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鄂與皖黃梅戲之異同

2018-05-09 09:55李婧嫻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36期
關鍵詞:聲腔黃梅戲

李婧嫻

【摘要】黃梅戲在許多年以前,被稱為黃梅調或采茶戲,是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并稱中國五大戲種。黃梅戲最早誕生于湖北的黃梅縣,主要活躍在湖北江西和安徽地區,它不僅形式簡單,而且表演風格也比較直接樸實。

【關鍵詞】黃梅戲;唱腔技巧;聲腔;特點研究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6-0141-02

在演唱發聲上不像京劇等戲種有較難的唱腔技巧,而是保留了生旦主唱的元代與明代時期高腔傳統及民間語言通俗的發聲,很容易被大眾接受,所以黃梅戲具備通俗優美和流行性,在江西,湖北,安徽這塊楚吳之地流傳開來,很快與當地生活文化特點相結合,產生出反映當地生活內容和精神面貌特點的作品,本文就鄂皖黃梅戲做對比,從劇目創作的曲調唱段、道白方言和聲腔發展來淺議兩地黃梅戲不同之處。

一、安徽與湖北黃梅戲在劇目創作和曲調唱段上略有不同

新中國成立以后,在黨和政府扶持下,一大批熱愛黃梅戲藝術的演員們投身其中,除了嚴鳳英、王少舫等老一輩藝術家外,上世紀80年代以后,“五朵金花”、韓再芬等黃梅戲領軍人物出現。期間,馬蘭、黃新德、韓再芬等眾多藝術家摘得“梅花獎”,黃梅戲由此“梅”開二度。這為黃梅戲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故安徽黃梅戲中以“花旦”為主,多數表現女性溫柔或凄凌之美,代表人物有韓再芬、馬蘭、趙媛媛。耳熟能詳的《徽州女人》和《女駙馬》都以女性角色為主線,側重表現了女性的柔美唱腔。而湖北黃梅戲在創作內容主題上大多數以男性為表現對象,多以“小生”為主,主要表現一些英雄題材的劇作,如《張之洞》、《李四光》、《李時珍》等,表現的是對歷史對國家辛勤付出有擔當的男性主人公。

二、從道白方言來看

劇種的地域性標志決定了演唱中道白方言的特色,安徽黃梅戲中的安慶方言,其特點是含京劇韻白,韻味比較悠長,但又不像京劇的道白需要集中氣息大聲來喊,不夸張做作,聲音自然甜美,音量較小,不含高低音特點。安慶方言中的嘆詞在黃梅戲中的使用頻率極高,它們不但音節結構多變,句法位置靈活,而且藝術功能顯著。無論單音節或雙音節,無論做獨立語或獨立成句,也無論出現在線性結構的什么位置,安慶方言嘆詞都能夠強化黃梅戲濃郁的地方特色,增強人物情感表達的力度,凸顯人物的身份個性,推進戲曲情節的發展,從而成為黃梅戲語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湖北黃梅戲以現代戲居多,在道白方言上更接近普通話,直白易懂,簡單平續,其特點是節奏感和時代感比較強。

三、從聲腔的發展來看

早期黃梅戲受湖北東部打鑼腔的特點影響,音與音之間跨度比較大,聲音又高又亮,沒有用舌頭的卷舌音,而慢慢發展到了安徽以后,不但借鑒了安徽大眾音樂的特點,而且還使用了安徽語言音調比較平緩,尾音一般向下收回的特點,所以這地區的民間歌曲也就形成了抒發感情的風格,聲腔與聲腔的樂句之間音調旋律一般都向下走,發展而來變成音調平緩旋律優美的特點。隨著近年來一些新的作品不斷問世,湖北黃梅戲在唱腔的技巧上有了更多的創新和發展,《李四光》的主演張輝老師不但繼承了以前黃梅戲男平詞唱腔,更使用了歌劇的演唱形式進行創新,發展成具有湖北風格的黃梅戲唱腔特點。

黃梅戲對不同題材的選擇,對長江、淮河附近地域藝術形式風格特點的吸收與借鑒,形成了長江中游地域很重要的藝術形態,無疑是黃岡的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讓我們期待它更加燦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梅戲的唱腔特點研究[J].周潔群.戲劇之家.2016(16).

[2]反思“黃梅戲”的唱腔特點[J].戎慧.戲劇之家.2014(18).

[3]黃梅戲的原創力亟待提升——從對黃梅戲2010-2011年度創作及演出狀況的調查談起[J].王長安.戲曲研究.2013(01).

[4]黃梅戲的再繁榮和持續發展[J].龔輝.黃梅戲藝術.2006(04).

[5]黃梅戲改革路在何方[J].吳春平.文藝爭鳴.2009(01).

猜你喜歡
聲腔黃梅戲
了不起的黃梅戲
論《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之聲腔劃分
淺談安慶地域文化與黃梅戲傳承發展
藝術黃梅戲
黃梅戲曲課
戲曲中的特色伴奏樂器對聲腔的影響
低頻聲波滅火器的研究與設計
川劇音樂伴奏的傳統魅力與現代變革
淺析梆子聲腔的當代發展
淺析清代中后期以來的戲曲聲腔演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