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要你成長,到我要成長

2018-05-10 09:49高蕾
關鍵詞:因材施教分層目標

高蕾

教育的全部秘訣是愛,走上班主任工作崗位,讓我深深體會到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對象的特殊性——活生生的富有個性的集體;工作時間的特殊性——在我看來生命不息、教育不止;工作方法的特殊性——不是力量與速度的對抗,而是心與心的碰撞。我覺得教師做的就是播灑愛的工作,同時,還要運用積極心理學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促進學生成長。

一、情況分析

有一天課間,我們班的張翔悄悄過來找我,趴在我的耳邊輕聲對我說:“高老師,我現在都認識100多個漢字了,我媽媽每天都教我識字,以后我也能在班里當小老師了?!甭犞f,欣喜的同時,我突然想起了班里幾乎10個漢字都認不出的羅瀚,如果在同一間教室,教授同樣的知識,勢必以他們兩人為代表的同學們,都學不到對他們自己來說最有效的知識。那么,教師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該教給他們什么呢?應該怎樣傳授呢?

二、教學訓練目標

學生的積極性該怎樣調動,這或許是每位老師都會考慮的問題,有人可能會不以為然的說:“嗨,這有什么難的,無非就是制定合適的目標,進行適當的激勵,因勢利導……”那么,制定什么樣的目標是合適的?何為適當的激勵?想想看,如果這一招真的那么屢試不爽,那么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他的教育效果也不會僅僅是弟子有三千,而賢者只有七十二了。

中國從孔夫子時代起就一直倡導“因材施教”,但幾千年來,萬物都發生了變化,當年的許多幻想如今已成事實,只有“因材施教”卻還是難解之題。這樣的現狀表明,雖然已經意識到“因材施教”的必然性,但在路徑上依然需要不斷的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運用積極心理學進行分層教學是一種聽起來就很有意義的嘗試,那么,何不一試呢?

三、具體措施及實施過程和方法

1.精心分層,啟動計劃

剛開始,我對每一位學生還不了解時,都將他們定位于提高層,要想晉升到發展層和躍進層,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和開動自己的小腦筋。經過一個月左右的了解,對照標準,我將符合要求的學生提升到發展層,再過一個月后,再將一批最優秀的學生提升到躍進層。這樣的模式在班集體中形成了一個可進可退的競爭機制,教學實際中也看到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2.制定合理目標,找到前進方向

我想,自由的選擇,是每個人都想要的,或許一年級的學生也會需要。研究表明:人的潛意識里總是對自己選擇的事情,覺得有必要對此負責任。而如果是你強加給他的,他反而覺得是別人要讓我這樣的,我沒有必要做好。

在師生關系中也同樣如是。如果教師強硬的把學習目標設定好讓學生來完成,是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的,而如果是學生自己設定的,他將會為此付出努力。而事實證明只有創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學生才能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而做出努力。

為此,我與學生一起,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學習方面:提高層:會做基礎題;發展層:會做基礎題并理解;躍進層:會做題、理解并會講思路。發言和提問方面:提高層:一節課能舉一、二次手;發展層:一節課能舉三、五次手;躍進層:一節課能舉五次以上的手。成績測試方面:提高層:能及格;發展層:良好;躍進層:優秀。

有了分層,就是不同層次的同學一起成長的過程,各層次內學生合理搭配,建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由5位同學構成,并任命一名同學擔任小組長。先任命躍進層的同學擔任組長,再優先讓提高層的同學申請喜歡加入哪一小組,以感情為主線,使每位同學找到合適的小組,從而組成一個和諧的團隊。

3.因材施教,讓每個人都有收獲

教學過程我根據情況設置 “全體”、“提優”、“補差”三條線索,在課堂容量上也要針對學生接受能力不同要有不同的要求,在課堂提問上還要針對學生智能的差異有所區別。

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在掌握全體學生學習狀況的情況下,偏重關注提高層。提高層的學生,有的接受能力較弱,有的因為學習態度或學習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總之,他們的學習有困難,學習成績不容樂觀。進行分組以后,我的教學能夠更加有針對性,上課時,能更多更集中地關注和輔導提高層學生。這在以前的教學中,這樣的時間只能輔導三位同學,或者有時因為他們則要在全班面前再重復一遍,所以分層教學對于提高層的輔導有很大的益處,能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讓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同時讓他們也能成為課堂的主人,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

另外,在班級小測試中,我將試卷分為A卷和B卷,提高層的同學做B卷,其它兩個層次的同學做A卷。由于提高層的同學學習能力較差,如果用同一水平的試卷進行測試,不利于其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嘗試數次之后,提高層的同學學習成績有所提高,看到了初試的良好效果。

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應該抱有信任的心態。教師信任了學生,學生在一種充滿期待的情緒中學習,勢必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4.評價分層,激發學習自主性

評價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很重要,所以我很重視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且及時的給予肯定及表揚。對學生的評價分為:嚴格性評價,激勵性評價和賞識性評價。

分層之后,要根據學生所處的層次,選擇適當的評價方式。比如。對于提高層學生我們要用賞識評價法,和家長進行充分溝通,有些進步就要共同對孩子的進步加以肯定與鼓勵。對于發展層學生則是要求激勵評價。比如,可以加些評語“你覺得這次聽寫怎樣?進步了吧?”對于躍進層學生,我不但要激勵,而且更要嚴格要求。教授知識不但要講究“因材施教”,而且也要講究“量體裁衣”。我要讓每一名學生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的教學才能走向成功。

分層教育初步探索之后,讓我感受到,這樣的模式能讓教學從老師要學生成長,轉變到學生要自我成長。這樣的過程,也同樣在向“變教為學”的目標邁進。

在世界眾多事物中,有兩種事物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一是種子,二是孩子。一顆微不足道的種子,可以綿延萬代、生生不息,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擁有無限成長發展的空間,可以成就一番事業。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和孩子打交道,是最具熱忱、最具智慧和耕耘的事業,在我看來,班主任的使命決不是單純的文化傳承,而是一種心靈的喚醒,盡管班主任的工作是挑戰多于安逸,付出大于收獲,但我始終無怨無悔,執著這份恬淡,任憑歲月更迭,世事滄變。

猜你喜歡
因材施教分層目標
基于分層教學下的高中數學“讓學”策略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基于分層的FCM算法在醫學圖像分割中的應用
基于分層的FCM算法在醫學圖像分割中的應用
基于“學為中心”的分層作業的設計與思考
因材施教的實施策略
跨越式跳高遞進與分層設計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