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明建設中浙北綠色民居的改建研究

2018-04-01 13:36孫喜英毛琦紅湖州師范學院浙江湖州313000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浙北廂房天井

孫喜英 毛琦紅(湖州師范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目前大多數的浙北鄉村居民已經擺脫通過種植農作物作為主要收入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進而改為進行村辦企業、苗圃種植等多元化生產經營方式,經濟收入較為可觀,因此當地村莊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鄉村”,村民在生活上已達到城市住宅標準,有進行新農村建設、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性和現實性。在新鄉村建設上也應突破傳統“鄉村”的概念,轉為新“人居聚落”的建設。同時,現代社會越來越崇尚“綠色建筑”而“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栽花種草、屋頂綠化、園林景觀,而是一種概念或技術手段的組合。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對綠色建筑的定義為: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浙北地區主要包括杭州、嘉興、湖州地區(主要以湖州為研究對象),基本為平原多水地形。交通主要靠水運,因此,城鎮、村落,一般依水而建,村鎮都自然地形成了沿河帶狀布局,有的在河一側,有的夾河而建。房屋相互毗鄰,朝向多依河而定。建筑也往往做成騎樓或廊棚形式(如湖州南潯百間樓)。有著傳統的“三間二廂”的民居形式。傳統的民居形式在現代高速的城市化進程中開始衰??;其中傳統民居中對“生活污水的處理、室內采光、房屋空間利用等”問題處理的不合理,再加上現在“不按規劃建設、亂搭亂建、建設水平低、重復建設”的現象。使得民居在不斷的消逝,所以需要對民居的活動空間布局進行合理的修改并將民居的周圍地段,房頂進行再利用,充分利用空間發揮最大的綠色效益,減少支出與環境污染。也需要從中找到平衡,平衡新技術、新材料與人本身的居住需求還有傳統文化之間的矛盾。

浙北地區在氣候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約為1300mm 潮濕多雨,太陽輻射總量約為102~111 千卡/厘米光照較為充足,春夏氣溫約為15℃~35℃,秋冬氣溫約為-2℃~-8℃??衫玫淖匀粭l件便有“陽光、降水”,同時夏季氣溫偏高,冬季氣溫偏低加之潮濕的水汽冬天將會更加潮濕刺骨;所以也要注意隔熱與保溫的作用。

因為氣候的原因當地的民居雖然經過了千百年的演變但還是基本以附近“河姆渡文化”中的“干欄式建筑”為主要形式,普遍采用抬高一層層高將二層以上做為人們的居住與活動空間,一層的空間則用來起到客廳與休閑的作用,傳統的“天井結構”式民居形式使得“二廂”的上層空間利用率偏低。所以“兩側的廂房”的上層改作露臺并加上“頂棚”改做休閑場所;并配合露臺的循環水路來調節廂房的溫度。

主要研究對象為湖州安吉地區民居

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浙北綠色民居的改建可以用傳統的“天井結構”的民居形式作為藍本融入浙北水鄉的尖頂飛檐元素。將一層的空間進行再利用,不做隔斷只進行不同空間的功能區劃分,各個區域使用開窗與綠植進行劃分,提高采光量增加視覺上的開闊感,增加通風量;同時一層的空間只用來進行會客與休閑活動不做起居用途。在加強通風的同時適當加厚墻體減少潮濕的氣候對室內的影響。因為南墻的底部收到遮擋不適合開窗,所以使用天窗與外部墻面采光,在南墻的二層進行大開窗提高二層的采光。二層與南墻之間設置一個1.5M 連續的“陽光空間”并在二層的南面設置吸熱墻面,墻面鋪設吸熱材料,頂部的采光天窗部分與“二廂”上層的露臺的頂棚相連接。南面的屋頂可以按照實際情況鋪設太陽能板來輔助房子的電能。建筑材料可以使用安吉地區常見的竹子來做骨架外部制作夯實的土墻的方式來制作外墻,可以起到減少建筑廢料對環境的污染,土墻也對室內環境的保持作用明顯。同時配合廂房二層露臺進行藤曼植物的種植,配合露臺下部埋設的水路通道起到露臺種植的作用。

在民居完工后可在露臺頂棚與采光天窗周圍種植“藤蔓植物”植物會生長在頂棚與采光天窗上夏季藤蔓植物生長會覆蓋在頂棚與采光天窗上起到遮蔭的作用,同時阻擋了太陽光透過采光天窗加熱二層吸熱墻面,防止了夏季二層室內溫度較高;同時二層設置的“陽光空間”會因為藤蔓植物的存在形成一個較為舒適的庇蔭空間,夏季可以進到里面短暫乘涼,或是在里面種植些許綠植冬季“藤曼植物”的葉子掉落,太陽光可以透過采光的頂部天窗照射到二層南面的吸熱墻面,墻面會被加熱,熱量將會通過墻面傳遞到室內,白天可以起到提高室內溫度的作用,夜晚因為墻面的作用熱量不容易散失可以起到穩定室內溫度的作用。同時白天應為太陽光的作用二層設置的“陽光空間”溫度會比較穩定冬季可以作為一個簡易陽光房來使用。冬季藤曼植物的葉子掉落之后還可以作為下面土地的肥料來儲蓄肥力。

民居中部的天井可以擴大,提高采光率也可以減少因為天井狹小帶來的壓抑感,同時天井底部設置水槽與蓄水池,可以將收集到的雨水參與到露臺的水循環之中。天井底部與室內相連部分使用玻璃進行隔斷,同時設置進出的門,可以在天井中種植綠植透過玻璃增加室內生機。也可以提高室內的采光。天井的蓄水池也可與廚房相連接將生活用水收集利用用來沖洗手間。將廂房傳統的坡頂修改為平頂,設置為一個露臺,可以用作休閑空間或者是種植空間提高空間的利用率;同時將頂部露臺的底部(廂房的頂部)使用隔板進行隔斷,隔板上下鋪設水路管道,通過房屋周邊水源與自然降水的蓄水還有自來水的循環可以在夏季通過開關控制水路可以起到室內降溫的作用.廂房的溫度可以相對降低。同時也可以減少夏季空調的使用率,減少用電量。并在隔板處預留煙道與廚房相連接(煙道可選擇開啟或關閉)冬季開啟煙道,日常燒飯與取暖的熱量通過煙道參與循環,可以在冬季保持廂房的溫度。

平頂的建筑設計在多雨的南方不適合使用,還是傳統的坡頂更加時候,而且坡頂也對雨水的收集更加有利。但是使用坡頂設計會在二層的頂部形成一個三角的空間,這個空間可以在冬天提供保溫的作用??梢栽谖蓓斣O置太陽能板來提高對太陽光的利用率,并在太陽能板的下部鋪設隔熱材料,可以防止夏季陽光暴曬屋頂造成屋頂溫度過高,加熱頂部空氣造成夏季室內溫度升高。

浙北的傳統民居形式在綠色民居的改建中最重要的還應是傳承為主,需要在民居文化的傳承與新材料、新技術之中尋找一個平衡。讓浙北的民居可以在新的綠色民居的改建中得以繼續傳承與發展,在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的腳步下人們會越來越希望可以回歸自然的生活,雖然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但還是會有許多人渴望回到自然回到鄉村享受一下慢生活。綠色民居的改建或許會讓人們重新記起鄉村民居的記憶?;蛟S這個方案還不夠完善但是希望可以提供一個想法用到綠色民居的傳承中。

猜你喜歡
浙北廂房天井
浙北地區鮮食春玉米生物降解地膜栽培技術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絕 句
浙北醫學中心建筑照明
下午愈加憂郁(二首)
農民維權行動的邏輯進路與分析框架*——基于對浙北優新村“群體性上訪”的調查
天井庭園,幻境猶深
雨天
壽星(外一首)
校園的天井花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