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異理論視域下的實踐教學模式探究
——以《英語新聞報刊閱讀》為例

2018-04-01 13:36郝琳北京物資學院外語學院北京101149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體裁報刊變異

郝琳(北京物資學院外語學院,北京 101149)

一.研究背景

變異理論是世界著名教學論專家、瑞典哥德堡大學教授馬飛龍(Ferenee Marion,又譯“馬騰”)上世紀九十年代基于傳統的遷移理論所創立的一套教學思想,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目前,在國內有很多學者和一線老師都在嘗試將變異理論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和研究過程中?!队⒄Z新聞報刊閱讀》這門課的教學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最新時事新聞動態,另一方面是為了提升學生英文報刊閱讀的技能。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唯有在老師的指導下,才可能快速抓取各類新聞語篇的有效信息。如何讓學生自主地找到新聞語篇中各種一般性的章法規則,從這些共性中又能找出差異性,求同存異,從而獨立高效地完成各種新聞報刊的閱讀,是本次教學實踐改革的重心,而變異理論又是對“內容、異同和屬性”三要素進行有效關聯的教學理論,這與《英語新聞報刊閱讀》這門課的實際需求不謀而合。

二.變異理論本質

遷移,是人們在學習中常見的一種現象,是指人們通過學習獲得一定技能和知識,而這些知識技能都會對新的學習產生一定影響。換句話說,只要學習者對他的學習經驗進行了概括,掌握了共同性、一般性的原理、原則,就可以完成從一個情境到另一個情境的遷移,它強調的是共性,而變異理論(Variety of Theory)對遷移進行了再次突破和升華。變異理論提出,沒有共同性就不會有遷移,如果沒有差異性也不會有遷移。二者都很重要。人們之所以能認識事物的特征,是因為這些事物有些方面相同而有些方面不同。因此,遷移在其本質上,正是差異性和共同性一起作用的結果。

變異理論強調的是通過區分所學內容的關鍵屬性,從而掌握所學內容。關鍵屬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一個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必不可少的特征。一個人對一個事物的準確認知,完全取決于對這個事物關鍵屬性的把握,可以說關鍵屬性的識別是決定教學的成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審辨出事物的關鍵屬性,而審辨一定要通過“變異”才能形成?!队⒄Z新聞報刊閱讀》這門課的特點是從來不缺乏既時又新的教學內容,可如果讓學生去讀這些海量的新聞信息去尋找規律顯然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取的,因此,選取合適的的教學內容是關鍵,如果這一步通關,后面學生對新聞規律審辨能力的形成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變異理論實踐教學 --- 以英語新聞報刊閱讀課為例

在實施變異理論教學改革的時候,需要依據自己所帶課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設計?!队⒄Z新聞報刊閱讀》是一門面向全校學生的選修課,一周兩課時,一學期32 課時,再加上學生的學科背景、英語基礎、學習目的諸多方面的差異,因此在設計教學大綱的時候,依據變異理論的本質特點,并結合很多現實因素,將該課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劃分,使得學生對課程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和掌握。

1.學習內容--審辨關鍵屬性

變異教學理論認為,學生能夠審辨并把握關鍵的學習內容,并能審辨出具體學習內容的關鍵特征,這才是高效的學習。因此,《英語新聞報刊閱讀》這門課在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的時候,特別將教學內容關鍵屬性趨同的章節放在一起,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審辨出教學內容的關鍵屬性,這是學習發生的關鍵。課程內容的橫向設計上,選取國內最具代表性的英語新聞報紙《China Daily》和西方最權威的報紙《The New York Times》,要從兩國報紙的版面、報道內容、報道性質、報道語言等方面進行劃分,共性中找差異;而課程內容的縱向設計上,即分別以《China Daily》和《The New York Times》為兩列,每一豎列要學習的內容分別為:報道體裁(消息、特寫、評論);報道題材(硬新聞、軟新聞);報道態度(正面、負面、中立);報道性質(二重性、社會性、階級性)等。無論橫向還是縱向的,都要依據這樣大的框架結構之下,找一些既有時效性又能體現兩份報紙報道風格的時事新聞讓學生去做閱讀,通過閱讀去甄別其關鍵屬性,從而指導以后的學習。

教學內容關鍵屬性的突出,決定著學生對關鍵屬性的把握,因此,老師在課程上需要花一些心思。舉例說明,國內外英語新聞報道體裁就分三種:消息、特寫和評論。通過變異理論,要求學生能找到這三種體裁結構特點。最近各大媒體對中美貿易之戰關注的比較多,同樣一個選題,根據報道不同需求,需要采用不同體裁進行報道,就這個選題,選取了《China Daily》中的一篇消息、一篇特寫和一篇評論,讓學生課下閱讀,去挖掘這三篇報道結構的異同;同樣是這個選題,在講授報道性質(正面、負面、中立)的時候,隨機挑選了《China Daily》和《The New York Times》中的三篇報道,去分析中美報道的差異。由于課時有限,所有這些閱讀都要求在課下完成,課上除了部分補充閱讀外,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討論,進而進行思想提煉尋找出答案,而這個答案就是一直在強調的英語新聞報道體裁、報道性質的關鍵屬性。

2.學習發生---經驗變異

變異理論認為:學習發生的最佳條件,感悟最容易發生的情境,是在進行比較的時候,找出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突出特征和關鍵差異。這些突出的特征就是事物的變異維度。

《英語新聞報刊閱讀》要讓學生明白無論是國內英文媒體還是西方媒體,無論什么題材,報道體裁萬變不離其宗上面提到的三種:消息、特寫、評論,每一種體裁都有其固有的報道形式和報道體例。如何讓學生從眾多的衡量中找到變量,即一般到本質,這是這一教學階段的關鍵。之前在課下已經給學生布置了三篇不同體裁的新聞報道讓他們去尋找差異。事實上,每一個報道體裁只讀了一篇,從一個個案中找新聞報道規律顯然是不夠的,這樣做就是為了他們有個預知,有一點點感悟,感悟的下一步該是比較差異發生的時刻。因此,在課上的時候,老師就三種體裁分別再補充兩篇,共六篇,加上課前的三篇,一共九篇。通過這樣反復性的練習閱讀,猶如剝洋蔥一樣,一層層的揭開這個謎團,學生通過不同的報道體裁能概括出三種體裁的結構特點,這對于學生讀英語新聞或者寫英語新聞是非常有益的;同樣,前面所提到報道性質(正面、負面、中立),隨機挑選的《China Daily》和《The New York Times》中的三篇報道,去分析中美報道的差異,課上需要繼續補充一定量的文章,讓學生能找到一些規律性東西。

變異理論認為,對于學習來說,一定數量的重復是絕對有必要的,而這個重復的量要把握好度,否則學生會產生厭煩情緒。通過前面課上課下幾篇新聞報道的重復練習,學生循序漸進地找到了新聞報道體裁和新聞報道性質的一般規律。所有這些一定數量的重復就是所謂的經驗,經驗次數達到一定量,變異就發生了,即從具體事例中分離出普遍原理。

3.學習遷移---兼顧共性和差異

變異理論提出,沒有共同性當然就不會有遷移,但是沒有差異性也不會有遷移。通過大量反復的練習,從單一事例中抽象分離出本質屬性,利用這些本質屬性,去指導未來的學習,學習遷移就發生了。變異理論認為,如果從教學論的角度討論遷移問題,那學習者就不僅要問“學什么”和“遷移什么”,而且要問“應該學什么”和“應該遷移什么”,也就是說,老師要促進學生以有效的方式應對將來遇到的未知情境。還是以《英語新聞報刊閱讀》為例,學生通過前面一系列的反復閱讀練習,即經驗變異,熟知了英語新聞媒體三種體裁報道的結構特點,剝離出了其共性和差異;也通過大量中外媒體新聞報道的閱讀,知道了中外新聞媒體報道性質的差異。如何通過現有的學習成果去應對很多未知的情境?如何通過已知去實現有效的遷移?

變異理論認為,一個人在某些情境學了一些東西,于是他可以更好地在另一些情境中學習其他東西,這叫“生產性學習”,即要實現一個情景到另一個情景的轉換。例如《英語新聞報刊閱讀》中關于報道體裁地教學中,學生已經掌握其共性和差異,現在要從報道體裁中遷移到另一種情境,即閱讀技巧:查讀、跳讀還是研讀,任何一篇新聞,需要查讀、跳讀還是研讀,取決于新聞是什么體裁;而報道性質的差異性特點又可以遷移到另一種情境學習,即媒體性質決定了報道性質的差異,所有這些情境遷移都是在為未來學習進行做準備。

四.變異理論實踐教學的思考

通過一個學期變異理論的實踐教學,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達成共識,不僅僅是《英語新聞報刊閱讀》,其實很多課程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教與學,學生充分認識到了這個學習方法的精髓,在學習中,不要一味地學習某個知識點,要從相通的知識點中找到一些特征,找到其相同面以及不同面,從具體事例中分離出普遍原理,這個方法對于老師和學生都很受益;同時,通過該課的教學,深刻認識到任何科學性的理論,還要看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每次讓學生閱讀同類文章的時候,學生很容易產生“學習疲勞”,再加上學生能力水平也層次不齊,導致實操中遇到各種困難,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是要因地制宜根據自身課程的實際情況做必要的反思和改進,以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體裁報刊變異
中考英語不同作文體裁的寫作指導(二)
百強報刊
變異危機
變異
“社交新聞”:一種新興的新聞體裁
《小學生必讀》再次入選向全國少年兒童推薦百種優秀報刊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在“門”字內加字可以組成新的字,試著填填下面的空吧!
變異的蚊子
2009年10月報刊廣告刊登額排行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