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經典詠流傳》談文化類節目創新發展

2018-04-01 13:36秦立中南民族大學湖北武漢430074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經典詠流傳流傳流行音樂

秦立(中南民族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4)

一、古典詩歌的創新-以《經典詠流傳》為例

(一)節目形式

據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副主任許先生表示《經典詠流傳》是傳輸經典詩歌文化,并以“創造性轉化、創新和發展”為目的的節目,該節目具體形式為邀請流行音樂歌手演唱中國傳統古典詩歌,即“文化+音樂”的全新創作形式。這種模式突出了節目形式和發展理念的創新與突破,開創了央視文化節目標的新局面。

特別是運用目前流行的方法,與流行元素相聯合,創作和詮釋古典詩詞,巧妙地解決了簡單的文化展示、大眾傳播受限、音樂展示文化不足的弊端??梢哉f,這種創新的結合,讓經典變得新鮮、流行,更符合當代生活。

(二)節目內容

從這檔節目需要改編自古典詩歌內容和內容溝通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創造的音樂需要充分顯示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并與當代流行音樂的美學相結合,它可以表示,《經典詠流傳》豐富了中國流行音樂的內涵。節目中表現的一系列精致、優雅、大氣的歌曲給中國流行音樂創作帶來了正面向上的引領潮流,從“娛樂噪音”到“人文靜美”,對流行音樂的積極引導較為有利。此外,通過中國古典詩歌的流行音樂“包裝”,中國古典詩歌與時俱進,更接地氣,更容易被大眾接受。該劇不僅選擇了《三國演義》、《明日之歌》等膾炙人口的詩歌,還選擇了《苔》較為小眾化的詩詞,梁老師以清新的歌聲進行教學和表演,讓聽眾切身體會到他在貴州省山區進行支教的偉大。

(三)節目立意

節目創新的核心在于《經典詠流傳》的傳唱角色選擇。節目選擇不同的角色,有學者、教授、學生和老師,也有羅家英等老一輩的藝術家,也有譚維維,王俊凱等其他受歡迎的年輕明星星和為我們的國家贏得了榮譽的運動員,也請作曲家谷建芬大師,如鋼琴家武夷巫漪麗…由此可見,《經典詠流傳》節目在詩性意境的基礎上,選擇了形象與氣質更為一致的歌手。以這些明星為主導的表演效果為觀眾提供了文化靈感,效果更加顯著。此外,場景營造的氛圍與這首詩非常一致。

二、文化類節目的發展-以《經典詠流傳》為例

(一)拋棄傳統“打包”傳播模式

以經典傳統文化傳承為核心的文化綜藝節目發展勢頭正猛,根據“明星+經典”形式可以用來傳播知識競爭,通過明星帶領觀眾閱讀經典文化作品或與明星進行知識競賽,進行簡單的包裝后直接向觀眾展示經典的傳統文化。這種模式使得這樣的文化節目很難擺脫“新瓶裝舊酒”的困境。觀眾所被傳遞到的傳統文化內容多為同一類型,難以形成深刻的印象和清晰的理解。

《經典詠流傳》的創新在于其歌曲的寫作風格也非常多樣化,涵蓋了古風、民間和搖滾音樂的風格,呈現出多種形式。優秀的歌曲可以“除舊推新”,為觀眾呈現新鮮的內容和真摯的作品,從而解決了廣大觀眾對傳統古典文化僅此一種表達形式的疲憊感。另外,觀眾更容易接受歌曲的形式,創造出深刻的節目記憶點,有利于實現經典傳承的核心目標。

(二)“四位一體”結構與跨屏傳播

《經典詠流傳》顯示在屏幕上和傳播古典詩歌交流主要是為了適應古詩詞,在表演的過程中觀眾表達的形式為“開啟紅心”,從而對作品進行支持,經過評委對文本解讀和詩歌創作的評論后,形成了一套“傳唱人+表演者+評委+聽眾”的整體結構組合,構建“四位一體”的節目模式,以增強凝聚力。

盡可能從節目的角度來加強觀眾的參與,擴大觀眾的范圍,吸引觀眾。對現場觀眾來說,讓他們與評委們一起參與“點亮紅心”活動,通過大屏幕實時匯聚能量,讓現場觀眾有強烈的參與感。使用“微信搖一搖”在非現場觀眾中衍生節目。換句話說,跨屏改編歌曲的傳播具有大屏幕和小屏幕的雙重影響,這導致了兩個流行的微平臺的共享,充分擴大了節目的線上線下影響力。

三、結論

《經典詠流傳》充分體現詩歌文化的內涵,創造性地進行表達,堅決不成為“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行為,解決了大眾傳媒缺失和純音樂文化背景缺失的弊端。這檔節目最成功的部分是為世界傳統文化的傳播問題找到一個專屬中國的解決方案,形成流行時尚與傳統文化的協商機制,真正做到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轉型與創新發展”。

猜你喜歡
經典詠流傳流傳流行音樂
經典“詠”流傳
流行音樂里的新國潮
革命先烈精神永遠流傳
古村難久遠,文化永流傳
央視《經典詠流傳》回文詩辯正
《經典詠流傳》:文以載道,歌以詠志
《經典詠流傳》:歌以詠志,樂以抒懷
《經典詠流傳》
傳承詩詞之美 《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
創新精神對流行音樂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