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修補術與傳統開腹術治療急性胃穿孔臨床效果對比

2018-04-15 09:48林朝煌
健康必讀 2018年8期
關鍵詞:臨床效果

林朝煌

【摘 要】目的:對比腹腔鏡修補術與傳統開腹術治療急性胃穿孔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急性胃穿孔手術的患者100例,隨機分成每組各50例的參照組和觀察組,參照組采用傳統開腹術來治療急性胃穿孔,觀察組采用腹腔鏡修補術來治療急性胃穿孔,對比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時手術情況、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出院滿意程度。結果:參照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明顯高于觀察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修補術在治療急性胃穿孔疾病中治療效果顯著,患者在手術后身體恢復較快,且并發癥發生率低,可在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腹腔鏡修補術;傳統開腹術;急性胃穿孔;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6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023-01

胃穿孔是一種常見的腸胃疾病,是潰瘍患者的一種嚴重的并發癥,造成胃穿孔的原因一般是因為胃潰瘍嚴重,加上胃潰瘍患者暴飲暴食,使潰瘍不斷加深,最終穿透胃而發生穿孔?;颊甙l病,一般先由上腹部劇烈疼痛,進而擴展到全腹疼痛。如果不進行及時治療,患者病情很可能會發展成為腹膜炎,嚴重者甚至會休克。急性胃穿孔只能進行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方式有兩種,腹腔鏡修補術和傳統開腹術。傳統的開腹術是對患者腹部進行切口進行手術,這種方法可能會引起腹部大面積出血。而腹腔鏡修補術是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法,相較于傳統開腹術而言,造成創傷面積較小,體內器官沒有暴露在體外,患者疼痛較小。相關研究報道顯示,腹腔鏡修補術對治療急性胃穿孔有很好的臨床效果,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研究結論,我院實施此次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急性胃穿孔手術的患者100例,隨機分成每組各50例的參照組和觀察組,參照組采用傳統開腹術來治療急性胃穿孔,觀察組采用腹腔鏡修補術來治療急性胃穿孔,所有的患者都在手術前簽訂了知情同意書,愿意參加此次研究。參照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25~64歲,平均年齡為(42.34±2.5)歲,穿孔部位:胃幽門管部15例,胃竇部前壁13例,胃竇部后壁 12 例,胃小彎部10 例,平均穿孔直徑( 10.6±1.7 ) mm;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29~68歲,平均年齡為(46.34±4.5)歲,穿孔部位:胃幽門管部19例,胃竇部前壁17例,胃竇部后壁 11 例,胃小彎部3 例,平均穿孔直徑( 12.1±2.3 ) mm;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發病部位、孔徑大小等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1.2方法

在手術之前對所有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當患者進到手術室后快速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對患者進行復合麻醉。

參照組患者采用傳統開腹術進行手術治療,首先在患者腹部做一道縱向切口,長度約為12cm,然后將工具進入患者體內進行探查,找出胃穿孔的具體位置,接著用4.0絲線縫合胃穿孔部位,在縫合技術后,沖洗患者腹腔,安置導流管,最后對切口進行縫合包扎。

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修補術進行手術治療,首先,讓患者平躺,建立壓力為13~15mm/Hg 的氣腹,在患者肋緣下方1~2cm的位置做兩個操作孔,把觀察鏡放在肚臍下方。接著在腹腔鏡的直視下,探查患者腹腔內情況,找出胃穿孔的具體位置,將腹部淡黃色的液體徹底吸出,接著對胃穿孔部位進行縫合,將網膜固定覆蓋在穿孔處周圍,最后沖洗患者腹腔,安置導流管。

兩組患者手術結束后,進行相同的抗感染治療。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數進行記錄,同時觀察兩組患者手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并做相應處理,對比患者出院時滿意度,出院滿意度的評估標準以患者出院時填寫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為準[1]。

1.4統計方法

采用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采集的數據展開統計學分析,計數數據表示為(數量/百分比),以χ2檢驗驗證組間差異;計量數據表示為(平均值±方差),以t檢驗驗證組間差異;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判斷標準[2]。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中情況對比

參照組與觀察組手術時間基本相同,沒有明顯差異。參照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明顯高于觀察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手術后有切口感染、腹腔膿腫、腸梗阻等幾種并發癥出現,經過統計,參照組共有6例并發癥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12%;觀察組共有16例并發癥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32%,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參照組患者中有28例,非常滿意,12例滿意,10例不滿意;觀察組患者中有37例非常滿意。11例滿意,2例不滿意,參照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3 討論

胃穿孔是一種常見的腸胃疾病,是潰瘍患者的一種嚴重的并發癥,如果不進行及時治療,患者病情很可能會發展成為腹膜炎,嚴重者甚至會休克。我院通過不同手術方法治療急性胃穿孔,經過研究表明,采用腹腔鏡修補術治療急性胃穿孔造成創傷面積較小,術中出血量少,體內器官沒有暴露在體外,患者疼痛較小,有很好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胡江林. 不同術式治療急性胃穿孔的臨床對照研究[J]. 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 (5): 655-656.

[2]劉勇. 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與開腹手術療效對比[J]. 中國社區醫師,2016,32 (14): 37-39.

猜你喜歡
臨床效果
緊急宮頸環扎術治療宮頸機能不全致宮頸擴張臨床分析
小柴胡湯加減治療中風后眩暈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臨床效果初步評定
關于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增生病38例臨床觀察
早期應用大劑量美托洛爾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觀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與泮托拉唑聯合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評價
觀察奧曲肽治療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
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分析研究
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