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主題園本課程的實踐與思考

2018-05-10 09:49李雪蓮
關鍵詞:實踐與思考

李雪蓮

摘要: “蝶”主題特色課程關注本土資源,依據幼兒心理認知發展,使教育內容本土化,使課程具有濃郁的本土特色?;顒又谐浞掷玫赜蛸Y源——“七彩蝶園”深度挖掘蝴蝶園的教育價值,把握幼兒學習動機,抓住幼兒心理特征,找幼兒感興趣的與生活相關聯的引發的“蝶”主題教育活動。

關鍵詞:兒童心理學;“蝶”主題課程;實踐與思考

陳鶴琴先生不論從課程設計還是課程方法皆以兒童心理學發展中幼兒學習動機,感受體驗、認知發展等等出發,與目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目標和倡導的活動,從幼兒實際、經驗、興趣出發的價值觀一致,為當前園本課程構建提供了以兒童為本的課程觀。高麗營第一幼兒園牽手七彩蝶園,將蝴蝶園作為幼兒活動基地,把握幼兒學習動機,以“蝶”為載體,抓住幼兒心理感興趣的、與生活緊密關聯的內容開展了,“蝶”主題教育教學活動研究。如何依據陳鶴琴理念,挖掘本土資源,通過整合利用本土資源, 從兒童心理學發展出發構建園本課程,凸顯具有本土文化—“蝶”文化特色園所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與思考。

一、問題思考 尋找課程引發點

我園充分利用地域資源,挖掘蝶園自然資源的教育價值,將蝴蝶園作為幼兒活動基地,給予幼兒實踐操作平臺,成為他們得天獨厚的實踐資源,幼兒在與蝴蝶親身接觸的同時,感受蝴蝶形體之美,姿態之美,習性之美及生命歷程的曲折和艱難,生命追求的頑強和堅韌等,以鄉土課程資源以“蝶”為載體,給予幼兒生活學習的活教材。抓住幼兒感興趣的、與幼兒生活緊密關聯的內容引發的“蝶”主題教育教學活動,最大限度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真實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促使幼兒在活動中逐步養成“蝶”本身具有的七種可貴品質(愛、感恩、夢想、胸懷、自信、堅持和忍耐),逐步形成整體教育活動特色。

二、“蝶文化”引領 尋找課程著力點

牽手七彩蝶園,建立富有地域特色的“蝶文化”的同時,通過實施“文化引領課程、科研推進課程,以“蝴蝶”為載體,以《指南》幼兒為依據,深度挖掘蝴蝶園的教育價值,以蝴蝶為載體引發幼兒生活化主題活動,從“賞蝶”切入,進而“借蝶說蝶”,挖掘蝶的外在美、生長過程和內在優秀品質,融入幼兒的生活,找到與幼兒教育的關聯性, 開展與幼兒生活緊密關聯的生活化“蝶”主題教育活動研究,逐步開發了蝶園實踐課、主題活動課、美術特色課三大系列課程, 最終,我們形成以科研引領文化、以課程實施文化、以目標踐行文化的“蝶”主題系列活動。構成蝶主題園本課程特色。

三、利用本土特色 構建課程研究實施點

2017年,我園的《幼兒園蝶主題教育活動的研究》被批準為“北京市規劃辦”立項課題,極大地促進了我園課程的實施與推進。我們將蝶園作為課程實踐基地,成立了課程開發實施小組,明確了科研引領課程的研究思路,制定了科學嚴謹的課程實施方案。

(一)找準的課程切入點

通過與蝴蝶親密接觸,了解、認識蝴蝶,引發與幼兒生活相關聯的主題教育活動。

(二)課程研究的整體思路和方法

在“蝶”的踐行中,通過實施“文化引領課程、科研推進課程、目標指導課程”的“三位一體”研修策略,以“蝴蝶”為載體,以《指南》幼兒為依據,深度挖掘蝴蝶園的教育價值,整合五大領域,貫穿一日生活各個環節,抓住幼兒興趣點,在畫蝶、說蝶、識蝶、做蝶、演蝶的五個環節中, “借蝶育兒”, 開展與幼兒生活緊密關聯的“蝶”主題教育活動研究,逐步開發了蝶園實踐課、主題活動課、美術特色課三大系列課程,最終構成“蝶”主題園本課程特色。

(三)課程研究的策略與成效

1.確定課程實踐基地

我們深入蝶園進行現場勘測、調查,了解幼兒園周邊可利用的資源,挖掘蝶園中課程研發的教育資源。其一,對《綱要》和《指南》精神有了新理解?!吨改稀分赋觯骸白層變涸诖笞匀缓蜕鐣幕钪忻劝l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研究過程中,我們讓幼兒與蝴蝶親密接觸,感受和發現蝴蝶和生活環境的外在美,促使其獲得了直接的藝術體驗;其二,對蝴蝶的優秀品質與幼兒品質的關聯性有了新認識。我們初步認識了 “蝶品”與幼兒積極的道德品質和學習品質的關聯,結合《指南》篩選出 “愛、感恩、夢想、胸懷、自信、堅持和忍耐”七種有利于幼兒發展的優秀品質,依據幼兒自主性發展特點,分析幼兒品質形成的影響因素和幼兒自主性發展需要的條件,進而篩選適宜幼兒培養的優秀品質的“蝶”主題活動。

2.明確研究的目的

借鑒陳鶴琴的課程編制原則?!暗敝黝}活動中遵循的“七個特性”

即本土性、整體性、實踐體驗性、自主、開放性、真實生活性、趣味 情境游戲性、延續性。從幼兒實際出發,確立課程目標,通過利用本土資源——“蝶”教育資源與幼兒發展的關聯,以蝴蝶園為實踐基地,讓幼兒親身感知,激發幼兒喜愛動植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在自由自主的“蝶”主題活動中讓幼兒感受蝶的品性,培養品高、貌麗、能贏(高麗-營)的陽光兒童。

3. 明確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的選擇上,陳鶴琴先生認為:“幼兒園課程要以兒童為中心,提供兒童感興趣的、接近兒童現實生活的活動內容,以促使兒童自愿、積極、主動地參與,讓兒童在行動中思維,在體驗、實踐、探究中不斷獲得知識、發現和創造,從而促進兒童的健康發展?!庇捎谑軆和硇陌l展水平的限制,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認知主要依賴于已有經驗,所以在選擇的課程內容來源于孩子生活時,幼兒易產生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因此,我們從幼兒所生活的自然與社會環境出發,充分利用鄉土資源——“七彩蝶園”,通過到七彩蝶園與蝴蝶親密接觸,抓住幼兒感興趣的、與幼兒生活緊密關聯的內容引發的教育教學活動,最大限度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真實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促使幼兒在活動中逐步養成“蝶”本身具有的七種可貴品質(愛、感恩、夢想、胸懷、自信、堅持和忍耐),體現五大領域的整合性,從而獲得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4.構建“蝶”主題園本課程

依據幼兒的發展,深度挖掘蝴蝶園的教育價值,以“蝴蝶”為載體,以《指南》幼兒品質培養為依托,以藝術教育為橋梁,在畫、說、識、做、演五個環節中,整合五大領域及一日生活各個環節,逐步建設蝶園實踐課、主題活動課、美術特色課三大課程系列,最終構成蝶主題園本課程。

(1)依據多元智能理論 尊重兒童的個體差異,注重整體構建班級“蝶”主題課程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有八大智能,人類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智能優勢組合。由于人生長的家庭、文化和社區環境不一樣,對智能的發展也存在差異。因此,幼兒園課程要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來促進各種智能的發展,針對不同兒童智能發展的特點,開發每個兒童多元智能的發展潛能,我們以蝶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依據幼兒的智能發展優勢,通過“畫、說、識、做、演”“五環節”教學流程,以集體教育活動、個別幼兒游戲活動、家園共育活動、戶外活動和日常生活活動、實踐活動和環境創設為教學途徑,落實《指南》五大領域目標,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如圖)

首先,以蝶為載體,根據幼兒的興趣引發的與幼兒相關的主題活動,活動內容是依據幼兒興趣,根據幼兒整體發展規律展開的,體現

內容的豐富性,活動中各領域相互整合滲透,關注幼兒發展的所有領域使每個兒童都得到發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主動探究,讓幼兒在生動活潑的環境中獲得有益于兒童身心發展的積極經驗。

其次,構建園本課程時應尊重兒童的個體差異,幼兒的個體需求。只有關注每一個幼兒的需要和興趣,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暗敝黝}課程設計既考慮整體性,又考慮兒童個體差異性。主題活動中區域活動最能體現多元性,充分發揮區域活動和各種形式的自由活動的重要價值,依據幼兒的多元智能設計區域活動內容,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主選擇,自主學習,構建自己關鍵學習經驗。

(2)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尊重幼兒認知經驗 建構蝶園實踐課程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建構是通過兒童的積極活動從自己內部獲得的,不是從外部世界轉換而來的。陳鶴琴主張在幼兒園課程中要以“做”為中心,提出“五指”活動課程注重幼兒的實際生活和實踐體驗,強調課程應與兒童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課程中要讓兒童實際參與、親身體驗、主動探究,通過“做”認識周圍自然、生活等,不斷積累關鍵性經驗,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如在“蝶主題”活動中應采用“做”中學的方法。讓孩子親自去蝴蝶谷觀察、體驗和探索蝴蝶的秘密,在與蝴蝶親身接觸的同時,感受蝴蝶形體之美,姿態之美,習性之美及生命歷程的曲折和艱難,生命追求的頑強和堅韌等;了解蝴蝶的生存環境及生長變化不同形態帶來的一系列變化發現,注重幼兒藝術素養和幼兒品質的整合教育發展規律,讓活動真實、完整、和諧的融入幼兒的生活,幼兒在感受、體驗、探索事物中,調動直覺、情感、想象的因素,在探索中主動構建關鍵學習經驗。在“做”中學中促進幼兒發展。

(3)依據幼兒美術心理學 注重幼兒的優秀品質形成 構建“蝶”主題美術特色課程

美術教育作為一種文化環境要素,對兒童美術心理的發生、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不僅能促進兒童美術特殊能力的發展,同時也應促進兒童情感、優秀品質的形成。

繼承我園一直以來的美術特色, 以蝶文化中的情感關鍵詞“愛 感恩 堅持 夢想 ”為紐帶,開展情感主題美術活動,注重幼兒的個性化表達。如“愛”的主題美術活動中,孩子們引發了對媽媽的愛,為媽媽設計多功能的包包,有會飛的包包、讓媽媽能夠快快到家,有防雨的包包,讓媽媽下雨天不淋到雨等。對小動物的愛,尋找小動物的影子,設想與小動物的游戲情景,激發對小動物的喜愛。

四、課程開發運用 引領發展點

(一)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幼兒更加熱愛生活,喜歡美的事物,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滿足幼兒藝術感受、表達不斷發展的要求,提高幼兒美術自主表達能力;通過整合教育,促進幼兒五大領域的全面發展;成為有愛心、有自信、有夢想、能堅持、 敢動手、善探究的陽光兒童。

(二)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參與園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使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策略,堅定專業信心,豐富專業知識,提高專業能力。在教育過程中能夠靈活應用快發與園本課程,更好實施班級教育活動。

(三)促進園所的內涵發展

園本課程開發的過程,切實有效的使辦園理念得以提升,辦園特色逐步形成,幼兒園文化底蘊有效積淀,保教質量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G].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1

[2]李季湄、馮曉霞主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3] 虞永平.試論園本課程的建設[J].早期教育,2001(8):4-6.

[4] 作者:(美)加德納 著,沈致隆 譯出版社:新華出版社出版時間:1999年10月

[5] 趙旭瑩 周立莉主編. 《幼兒園綜合主題活動—設計技巧與優秀案例》[G].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4.3

[6] 陳鶴琴 著.《陳鶴琴全集(第一卷)》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8.1

[7] 許石慧.《美術作為一種學習方式運用于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實踐研究》.專業學術論文 .上海師范大學 2014.5

猜你喜歡
實踐與思考
基于“核心素養”的化學復習課實踐與思考
“活動線”引導化學高效學習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性本科院校概率統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誦讀教學實踐與思考
“自主展評”課堂不容忽視的四個之“最”
汾陽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培養初一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型大學開設新生研討課的實踐與思考
論互交白板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
整體情境下Fun time的不同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