月19日開啟與歐盟談判。與2007年《羅馬條約》簽署50周年時的歡慶相比,2017年,可以說是歐盟充滿危機的一年,也是新自由主義思潮飽受質疑的一年。

新自由主義思潮新變化背后的內在矛盾

新自由主義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發展的產物。歷史地看,這一思潮的發展演變大體經歷了如下幾個時期:產生時期(20世紀20—30年代);蟄伏時期(20世紀30—70年代);興盛時期(20世紀70—80年代);全球蔓延時期(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期)。新自由主義作為一種思潮,其思想觀點雖較為繁復,但核心內容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述,是“快速的私有化”“快速的自由化”和“快速的政府角色最小化”。

實際上,新自由主義思潮的理論觀點本身難以自洽,存在內在矛盾。首先,新自由主義抨擊政府干預的核心理由就是國家掌握大量生產資料,導致權力過大,以致壓制個人自由,造成獨裁,效率低下。按照這一邏輯,不論是誰掌握了大量生產資料,權力都無法受節制,都會侵害他人的自由。所以說,國家或者政府并不是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其次,新自由主義倡導個人主義反對集體主義和社群主義。而隨著新自由主義的發展,世界市場形成,世界經濟逐漸走向全球一體化。在這種全球化的背景下,為了促進各民族、各種族的一體化進程,強調統一性顯得尤為重要。于是,新自由主義在全球擴張之初所宣揚的個人主義、極端自由主義,與建立世界市場后提出的普世價值觀也會產生沖突。

新自由主義的實質,是服務于資本全球擴展的需要

認清新自由主義新變化的實質,首先要澄明其所宣揚的理論觀點。新自由主義思潮是經濟理論、政治綱領和價值理念的復合體。在經濟層面,新自由主義極力推崇私有化和市場化。他們認為自由貿易和私有制是保證效率的前提,市場配置是資源有效利用的保障。以哈耶克為代表的倫敦學派的觀點是典型代表,他認為,只有個人的經濟行為才是自由高效的,任何形式的經濟計劃、國家干預都是效率低下甚至是無效率的。在政治層面,新自由主義主張削弱政府和國家的權力,否定社會主義制度。新自由主義認為市場會自行調節,無需政府干預。國家一旦掌握大量生產資料就會造成獨裁,而所謂的集體主義或公有制會因為無人監管而自我膨脹和沒有節制。在價值觀層面,新自由主義以人性自私論為哲學基礎,主張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反對集體主義。新自由主義認為,國家、社會是虛化的概念,國家中的具體的個人才是具體真實的存在,個人的權利是天賦的、不可剝奪的。新自由主義思潮中的“理性預期學派”就提出人是理性的,每個人生而是為了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在追求的過程中人們會調動自己的一切力量,盡可能地作出準確推斷。

我們應該看到,不論新自由主義宣揚的觀點和表現形式出現任何變化,究其實質而言,是服務于資本的逐利本性和金融資本全球擴展的需要。他們從抽象概念出發,將資本的自由說成是個人的自由,將市場的開放說成是人性的解放,進而將資本的自由流通和金融競爭當作“天賦權利”,為金融資本的全球控制掃清障礙。只有將這一理念根植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才能讓資本尤其是金融資本在世界每個角落暢通無阻。一言以蔽之,新自由主義是附屬于資本邏輯并服務于資本利益的全球擴張的。

(作者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大眾化與國際傳播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房靜雅對此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①何秉孟、李千:《新自由主義評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責編/孫垚 美編/李祥峰endprint

猜你喜歡
新自由主義
資本主義經濟金融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西方新自由主義與高等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批判者的立場
新自由主義對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文化信仰的影響分析
新自由主義對我國大學生思想的不良影響及對策分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制度比較及啟示
新自由主義對經濟泡沫形成的助推作用
新自由主義模式為什么不具有普世性
這些預言不靠譜的原因
國外新自由主義思潮影響日趨式微
經濟與政治雙重視域下對新自由主義的審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