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資本視角下高校服務型黨支部的構建研究

2018-03-28 17:56李志剛
學理論·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社會資本高校

李志剛

摘 要:利用社會資本理論和工具,從信任、規范和網絡三個維度分析了當前高校服務型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困境,具體表現在信任還有待加強、規范亟須創新、網絡不暢通無法發揮高校支部的優勢和特色等方面,并由此提出了通過正式制度促進信任度提升、通過制度創新提升規范的效率、通過完善網絡形成暢通的內外部循環系統等三個維度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服務型黨支部;高校;社會資本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10-0156-02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服務型政黨的要求,指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备咝;鶎狱h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的重要組織部分,發揮著戰斗堡壘作用,是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在高校的具體體現。在當前學?!敖Y對共學共做、攜手共建共進”活動下,如何發揮高?;鶎狱h支部的優勢和特色,充分體現高?!胺招汀秉h組織的作用,詮釋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顯得非常迫切。

一、問題的提出

服務型黨支部建設的重點在于“服務”兩字,其包含兩層內涵。第一,黨支部服務于黨員。第二,黨支部和黨員全心全意服務于人民群眾。學者們對如何構建和發揮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討,積累了豐富的成果和進一步研究的基礎,但較多的研究視角集中在正式制度。高?;鶎狱h支部作為一種正式的組織形式,是嵌入于一定的文化與社會網絡之中的,其內在各項制度只有與社會文化要素相容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本文運用社會資本理論和分析工具,從信任、規范和網絡的角度來探尋當前高校服務型黨支部構建過程中的困境,并研究如何建立高效率的服務型黨組織,以期得出相應的結論。

二、社會資本缺失與高校服務型黨支部建設的困境

(一)社會資本的內涵

一般認為Hanifan是最早提出社會資本概念的學者,他從社會學的視角將社會資本定義為:“組成社會單元的群體和家庭的善意、同情心和社會交往關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個人和家庭的利益和需求”(Hanifan,1916;張聰穎,霍學喜,2017)。20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資本理論被廣泛應用到除社會學之外的政治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諸多領域,并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概念并缺乏一致性。目前其一般性的定義為一種能夠“推動協調行動”的社會結構資源,從內涵上看,社會網絡、規范和信任是社會資本概念的基本要素(趙凌云,2008),其主要的功能是能夠為了共同的目的而合作的價值取向,是存在于社會關系網絡中的一種促進機體合作的能力(鄔智,張曼,2017)。

高校黨支部作為中國共產黨基層黨組織,其治理和運行的績效不僅受到正式制度的影響,信任、規范和社會網絡等社會資本的多寡往往能夠起到重要作用。

(二)當前高校服務型黨支部建設的困境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和變革,利益的格局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不同的思想觀念的涌現,對高?;鶎狱h支部的建設產生了部分阻力。另外,服務型黨支部的建設也要求在管理理念、服務觀念和水平等方面進行提升,這是一項系統工程,受到原有工作思路、思維慣性的影響,必然會影響服務型黨支部的建設。

1.信任:還有待加強。信任即相信某人的行為或者周圍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鄭也夫,2001)。信任的作用和意義十分重要,它往往是決定合作組織、合作動機和合作效率的先決性條件。當前高校建設服務型黨支部在信任維度的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黨外群眾對個別黨員的“人際信任”不高。由于個別黨員在服務理念、思想覺悟等方面放松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夠,黨外群眾便“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對支部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效果存在一定的疑慮。

第二,支部黨員之間“人際信任”不暢。在高校黨支部內部,尤其是不同專業、不同部門構成的支部內部,相同學科專業方向的黨員之間可能“走得更近,打得更為火熱”,不同部門和專業方向的黨員之間由于愿景、語言各異,容易形成相互區隔的社會關系;另外,黨員之間的習慣偏好、性格等因素也會影響黨員之間的人際信任,導致溝通不暢,影響支部的凝聚力和服務效能的提升。

第三,個別黨員對基層黨組織的“組織信任”不夠。由于社會的轉型以及利益多元化,個別黨員習慣機械地依照“經濟人”的思維方式行事,重視權利忽視義務,重視科研等利益明顯的工作,忽視黨建和黨員自身服務意識和能力的提升,過多地計較個人利益的得失,沖淡了對黨的忠誠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2.規范:亟須創新。規范即明文規定或者是約定俗成的標準,包含正式規范與非正式規范。前者指各種明文規定的制度,后者是指人們在長期社會交往過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會認可的約定俗成、共同恪守的行為準則。當前高校服務型黨支部構建過程中規范維度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服務型支部建設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和績效評價機制。高校一直以來存在“重業務、輕黨務”的現象,支部的主要工作是完成上級黨組織工作計劃和工作任務,干得好壞優劣的結果大致相同,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缺乏。

第二,缺乏針對黨員個人的有效考核和激勵。作為服務的主體——黨員,可以創新爭優,勇挑重擔,也可以按部就班,默默無聞。由于缺乏有效的針對黨員個人的激勵和考核機制以及教學科研任務的繁重,支部黨員參與黨建和服務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支部內部工作更多地依靠支部委員會成員以及年輕、新加入的黨員來承擔,老資格的黨員主動性相對偏低。

第三,外部的非正式規范約束效果不明顯。主要表現在黨外群眾依照道德標準、習俗觀念標準對黨員的行為進行監督,約束力不強,壓力不明顯。

3.網絡:資源優勢和特色沒有充分發揮。社會網絡是指社會個體成員之間因為互動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關系體系。任何組織都是嵌入在社會網絡之中的,高?;鶎狱h支部也不例外。當前高校服務型黨支部構建過程中普遍存在高校資源配置無法達到最優化,社會網絡的內外部溝通機制沒有有效建立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高校內部各支部之間缺乏溝通協作,導致“內循環”不暢通。首先,學科專業相同的教工支部和學生支部之間存在提供服務的基礎和可能性,但缺乏必要的溝通和協作,仍舊各自開展自己的黨建和黨建活動。其次,高校的各學院之間以及教學科研系統支部與行政系統支部之間可以優勢互補,互相協作,但由于分屬不同的社會關系網絡等原因的阻隔,甚至“老死不相往來”。

第二,高校內部各支部與外部的企業、社區黨支部等組織部門也缺乏合作,導致“外循環”堵塞。高校黨務系統中,由于工作上的需要,支部的上級組織部門(尤其是學校黨委組織部門和宣傳部門)掌握得渠道資源較多,與外界的溝通協作也頻繁。相應地,基層的黨支部因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任務繁重,也缺乏相應的對外服務合作的精力、平臺與渠道,高校內部支部的潛能與優勢不能充分發揮。

三、高校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的三個維度

高校是一個學術共同體,高校內部的各支部具有智力資源優勢。為了提升高?;鶎狱h支部的服務效率,高校服務型基層黨支部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通過正式制度促進信任度提升

研究表明:人際關系網絡和正式制度能夠共同促進信任度的提升(趙凌云,2008)。首先,完善黨員的學習制度,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提升黨員的榮譽感和歸屬感;通過繼續深化創先爭優活動,提高黨員在群眾中的形象,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提升黨外群眾“人際信任”。其次,在“三會一課”的常規活動以外,利用網絡技術平臺,建立支部黨員的微信群、QQ群、電子郵件等方式,突破時空等限制,進行學習、溝通,建立黨員之間的“人際信任”和對黨組織的“組織信任”。

(二)通過制度創新提升規范的效率

盡快研究和設計科學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完善支部黨建的考評體系,避免“鞭打快?!?,做到“獎勤罰懶”;在制度設計上,重視對黨員個人的激勵與約束;在現有監督機制的基礎上,研究設計黨員身份展示渠道,利用外部道德約束和輿論對偏離正式規范的做法和行為形成壓力,充分發揮黨外群眾的監督作用。

(三)通過完善網絡形成暢通的內外部循環系統

發達完善的網絡是高?;鶎狱h支部提升服務效率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通過找尋不同支部當中的共同價值和利益點,促成支部間的耦合發展。首先,推進教工支部與學生支部之間進行合作交流。教工黨員通過與學生黨員結對等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專業學習、科研立項和職業發展規劃等,學生黨員可以成為黨員教師的教學科研助手,通過資料的收集、數據的簡單處理來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通過協助批改作業、美化課件等方式來熟悉和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增進師生的情誼,形成“雙贏”的局面。其次,不同學院支部之間打破資源壁壘,找準合作服務對象,揚長避短,實行優勢互補。比如人文社會科學類支部可以與自然科學類支部建立合作關系,以此增進人文社會科學類支部黨員的自然科學素養以及自然科學類支部黨員的人文素養,達到融合發展的目的。再次,發揮高校黨員教師的智庫優勢,通過學校提供的平臺渠道,或者支部黨員的親緣、業緣關系,結對企業、社區等校外黨支部,利用黨課、專業技術指導服務等形式,實現校內外黨支部均衡式發展,提升高校黨組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也有利于高校教師實現服務地方、建立校外教學實訓實踐基地和志愿者基地,實現校內外資源利用的最優化配置。

參考文獻:

[1]楊雪冬.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2]謝撼瀾.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四種類型——基于地方實踐的調查與總結[J].理論視野,2015(12).

[3]郭玉華,閻穎.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內涵、特征與對策[J].理論界,2015(9).

[4]涂雙濱.高校服務型黨組織X效率分析及應對策略[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2).

[5]洪旺元,胡.高校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路徑及瓶頸研究[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5(3).

[6]趙鳳,陳曉梅.高?;鶎臃招忘h組織建設的三個維度[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1).

[7]萬峰宇,徐生.關于建設高校服務型黨組織的幾點思考[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

[8]胡小君.資源整合視域下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路徑探析[J].唯實,2014(9).

[9]趙凌云.社會資本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J].理論導刊,2008(6).

猜你喜歡
社會資本高校
對當前我國推進PPP模式的探討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互聯網金融與PPP模式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應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