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山水畫寫生與創作探討

2018-04-01 13:36于靜媛西南大學重慶400700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物象山水畫繪畫

于靜媛(西南大學,重慶 400700)

一、寫生與創作的關系

古往今來,寫生和創作是繪畫者不可背離的一個話題,山水畫家是否能夠獨立完成繪畫的關鍵是能否正確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

(一)從客觀景象到畫面物象的轉化

中國山水畫是一門由獨立畫種發展起來的藝術種類,源流源流脈絡已久,自成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史觀告訴我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藝術源于客觀世界的生活,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藝術只有植根與社會生活才能源遠流長發展,生活是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在師造化的過程中,繪畫者不斷地從自然物象中汲取創作靈感,通過"中得屯、源"的客觀表現,融自然、古人及其思想理念于一體,完成寫生與創作的轉換。[1]藝術家在創作中只有通過不斷對生活的感受進行升華,使作品既有主觀因素又有客觀世界的反映,才能使客觀物象與主觀情感水乳交融,形成美的意象?!吧剿嫃膶懮絼撟餍枰L畫語言作為自然物象到畫面真實的承接,這一過程主要包括題材的選取,筆墨皴法的探索以及空間畫面的布置。假設山水畫中不包含寫生,那么,筆墨的就不具備完整性和發展性,因此,寫生與創作是緊密聯系的,而寫生與創作的相互轉換,即古人所云的師造化、得屯、源。藝術源于自然生活,自然生活賦予了創作無限的動力和課題。中國山水畫的本源是對自然生活的體驗寫生,繪畫者通過身邊及眼前的花花草草,來表達個人的內心情感、,因此,也就是說“師造化,得也源”。山水畫寫生不能忽視與山水畫創作的必然聯系,山水畫的創作和積累需要不斷尋找創作素材,加深對自然的理解認識,通過寫生,發現和尋找更好滴表現形式和藝術語言。那么,在寫生的過程中,形”山水畫的創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事實上,形神是密不可分的,形在則神在。因此,“寫形”就是“寫神”,神的表現源于形的構成,雖然二者是兩個方面,但二者合一,就構成了山水畫。因此,繪畫者在觀察自然的同時要做到對畫面的主觀性處理,使客觀景物轉為畫面物象的創作,是每一個繪畫者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二)從主觀思考到心隨筆意的轉化

寫生是畫家內心面對實景的自我感受與真實景物的結合,寫生之中既要寫其意,又要抓其神。一幅好的山水畫作品不是簡單地自然的摹寫,而是繪畫者通過對生活的觀察,把主觀情感注入客觀世界,進行藝術加工,從而使藝術作品高于現實,從而使作品升華。寫生是繪畫者與自然進行溝通和對話的方式,也是對自然事物不斷進行了解、表現的過程,繪畫者通過寫生記錄下在面對自然景物時的所想所得,能夠更加直觀地表述當時的屯、境,這些屯、靈感觸的記錄對今后的創作有十分關鍵性的幫助。在山水畫的創作過程中主張對景寫生,重視觀察了解自然。在具備傳統基本功扎實的情況下,可以將對大自然波瀾壯闊、高山仰止的感受在畫面中表達的淋漓盡致,是畫面所要表達的首要任務,達到創作的自由。首先,繪畫者要具有繪畫的意識性即設計畫面的能力,用其獨特的視角觀察周圍的環境,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注意筆墨的主從關系進行合理的位置經營,隨勢生機,隨機應變。繪畫作為一門獨特的技術,只有達到技術層面上的要求時才能更深入地談到它的藝術性。在創作時面寫生稿將寫生移入紙中,這樣的山水畫缺少深層次內容打動不了人,好的山水畫中應該蘊含著繪畫者對對生活的理解 ,創作時產生的思想情緒,意境追求,面對同樣的自然景物寫生時因為有不同的情感,畫出的作品也不一樣,這就說明主觀情感和客觀感受相吻合才能完成一幅 好的作品。[1]一幅好的、經得住推敲的山水畫作品體現了繪畫者的心胸與真實情感,詩言志,畫亦如此。

二、藝術創作需要理性和感性的結合

“有道有藝。有道而不藝,則物隨形于屯,不形于手”。這句話反應了蘇軾對繪畫藝術的思想性和技巧性的重視,繪畫中所說的道類似于今天的思想性,藝則是繪畫的技巧性,即創作和寫作具有主客體的統一性,也就是理性創作與感性寫生的結合。中國山水畫藝術講究的是藝術精神與客觀物象進而化為“一”,即達到“物化”、“物忘”的境界,主客合一。如果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不思考而只是隨筆摹寫,那么將會是畫千張不得其法,也是做無用功。只有通過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方法,與此同時,在繪畫過程中將自己的對客觀物象的認識情感注入畫面中,做到感性的完美結合,做到畫面效果的統一性,才能創作出優秀的山水畫作品。

(一)中國山水畫的寫生與創作需要扎實的基本功

繪畫作為一門獨特的技術,只有達到技術層面上的要求時才能更深入地談它的藝術性。在中國山水畫的寫生上,首先繪畫者要具備一定的寫生能力與基本功,熟練掌握對所寫景物的表達能力。例如,繪畫者在繪畫的過程中要注重畫面中各種矛盾的和諧統一?!靶》P看,不得塞滿;大幅豎看,不得落空?!泵魈浦酒酢独L事微言》認為一幅優秀的作品要恰當處理好畫中的虛實關系,把握好虛實的關系是寫生畫面是否經得住推敲的關鍵,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兩者之間既相互協調又相互補充,達到虛實結合的空靈之美。例如,小幅的畫越虛越好,大幅的畫要實中帶虛。畫面處理的另一重要手段是“繁”與“密”、“松”與“緊”的處理。在寫生的過程中,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能夠啟發繪畫者的思維和感觀,通過不斷地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總結和提高,從而達到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的目的。

(二)中國山水畫創作需要在繼承中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古往今來,人們在繼承的過程中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因此,中國山水畫的創造要從中華傳統文明幾千年文化沉淀的中國畫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此同時,積極吸取國外山水畫創作的經驗,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在不斷的繼承與創新中創造出源源不斷的優秀作品??v觀中國山水畫的發展過程,離不開歷朝歷代的畫家們對自然山川的描繪與總結,每一種皴法、筆法都是在大自然的造化中寫生得來,并通過具體實踐對其進行創作性的歸納及命名,為后世學畫者留下了巨大的財富?!肮艦榻裼谩敝饕峭ㄟ^繼承傳統中筆墨關系,充分發揮線條和墨韻的作用,這是中國山水畫的精髓,也是中國山水畫的魂之所在。只有不斷的繼承與創新才能創造出源源不斷的優秀作品?!把鬄橹杏檬侵浮崩L畫者在大景巨幅山水畫創作中,可以學習借鑒西畫的素描關系和透視方法來解決大畫的厚重、深度、層次效果,解決江河、瀑布中的光形和結構透視問題等?!肮艦榻裼谩敝饕峭ㄟ^繼承傳統中筆墨關系,充分發揮線條和墨韻的作用,這是中國山水畫的精髓,也是中國山水畫的魂之所在。

(三)中國山水畫的寫生與創作需要不斷地實踐

山水畫的創作需要不斷學習傳統筆墨功夫,并且通過不斷地寫生與創作實踐,在持之以恒的學習過程中,從而能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技法。如各種樹法、森林、河流、泉瀑、宕石結構、山體、坡、灘、山脈走勢的轉換、風晴雨雪的表現,通過不斷地嘗試、探索、研究,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的繪畫語言和個人風格與面貌。首先,在實踐的過程中,繪畫者的創作更加關注生活,要符合時代的審美需求,符合新生活、新社會、新的觀察方法與時俱進的眼光要求等,做到與時俱進。其次,繪畫者的創作又是對寫生的再次總結、整理和豐富及再創作,表現時代、表現風貌、表現真實的自然與個人的思想情感,讓創作更加具有時代氣息。當然,藝術家在延續古人所傳承下來的繪畫理念之后,還需要的是緊隨時代,保持繪畫語言的當代性。繪畫者寫生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不斷提高個人修養,積極感受自然生活,才能得其源,獲其真正的精神實質,在不斷的實踐中發揮寫生所思所想的作用,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

猜你喜歡
物象山水畫繪畫
山水畫的寫生觀及價值初探
物象幾何——新藝美固整木展廳
中國山水畫的成熟
如何與物象相處
記敘文構思之“物象法”
一幅山水畫怎么題字?
武術文化中“物象與興象”的博弈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