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兒童游戲療法提升農村小學生自我效能感

2018-05-10 09:49劉剛
關鍵詞:效能兒童游戲

劉剛

摘要: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穩固不斷提升,人們奔向小康生活的目標越來越近,偉大的中國夢正在不斷地覺醒。農村人民的生活也在日新月異的變遷,人民追求經濟水平提示的同時忽略的小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效能感在降低,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父母離異、老人的溺愛、拆遷帶來的思變,等等。讓學生在游戲中有獲得感,看到自我的能力,培養一個積極向上的自我,提升自我的幸福指數。

關鍵詞:兒童游戲療法;自我效能感

一、理論依據

1、兒童游戲療法

游戲是一種自愿自發的可以自由選擇做喜愛的玩具來進行的活動。游戲是不受外在目標限制的,重要的是游戲的過程,而非結果。游戲既包含了兒童生理、心理和情緒的部分,同時也涵蓋了社會活動的層面。因此,當兒童在游戲時,呈現的是一個完完整整的個體。許多成人想要接納兒童的游戲活動,因此要為游戲找出意義。他們認為兒童必須朝向成人認為重要的目標努力。結果在他們急于看到成長的過程中,許多成人無法忍受兒童“把時間浪費在游戲上”。讓游戲更正當化,似乎是在暗示游戲只有在符合成人眼中的標準時才是重要的。Frank(1982)認為兒童從游戲中可以學到一些別人無法教給他們的東西。那是他們探索和學習真實世界里時間與空間、及人物和事物的一種方式。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兒童學會生存在一個充滿象征意義的世界,同事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探索、經驗及學習。十歲或十一歲以下的兒童,大多很困難固定地坐在同一個地方一段時間。年紀小的孩子需要很努力才能提醒自己好 好坐著,因此把精力消耗在非建設性的努力上。游戲治療滿足兒童好動的需求。在游戲中兒童發泄精力、學習生活中的責任、達成困難的目標、以及重新體驗挫折。他們能有身體的接觸、發泄競爭的需求、以社會接納的方式表達攻擊性,及學習如何與別人相處。游戲幫助兒童的想象力免于束縛、學習適應他們的文化、及發展技巧。

2、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班杜拉對自我效能感的定義是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該概念被提出以后,心理學、社會學和組織行為學領域開始對此進行大量的研究。Bandura 認為, 由于不同活動領域之間的差異性, 所需要的能力、技能也千差萬別。一個人在不同的領域中, 其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因此,并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任何時候討論自我效能感, 都是指與特定領域相聯系的自我效能感。但是, 一些學者并不同意這一觀點, 他們希望找到不依領域為轉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研究結果表明,所測到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實際上正是一個人的自尊水平,而且對績效的預測力并不顯著。這一概念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于20世紀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為的社會基礎》中提出的。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自我效能感理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也得到了大量實證研究的支持。但至今關于自我效能的概念界定并非十分明確,特別是在與其他相關概念的區分上,因此也給自我效能的測量及其應用研究帶來了困惑。班杜拉在他的動機理論中指出,人的行為受行為的結果因素與先行因素的影響。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但他關于強化與傳統的行為主義對強化的看法不同。他認為,在學習中沒有強化也能獲得有關的信息,形成新的行為。而強化能激發和維持行為的動機以控制和調節人的行為。因此,他認為行為出現的概率是強化的函數這種觀點是不確切的,行為的出現不是由于隨后的強化,而是由于人認識了行為與強化之間的依賴關系后對下一步強化的期望,他的“期望”概念也不同于傳統的“期望”概念。傳統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結果的期望,而他認為除了結果期望外,還有一種效能期望。結果期望指的是人對自己某種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推測。如果人預測到某一特定行為將會導致特定的結果,那么這一行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選擇。例如,兒童感到上課注意聽講就會獲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績,他就有可能認真聽課。效能期望指的則是人對自己能否進行某種行為的實施能力的推測或判斷,即人對自己行為能力的推測。它意味著人是否確信自己能夠成功地進行帶來某一結果的行為。當人確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某一活動,他就會產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會去進行那一活動。例如,學生不僅知道注意聽課可以帶來理想的成績,而且還感到自己有能力聽懂教師所講的內容時,才會認真聽課。人們在獲得了相應的知識、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為了行為的決定因素。

二、農村兒童自我發展現狀

1、留守兒童的自我心理

缺少安全感,是留守兒童留下心理問題里面最大的心理隱患。兒童對父母的依戀是親子關系的特點決定的,從父母那里孩子可以獲得一種安全感,這是親子關系穩固的標志,也是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條件。母親離開,孩子會產生分離焦慮,導致兒童情感上的危機,并將在其后的生活中以突然的抑郁或焦慮形式表現出來,而這些抑郁焦慮與當前的生活壓力無關。因此兒童早期生活中與父母依戀聯結的形成與否會影響整個人生。諸多有關留守兒童的研究顯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檢出率明顯高于非留守兒童,與他們因其依戀關系遭到破壞,缺少安全感不無關系。(1)、缺少模仿對象,影響正確的社會認知。長期與父母分離的兒童盡管可以利用電話、視頻等現代通訊手段與父母交流,盡管有祖輩或其他親屬一起生活,但是沒有同父母在家庭中的長期相處,對家庭生活和親子交往的感受往往是殘缺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正確的社會認知。(2)、缺少積極的情感互動,導致人格異化。留守兒童與父母雙親或一方在很大程度上割斷了直接聯系紐帶,沒有父母與子女共同營造的親密的家庭環境,孩子很容易孤獨、自卑、冷漠、甚至自暴自棄,對父母由依戀到思念,由抱怨到怨恨,久而久之其人格發展就會扭曲,個人生命的健康和幸福將會受到嚴重的損害。(3)、缺少心理支持和道德規范,易產生越軌行為。留守兒童遠離父母的現實是,父母難以直接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對孩子的喜怒哀樂沒有即時觀察,無法及時提供心理支持,對孩子的品行問題也難予以矯正。正是父母給予孩子的心理支持和道德規范欠缺,成為孩子產生越軌行為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犯罪呈明顯上升趨勢就是有力證明。

2、父母離異兒童

第一、自卑,離異家庭的孩子往往都會很自卑,沒有完整的家庭,別的孩子都有爸爸媽媽,而自己只有一個,往往在孩子心理會造成自卑,做什么事情都沒有自信,感覺自己什么都沒有,得不到父母的愛,看到別的小朋友開開心心,自己卻不能向他們一樣。第二、自閉,很多小孩子由于家庭的破碎,慢慢變的自閉起來,不愛說話,不愿意接觸別的人群,喜歡把自己放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中,與世隔絕,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長此以往孩子會產生厭世或者仇視的情緒,家長應該多關注這些單親家庭的孩子。第三、叛逆,

單親家庭孩子叛逆的很多,主要是缺少父母的關愛,往往父母分開之后,總要自己養家糊口,往往會對孩子教育方面忽視,孩子經常在外面很容易接觸一些亂七八糟的人群,很容易產生一些惡習,所以父母在工作的同時應該加強孩子的教育,多給予關愛。第四、性格暴躁,往往在離異之前,很多家庭矛盾比如吵架打架,給予孩子耳語目染,往往孩子在成長中也會慢慢的學習大人的這種行為,從而變得性格暴躁和有動手的行為,所以父母在產生矛盾的時候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第五、排斥異性,破碎的婚姻往往給孩子帶來的傷害無法彌補,孩子往往也會產生對異性的排斥和對婚姻的恐懼,往往讓孩子從而害怕和異性相處,害怕結婚等等,心里的問題需要家長認真的疏導,多和孩子溝通,要讓孩子更陽光,更理性的看待婚姻。

3、被溺愛的孩子

(1)會變得自私自利,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由于長期被父母的溺愛所包圍,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又自利。(2)會變得性格驕橫乖張,孩子被寵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驕橫,由于父母一切讓步,也滿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無理要求,其骨子里就養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聽他的,敢于騎在父母頭上說話做事,不懂得讓步,不懂得寬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驕橫目中無人,行為乖張專橫。(3)孩子做事懶散無紀律,在父母的眼里,他就是老大,誰也管不了他,而且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辦,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變得懶散,偶爾做一點事也是丟三拉四,更沒有紀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紀律,他可以不聽別人的,別人卻必須聽他的,將來在社會上勢必難于立足。(4)孩子不懂禮節目無長輩,由于父母的過度寵溺,對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和不禮貌行為也沒有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禮貌,目無長輩,口無遮攔,更沒有基本的做人禮節,因為他壓根兒不知道禮節禮貌為何物。(5)孩子懦弱不能經受困難,長期生活在父母的呵護寵溺下,從小不知道什么是困難,因為一切有父母代為解決,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手足無措,性格變得懦弱,根本無法行大器,成不了大事業,經受不了任何一點小小的困難,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旦開溫室就必然被暴風雨摧毀。(6)孩子人際關系障礙,由于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行事專橫無紀律,目中無人,自然無法與人和諧相處,與他人的交流也變得障礙,人際關系是一種互動和互利的交流,而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總以為自已是皇帝老大,不肯委屈自已,不肯為人著想,總站在不平等的角度來行事,自然沒人愿意和他交往,其人際關系必然一塌糊涂,必然成了孤家寡人,學習就業以及愛情婚姻可能都變得困難。(7)孩子健康狀況不良,孩子被寵溺過度一個最直接的后果也許就是對孩子身體的損害,要么過于挑食,營養不良,要么就是任性暴飲暴食,過于肥胖,兩者都是健康的大敵;由于懶惰,更不會去鍛煉身體,于是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從小就落下病根子,對今后一輩子的身體狀況都會有影響。

4、拆遷后的兒童

現在的農村很多被開發商開發了,占據了農民土地,農民富有了搬到了樓上,手頭有了錢,后世無憂了,兒童的自我心理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他們對自己的夢想目標追求欲望不高了,學習變得散漫,視力變得有色了,看上不看下,朋友圈里不在談論學習,比較誰家的汽車牛,誰穿的衣服品牌大,有了攀比的心,追求名牌。

三、兒童自我效能的思索

1、培養積極的目標

兒童自我效能感降低,缺乏一個積極的目標,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第一、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世界上沒有懶惰的孩子,只有沒有目標的孩子!目標就是方向,孩子有了學習的目標,就有了奮斗的方向,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否則,孩子在學習中就只能處于被動應付狀態,根本談不上主動去學習。想爬山的人,才能到達山頂想爬山的人,才能最終到達山頂。學習也一樣,如果心中沒有“山”這個目標,又怎么會主動去學習呢?要想讓孩子主動、快樂地學習,就必須讓孩子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但這個目標必須是孩子愿意實現的,而不是父母強加給孩子的!不論做什么事,有目標才有動力。對于孩子的學習,一定要讓孩子明確自己的目標,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主動、快樂地去學習!第二、樹立人生目標。將來長大成人你要做什么,如何發揮你的才能,為社會作貢獻。

2、宣泄不良情緒、創造溫馨和諧環境

自我效能感與情緒有關聯,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發現,高水平的喚醒使成績降低而影響自我效能。當人們不為厭惡刺激所困擾時更能期望成功,但個體在面臨某項活動任務時的心身反應、強烈的激動情緒通常會妨礙行為的表現而降低自我效能感。所以當你有了不良情緒要學會宣泄,釋放。

3、培養正確的人生觀,讓孩子體驗到成就感

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地對待世界、對待人生,如何實現體現自身的價值,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至關重要。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三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人的一生應當是不斷的快樂的積累才構成幸福。其次選擇高尚的人生觀。人生觀是可以選擇的。不同的人生選擇,決定著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選擇表現出不同的人生態度,體現著不同的人生觀。 再次應當追求高尚的品格。樹立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還要正確地對待權力、地位、金錢。最后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不僅要有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等正確的理論為指導,更要勇于實踐,在具體的學習生活實踐中培養、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價值觀。

四、游戲療法促進兒童自我效能感

游戲讓孩子找到了自我效能,放松思維,為孩子的創新發展創造了空間。在我的一個案例中有這樣一個兒童,她是二年級女生,孩子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和姥姥姥爺一起生活,由他們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父母每隔半年左右回來一次看她,回來的時間也很短,沒有時間溫暖孩子的心。老人身體不好,還要照顧她和她的姐姐。她說自己還小不能做些什么,她感覺自己像一片無人關注的落葉,自己很小就被送到姥爺這里,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他們也沒有說過愛我,也很少給我買吃的,自己的朋友很少,有一種孤獨感。

看到她后,我很是為她的成長擔憂,她看不到自己的優勢,沒有陽光燦爛的笑臉,每日總是低著頭,躊躇滿志。后來我讓她做了“孩子的優勢調查表”,測試出她有三項優勢都是分高的,其中就包括“感恩”。她看到這個優勢之后也很高興,我告訴他看看你有這些優勢多好呀!你是個懂得感恩的孩子,說說你是怎樣做到的。

她說:我知道姥姥姥爺照顧我很不容易,身體也不好,有血壓高病,前幾天還住了院,我天天做飯和姥姥一起給他送去,我還學會了自己洗衣服,說著落出了笑臉,就是洗的不是很干凈,我告訴她你已經很了不起了,另外我還聽同學說你有繪畫的天分。后來通過三次的繪畫游戲之后,他對父母的感恩之情越來越濃重了。

第一次繪畫:一艘軍艦在海上航行,這時天空飛來一架敵機,然后敵機就開始投放炸蛋,轟炸軍艦,軍艦為了保護自己和小魚,開始反擊,并且告訴小魚快逃命,小魚們很聽話躲到了一處暗礁,小魚們得救了,非常感謝軍艦,原來她解釋道:那艘軍艦是媽媽,敵機是爸爸,他們經常打架。但是我知道媽媽是愛我的。她會保護我的。

第二次繪畫:一個小女孩(自己)找同學玩,可是剛玩一會兒,天氣不好,烏云密布,要下雨了,同學說“不和你玩了,我要回家?!闭f完同學打著傘回家,小女孩很失落,自己淋著雨往家趕,可是想著家里沒人,也是很郁悶,可就在此時,同學又回來了,和小女孩共同撐傘回家,和小女孩作伴。小女孩心里暖洋洋的,太感謝你了,他們攙扶著回家了。作品中還畫了一顆紅心送給她的同學。

第三次繪畫:本來是個晴好的天氣,突然龍卷風來了,小房子很害怕。房子里有一個媽媽摟抱著女兒,她們很堅強,她們說:“你來吧!你來吧!我不拍你,讓風吹走一切煩惱!”小女孩感受到了媽媽的愛,她原諒了媽媽長期不回家,在外打工,都是為了家庭生活的更幸福。

在孩子的繪畫和故事中,我逐步地挖掘了孩子的感恩優勢,這種情感的釋放,游戲帶來的時間感和空間感,給了她很大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是什么讓有些人能夠走出失敗、并最終獲得成功?而有些人卻在挫折面前認了輸?心理學家稱之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這是一些人具備的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相信自己具備取得成功的要素?!白晕倚堋庇伤固垢4髮W(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已經成為教育界的一個關鍵理念,正在被廣泛應用于醫療保健、管理、運動以及諸如發展中國家的艾滋?。ˋIDS)等看起來極為棘手的社會問題等領域。它同時也是橫掃心理健康領域的“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運動的主要特征?!胺e極心理學”的重點發展性格中的優勢,而不是減弱不良特質。

猜你喜歡
效能兒童游戲
立足優化設計提高作業效能
基于改進TOPSIS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效能評估
油田三相分離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離器效能分析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教師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作用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