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元四家”透析元末文人儒釋道參合的情懷

2018-04-01 13:36余浩齊魯理工學院曲阜校區山東曲阜273100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吳鎮黃公望倪瓚

余浩(齊魯理工學院曲阜校區,山東 曲阜 273100)

“元四家”的說法有兩種,一是指趙孟頫、吳鎮、黃公望、王蒙;二是指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因后說公認度較高故以之論說?!霸募摇睂τ谏剿嫷陌l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四人均居江浙一帶,都擅長水墨山水并兼工竹石,為典型的文人畫風格。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多元化文化最具特色的朝代之一。早在元末大規模戰亂之前,避世之風已經盛行,不少文人雅士或主動或被迫選擇終老于山林之中,隱逸在市井之下,將山林大川作為自己最后的精神家園,隱逸避世成為內心深處一個無法擺脫的情結,造成了一代文人畫家的隱逸之風。

黃公望,本姓陸,名堅。因為出繼永嘉黃氏而改性。字子久,號一峰,又稱大癡道人。他早年畫重師法造化,晚年又大變其法,以書法中的草籀筆法入畫,有水墨、淺絳兩種面貌,筆墨簡遠逸邁,風格蒼勁高曠,氣勢雄秀。觀其《富春山居圖》,將富春江兩岸數百里精粹收聚于筆下。畫家中鋒、側鋒兼施,尖筆、禿筆并用,長短干筆皴擦,濕筆披麻,渾成一體。在長達七年的創作時間里,依然能使山水全境在空間的架構和描繪的節奏上始終保持一種沖遠的態勢,而且在將真境山水轉換到畫面上時,不但避免了擁擠和緊張感,還克服了在虛境山水中往往不能自抑的封閉情結,讓觀者隨著舒展而又愈來愈緩的視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虛擬靜謐的境界之中。而《快雪時晴圖》簡筆勾皴水墨襯染,水墨迷朦之中一輪紅日當頭艷亮,更映襯出一種迷途知返的況味。其畫風的蒼勁高曠,氣勢的雄秀峭峻,境界的優雅閑靜,既集中融入了道家的超凡脫俗,釋家的慈悲憐憫,還隱隱流露出儒家淡泊致遠的仁者情懷。

王蒙,字叔明,外祖父趙孟頫、外祖母管道昇、舅父趙雍、表弟趙彥徵都是元代著名畫家。王蒙出身書香門第,自幼也受儒家《四書》、《五經》的影響,修齊治平成為生平揮之不去的夢想??v觀其人生經歷,元末,他做過“理問”、“長吏”一類的小官,后來因為農民起義爆發,棄官隱居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明初王蒙又出任泰安知州,因胡維庸案牽累,死于獄中。

王蒙的山水畫,早年受外祖父趙孟順的影響,后來又受到畫家黃公望的指點,因此他在繼承董巨畫法的基礎上能自出新意。因王蒙一生三起三落,對退隱和出仕始終矛盾糾結,表現在其所畫許多隱居圖,內中氣息總是不如黃公望、吳鎮、倪瓚的作品那么平靜超脫,甚至線條中往往透露出不安的情緒。表現出不能忘情止俗,對周圍的環境更加關心,對山川自然的描寫比他人更為盡心盡力,以繁密見長的創作態度。王蒙的山水作品向人傳遞出另一種強烈感情,表露出來的是一種令人不安與煩燥的情緒,表現出畫家欲寄情于山水卻不能忘卻于功名,其“出世”與“入世”的糾結心情。

倪瓚,字字泰宇,后字元鎮,號云林,又署云林子或云林散人。他出生于吳中富甲一方的地主家庭,雖父親早逝,但自幼得長兄撫養,過的是一種無憂無慮的生活。繪畫注重表現作者“胸中逸氣”,不求形似,筆墨奇峭簡拔,個性鮮明,仙風道骨,具有典型釋、道色彩。但這并不能完全說明,其內心澄凈透明,了無塵埃。因倪家有一座三層的藏書樓“清閟閣”,內藏經、史、子、集、佛經、道籍千余卷。倪瓚年青時整日在樓上讀書作詩,除對釋、道書籍多有涉獵外,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對儒家典籍更是潛心研讀,潛移默化。而他幼時喪父,六十二歲時喪妻,長子早逝,次子不孝的身世境遇,也讓他心中充滿人生的酸楚和悲涼。加之又生活在戰亂的年代,雖因性情所致,放棄田園產業,消極避世,過著“照夜風燈人獨宿,打窗江雨鶴相依”的生活,不過也不可能完全脫離現實。他在《寄顧仲瑛》詩中說:“民生惴惴瘡痍甚,旅泛依依道路長”便是寫照。尤其因欠交官租而被關進牢獄,《素衣詩》中寫到的“彼苛者虎,胡恤爾氓”等詩句,更抒發出憤世嫉俗的感慨。這些在他的畫風中也都有具體的體現。他的畫作,外落寞而內蘊激情,意境荒寒空寂,風格蕭散超逸。畫山石,枯筆干墨;畫墨竹,風格遒逸,瘦勁開張,蕭條淡泊,是其內心苦悶、冷寂的生動寫照。

倪瓚的繪畫開創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畫風,畫法疏簡,格調天真幽淡,以淡泊取勝。作品多畫太湖一帶山水,構圖多取平遠之景,善畫枯木平遠、竹石茅舍,景物極簡。其畫多以干筆皴擦,筆墨極簡,所謂“有意無意,若淡若疏”,形成荒疏蕭條一派。與王蒙畫的密而不塞、似繁而簡不同,倪瓚的畫簡而不稀,似簡而繁,其一生未仕的人生經歷也與王蒙迥然不同,畫風最為幽淡靜雅,蕭散超逸,但細味其中,也能從絲絲縷縷中感知出一種超凡脫俗和自我期許的糾結。

吳鎮,字仲圭,酷愛梅花,自號梅花道人,又稱為梅沙彌和梅花和尚。吳鎮生在宋滅亡的第二年,深刻體會到亡國的悲哀,民族壓迫的痛苦。由此,年少的吳鎮便喜好劍術,渴望能報效國家,立興國之志。成年后與其兄吳瑱同受業于柳天驥學習易經,自此韜光養晦,講天人性命之學,堅持高尚志氣,隱居終身。晚年又轉而沉迷佛教,經常去魏塘鎮大勝、景德、慈云寺與僧人談經論佛、吟詩作畫。吳鎮性情孤僻,愛好讀書,精通佛、道、儒,達生知名。這從他的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梅沙彌”、“梅花和尚”中也能夠充分看出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心性追求。吳鎮的大部分時間以賣畫為生,周游于大好河山之中,生平不與不學無術的富人交往,唯愿與方外人為友,晚年更是清高,不肯隨便替人作畫。從這些處事為人中,不難透露出他儒家大丈夫和道家傲岸以及佛教云游的處世態度。

綜上所述:儒釋道參合是中國傳統文人的一個獨特的現象。儒家修齊治平的志向,道家隱逸無為的心境,釋家慈悲憐憫的胸懷,矛盾而又相容地雜糅在一個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上,矛盾中不乏統一,撕裂中又有整合,構成了中國文人既博大深邃又痛苦掙扎的生命特征?!霸募摇比遽尩绤⒑系那閼驯慵卸湫偷伢w現了這一特點。

猜你喜歡
吳鎮黃公望倪瓚
倪瓚題跋在書畫作品中的意義
倪瓚 楊維楨 “潔”與“臟”的故事
愿君讀讀黃公望
上“班”
圖說書法
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
江村《吳鎮 秋嶺歸云》
答案就在《富春山居圖》里
人生若覺無作為,愿君讀讀黃公望
古淡天真之美——倪瓚《淡室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