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弼易學思想淵源探究

2018-04-01 13:36宋玉荃安徽大學安徽合肥230039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王弼易學經學

宋玉荃(安徽大學,安徽 合肥 230039)

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王弼是一位天賦極高、成就頗深的哲學家,他在經學、玄學、易學等多方面均有貢獻。就王弼個人而言,今人對他的學術研究以玄學最甚,易學、經學次之,這與當今學術界研究熱潮的重心偏移有關,但這并不意味王弼易學思想在當今就無思想價值與研究意義。從易學研究的角度來講,王弼是易學史上必須要提到的一位人物,他的易學思想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王弼之前,易學家們解易重解的是象數,但他的《周易注》開了一個先河,那就是以哲學的思想來解易,使易學義理派開始盛行。古人云“知人論世”,探索一個人物的思想或作品,要先了解這個人物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本文所要研究的,正與此相關:王弼易學思想產生與形成的源頭來自于何處?

一、自身的學術天賦

中國古代史上向來不缺乏少年天才的故事,在這些神童里,少年成名,成年后依舊才華橫溢的并不占大多數,王弼就是非大多數者之一。王弼早亡,年僅二十四歲,但卻留下了《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等多部哲學著作,可以說,他在哲學思辨這一方面的學術造詣在漢魏之際是難以有人與之并論的。

王弼自小就開始顯現過人的天賦,裴松之注《三國志?鐘會傳》引何劭《王弼傳》時說他“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辯能言?!毙r就聰明有智慧,到了十多歲已能和人辯論各種問題?!妒勒f新語?文學》中記載了王弼少年時與當時學術上已有盛名的裴徽的一次對話:“王輔嗣弱冠詣裴徽 ,徽問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何邪?’弼曰:‘圣人體無 ,無又不可以訓 ,故言必及有。老莊未免于有 ,恒訓其所不足?!币馑季褪?,孔子以“無”為原則,但是“無”又是不能說的,所以不說;而老子因為崇尚“有”,所以常說“無”。這段話是說的很巧妙地,一方面回答了一直以來文人學者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孔子、老子究竟誰高誰低,王弼的回答是二者是平等的,只不過是觀點不同;二是他表達了對于“有”與“無”的看法,二者是相互聯系的,只不過“無”更為根本,其實這里就可初見王弼后來著名的“以無為本”的思想了。最后引用王毅先生評王弼的一句話為本段作結:“雖然他像流星一樣匆匆閃過,只生活了二十三個春秋,卻以其不可思議的天才智慧之光,照亮了整個時代,指明了魏晉玄學的理論航向”。

二、家學的堅實基礎

王弼出生于一個不一般的家族,那就是著名的山陽王氏家族,這一家族自東漢以來就人才輩出,不僅是典型的官僚世家,也是漢魏之際不得不提到的文化世家。王氏家族在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著名人物是王龔,王龔算得上是漢末名士的先驅,生子王暢,字叔茂,時人稱為“天下俊秀王叔茂”,乃漢末時期“八俊”之一。王暢之孫王粲善屬文,其詩賦為“建安七子”之冠,不僅如此,他還與曹操家族關系密切,又與曹植并稱“曹王”。王粲與族兄王凱,在董卓之亂后投奔了荊州刺史劉表,劉表嫁女兒與王凱,生子王業,王業就是王弼的父親。

王弼家族顯赫,又乃書香門第,自小便受到極好的家庭教育。據說王粲為當時著名的文學家蔡邕所賞識,蔡邕將家藏書籍文章萬卷都送給了王粲,這萬卷書籍后來就傳到了王弼手中,再加上王弼的祖輩們都是研究古文經學的名家,在這濃厚的家族學術氛圍的熏陶下,王弼的學識基礎可以說是極為牢固。除此之外,強盛的家族還為王弼帶來了許多與名家討論研究的機會。王弼的父親王業在任尚書郎時,有同僚吏部郎裴徽,裴徽在當時的思想界已享有盛名,有次,王弼去拜見裴徽,于是便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孔老、有無之辯。后來,王弼又結識了時任吏部尚書的何晏,并以自己的論辯才華和深邃思想贏得了何晏的欽佩,少年王弼很快就成為時代思潮的領軍人物。家世的羅列與追溯,并不是為了顯示王弼家族的顯赫,而只是想說明王弼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與家族成員對其思想觀念的潛在影響,以便后人盡可能在豐富的歷史場景中去還原、理解王弼的思想。

三、老學的思想影響

王弼易學與老學的關系始終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較為主流的看法是王弼以老解易。但是,王弼的以老解易并不代表他的易學思想就全部來源于老子思想。為何這么說?這就還是要提到王弼與裴徽德孔老、有無之辯。從這段辯論中可以看出,裴徽一方面折服于王弼的以無為本的玄學思想,而另一方面卻認為王弼的貴無論的思想合于老子而非孔子,有崇老抑孔之嫌。而通過王弼的應答來看,王弼對裴徽把自己的思想歸于老子不以為然,并且認為自己的貴無論思想并不悖于孔子的思想??梢?,王弼立論,由表觀之,意在尊老,深究其本,實為談儒。故研究王弼之易,不能只立足于一家之立場去看待。

王弼先作《老子注》后作《周易注》,后者中的一些觀點具有前者的影子,或者說《老子注》可看作是《周易注》的思想基礎。王弼的易學思想是在其老學思想基礎之上的,而他的老學思想又是與儒家思想分離不開的,所以,王弼注易有融合儒道之義。王弼的《周易注》在《老子注》的基礎上也有所發揮與創見。王弼在他的《老子注》中就已經得出了有無不離,體用不二,本體即在現象之中的思想,但是由于他是注《老子》在先,注《易》在后的,所以難免會受老子思想的影響,所以就導致他太過于強調了本體“無”的統帥作用,這樣就有了割裂本體與現象的傾向。但是從另一方面講,王弼的《周易注》又是在《老子注》的基礎上有所發揮與創見的,在他的《周易注》中“體用論”思想有了進一步發展,在進行具體問題分析時本體與現象相統一的思想結合得更好。

四、漢魏的易學發展

從漢末至魏晉,易學傳授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趨向于穩定的嬗變,那就是象數易學式微而義理易學日益崛起壯大。這種嬗變,原因并非偶然,它與當時整個經學思潮的衰落息息相關。漢魏之際,天下紛亂,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以“天人感應”為特征的經學思潮已經聲名狼藉,象數易學也遭受到了危機,于是人們紛紛開始進行新的探索,試圖尋找一種新的理論體系來取代經學思潮,試圖治理天下,義理易學就是應這種社會需要而漸有抬頭之勢的。

王弼的《周易注》與《周易略例》這兩部具有劃時代意義著作的出現與當時當時象數易學流弊的激發是分不開的。在這兩部著作中,王弼重新確定了象數和義理在易學構架中的位置,建構起了他的新易學體系。王弼以老解易,盡掃象數,暢談玄理。首先,王弼揭露了漢代易學以象注易的弊端,然后,針對漢代的“存象忘意”之說,提出了“得意忘象”說,進而提出了他的“得意忘言”說。王弼的這些學說為其后學韓康伯所繼承。王、韓二人對于象數易學的批評雖然過于偏激,但卻看到象數易學夸大了象數作用而走向一偏,使理論變得機械和牽強的弊端,他二人的學說給象數易學以致命的打擊,加速了象數易學滅亡。

猜你喜歡
王弼易學經學
社會科學戰線(2022年2期)2022-03-16
皇侃論“學”與南朝玄學的經學化理路
“主體性”視角下的王弼“本無”思想研究
元代朱子后學經學著述整理之特色
漢魏經學的“人才進退”問題
清初學者對“圖書易學”的再認識
王弼崇本息末思想辨析
經學還是子學?——對政治儒學復興之路的一些思考
王弼“崇本息末”思想的再認識
近二十年來朱熹易學思想研究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