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研究

2018-03-28 17:56黃超,殷建國,張洪波,劉蔚文,張軍,王婷
學理論·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公共安全風險評估監測

黃超,殷建國,張洪波,劉蔚文,張軍,王婷

摘 要:面對社會公共安全事件的高發態勢,構建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對于防止社會公共安全事件的發生、縮短事件發生的反應時間、減少社會公共安全事件所造成的危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課題組,以典型案例為分析基礎,構建了影響社會公共安全的指標體系,設計了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信息錄入、處理、評估結論輸出的計算機網絡平臺,并對信息采集點的機構與布局進行了論證,設計了“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的組織架構。該系統的實施可以為相關政府部門提供社會公共安全狀況的數據并為另一部分決策提供依據。

關鍵詞:公共安全;風險評估;監測;系統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10-0063-02

近些年社會公共安全事件頻發,2011年的浙江高鐵出軌事故、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和2015年8·12天津危險品倉庫爆炸、2016年山東的社會公共衛生事件,以及各地煤礦的安全生產事故、恐怖襲擊事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利用網貸平臺進行集資詐騙等在內的社會公共安全事件,對國內社會轉型帶來的不穩定性,使國內風險因素日益突出,公共安全問題復雜性加劇。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提出了食品藥品環境安全、社會治安防控等方面體制機制改革任務。2015年9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公共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他強調,“當前,公共安全事件易發多發,維護公共安全任務繁重。政法綜治戰線要主動適應新形勢,增強風險意識,堅持多方參與、合作共享、風險共擔,堅持科技引領、法治保障、文化支撐,創新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手段,推進公共安全工作精細化、信息化、法治化,不斷提高維護公共安全能力水平,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類風險,努力建設平安中國?!比欢壳拔覈纳鐣舶踩芾碇饕獋戎赜趹碧幹?,安全防范研究及其措施主要側重于具體的領域,缺乏整體安全防范體系,缺乏實時監測數據。針對社會公共安全防范體系不健全的現狀,開展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研究,旨在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體系,以現代化信息處理技術提升預警水平。

一、社會公共安全管理風險評估與監測的重要性

安全原理認為,危險源的感知和探測是防范安全事件的發生,減少安全事件造成損失的基本方法[1];先兆識別理論認為,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先兆,感知先兆、識別先兆、鑒別先兆的危險程度,為避免安全事件的發生贏得“反應時間”;因果鏈式理論認為,安全事件發生存在因果關系,而從原因到結果存在若干個發展環節,一般呈現單鏈“鏈式反應”形態,前一個環節是后一個環節的基礎,只要遏制一個環節的發展,危險性結果不會發生[2]。

社會公共安全事件的發生有先兆,存在因果鏈式關系[3]。發現危險先兆,評價危險程度,當危險程度達到必須干預態勢時實施干預,可以防止危險事態的發展。以2016年江蘇高考減招事件為例,《關于2016年江蘇高等學??缡≌猩媱澋恼f明》是誘因,事件的發生經歷:網絡熱議、瘋狂擴建微信群、“示威”號召發布、省政府門口集結、歪曲政府發言人的解釋、煽動性文章聚集發布、多地建立“申訴”組織,多地分別集結等環節。如果當時運行了“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計算機搜索到熱點詞匯出現頻率異常,就可以及時干預,采取有力措施,避免事件的發生或減少事件所造成的影響。

社會公共安全危機事件的發生對社會安定、對政府的形象影響巨大,立足于防范是基本思路。防范社會公共安全危機事件需要掌握其可能發生的時空、類型、規模等信息,而這些信息的獲得需要建立信息來源體系,為政府政策的出臺和決策提供依據。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正是為防范社會公共安全危機事件發生而構建的預警系統,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研究現狀

目前我國社會公共安全預警存在兩多兩少兩缺乏現象。

(一)應急研究多,預警研究少

近幾年我國危害公共安全的重特大事件頻發,吸引了社會對“應急管理”方面的關注度,預警方面關注度相對較低[4]。尤其是“8·12天津港”爆炸事件,引發了應急管理體系改革的研究熱潮,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在公共安全應急管理中的運用成為熱點、焦點,預警體系研究被淡化。

(二)行業內部研究多,跨行業少

近幾年,國內公共安全預警體系方面的研究與實務主要分散于各行業之中。大數據挖掘技術,以及貝葉斯網絡、決策樹、人工神經網絡等分析手段普遍應用,尤其是食品安全行業提出了風險預警體系的構想,但群體性事件的預警體系需要多學科、跨行業合作,未見運用現代信息采集、處理,實時監測的群體性事件預警體系的運行報道[5]。

(三)綜合預警和實時監測體系缺乏

社會公共安全狀況的監測需要對海量數據進行高速處理,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為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提供了技術支撐,然而目前尚處于理念、意義、問題分析、平臺設計、構架搭建等階段,未見應用實務方面的報道,社會公共安全綜合預警和實時監測體系尚未進入實質化應用階段[6]。

三、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的構建

本文認為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應該是基于指標體系的評估與監測系統;是政府組織信息采集、組織專家進行風險評價與監測的系統;是以現代信息處理技術為手段,能夠高速處理大量信息數據,實時反映社會狀態的評估與監測系統。

(一)構建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指標體系

評估是管理中常用的方法,對于社會公共安全風險管理需要建立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在文獻分析、案例分析和相關文件與行業風險評估指標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以“社會安全事件風險、公共衛生事件風險、事故災難風險、自然災害風險、出臺公共政策風險”等五個二級指標,“群體性事件、涉外突發事件、網絡安全、經濟安全事件、恐怖襲擊事件、動物疫情、職業危害、食品安全、藥品安全、勞動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事件、火災爆炸事故、水旱災害、地震災害、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氣象災害、地質災害、生物災害、出臺前評估的科學性、出臺前宣傳情況、出臺前試點情況”等25個三級指標,以及四百余個三級指標數值觀測點組成的指標體系[7]。并用層次分析法計算了5個二級指標和25個三級指標的權重。

(二)構建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信息采集體系

風險量化指標數據的獲取必須具有可靠性,為此需要建立信息采集組織體系,并建立科學的信息處理方法。

1.信息采集組織架構??煽康娘L險信息來源于專業的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組織機構,組織機構可以通過本組織的調查、訪問、檢驗、監測等方法獲取,也可以采納社會群體、群眾性組織或團體甚至公眾提供的信息,或者經過研判的媒體信息等完成基礎數據信息采集。目前多數地區尚未建立專業公共安全風險監測的組織機構,相關工作主要由現有公共安全管理相關部門開展,但不同部門管理不同的災害,隸屬不同部門,相互獨立,缺乏配合協作,條塊分割嚴重,缺乏綜合協調部門,職能部門和監管之間缺乏良好的協調機制,沒有形成完善高效的組織體系。

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具有保密性,不全面的評估信息的泄露可能會引起負面影響,故組織機構的層次應盡量少,宜按照3級設置,即國家、省市自治區、監測點。監測點設置于縣級政府內,財政人事由縣政府管理,業務由上級評估機構指導,形成“條塊結合,以條為主”的管理模式。監測點負責評估專家的聘用、本縣品股指標數值的獲取、信息錄入與反饋等工作;省級評估機構信息處理與反饋,并向國家評估機構上報評估結果等。

2.信息處理方法。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需要采集25個影響要素方面的大量信息,由于采集點數百個,對于每個風險要素都可能產生數百個不同的數值,必須采取科學的信息處理方法,將分散的數據收斂處理以產生單一的數值。數值收斂的方法有“平均數法”“中位法”“去頭尾平均數法”“四分位法”等,“平均數法”“中位法”“去頭尾平均數法”都是一次性獲取數據的方法,缺乏反復地研究和完善數據的過程,不適合公共安全風險評估,故這里采用調查研究中常用的“四分位法”收斂數據。

為提高每個風險指標判別的準確性,該課題采用德爾斐法進行風險評估。根據模擬運行和試運行中德爾斐法的操作情況,確定了三輪收斂的方案。也就是將“四分位法”的處理結果反饋給信息采集專家組,進行再研究和再評估,回收數據再用“四分位法”進行處理,往返三輪以達到收斂數據的目的。

(三)構建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軟件平臺

由于評估指標體系信息處理量巨大,且為了能實現快速處理,及時反映社會公共安全的狀況,實現監測功能,必須采用現代計算機網絡信息處理技術,為此需構建軟件處理平臺。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軟件平臺,是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的核心部件。我們采用J2EE平臺+SQL Server2012的開發技術架構,圍繞系統功能需求和業務數據處理流程構建了該平臺,實現了社會公共安全多元化情報信息的獲取、分析、存儲和處理、反饋等功能,為社會公共安全風險情報信息研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該系統采用SOA架構,將業務流程、業務功能進行封裝,因此系統設計具有高模塊化的特點。在數據層面上,系統搭建了基礎數據平臺,保證數據層次之間的數據質量、數據驗證、數據追溯等功能的完善,為系統功能實現奠定基礎。系統業務層設計基于標準的Web Service規范,以B/S服務的方式提供給調用者,提高了整個系統的開放性和整合性。

該系統具有用戶登錄與管理功能,可以實現用戶、角色、權限的查詢、增刪改、授權與收回等管理;該系統具有信息展示的功能,可以實現用戶信息、監測點(單位)信息、評估信息(歷史、實時、單點與全局)、統計信息、菜單信息的實時展示和通知信息發布等;該系統具有信息采集功能,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風險監控點,每個采集點按照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分別對社會安全事件、出臺公共政策風險、公共衛生事件、事故災難、自然災害等5類風險事件進行監測,分類采集25個三級指標,四百余個數值觀測點專家評估的結果;該系統具有模型處理功能,可以對每個類風險類型評估數據進行收斂處理;該系統具有評估結果顯示功能,可以將風險評估結果按照風險等級采用不同顏色、圖標閃爍和聲音進行報警等。

可見,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從形式上看,它是計算機網絡信息采集、處理、研判軟件平臺。從風險評估方式看,它是以影響社會公共安全要素的指標體系為基礎的評估體系。從評價指標關系看,它是以指標權重為鏈接關系的指標體系。從信息處理模型看,采用德爾斐法獲取數據、“四分位法”收斂數據、三輪收斂的方案模型。從信息來源渠道看,采取官方渠道或經官方認可渠道采集信息,保證了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從信息采集點的組織看,實質是省縣兩級組織模式。

四、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的實用價值與應用前景

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將分散、個別行業領域的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進行了整合,使之系統化,并建立了全面反映社會公共安全狀況的實時監測體系;拓展了層次分析法、德爾斐法等社會公共安全領域中的應用,具有理論價值。

安全穩定的社會局面是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前提和基本條件。該系統提出的風險指標及其等級,定量展示了深化改革過程中,經濟下行、股市震蕩、下崗轉型、多角債務、安全事件等因素對社會安全穩定的影響,提供多維度的社會公共安全方面的預警指標,分行業分類別提供社會公共安全狀況,為政府和公安機關及時采取公共安全對策提供信息支持。它對于完善社會公共安全體系、對于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該系統提出的基于行政區、縣的管理機構,設立二級信息采集點的設想,具有現實性和可行性。信息采集和風險評估人員的召集與組織較為便利,經費來源、場地設置和設備購置、安裝可以得到保障;利用現有公網進行加密處理,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只要政府部門制定政策、組織實施,即可建立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推廣便利。該系統所提出的社會公共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可以分解為單項子系統,用于指定項目的風險評估與監測,使該系統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

參考文獻:

[1]謝俊,張小明.政府與社會協力合作提升公共安全治理能力——應急管理國際研討會暨首屆中國應急管理學會理論研討會綜述[J].中國行政管理,2015(5).

[2]蔣仲安,劉祥龍,陳雅.基于水災征兆的煤礦安全危機預測方法研究[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4(1).

[3]謝淑珍.城市社區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創新研究——基于整體性治理理論[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2).

[4]余文波,蔡海生.區域生態安全預警評價研究進展[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7(3).

[5]張文芬,羅周全,許士民.工貿行業安全生產預警指數數學模型構建[J].環境工程,2015(1).

[6]瞿志凱,蘭月新,劉媛.基于網絡輿情信息綜合研判的群體性事件預警研究[J].電子政務,2016(11).

[7]黃超,殷建國,張洪波.層次分析法計算公共安全風險評估指標權重[J].廣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3).

猜你喜歡
公共安全風險評估監測
氣囊測壓表在腹內壓監測中的應用
公共安全大數據研判分析平臺的設計與應用
提升公眾公共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途徑研究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監測研究
高層建筑沉降監測數據處理中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
高層建筑沉降監測數據處理中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
關注城市公共安全 增強公共安全意識
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風險評估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局限性及其對策研究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