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產科護理管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

2018-05-14 15:20楊敏
中國衛生產業 2018年11期
關鍵詞:不安全因素婦產科護理管理

楊敏

[摘要] 目的 分析婦產科護理管理中不安全因素,總結相應的對策。方法 選取該院婦產科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診的150例患者,總結發生的不安全時間,分析發生這種情況的不安全因素,探討相應的解決策略,對比開展對策前后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使用統計學軟件分析。結果 開展護理措施前,滿意86例、一般滿意46例、不滿意18例,滿意度88.00%;滿意101例、一般滿意45例、不滿意4例,滿意度為97.33%(P<0.05)。結論 護理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對護理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積極發現護理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對于提高護理質量、保證患者的安全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婦產科;護理管理;不安全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b)-005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nsafe factors and research the strategies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Methods 150 cases of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the unsafe time was summarized, and the unsafe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studies, 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to the nursing service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measures, 86 cases were satisfactory, 46 cases were satisfied in general, 18 cases were unsatisfied, 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was 88.00%; after the development, 101 cases were satisfactory, 45 cases were satisfied in general, 4 cases were unsatisfied, 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was 97.33% (P<0.05). Conclusion The unsafe factors in the nursing course have a direct effect on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the active discovery of the unsafe factors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and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ing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ensuring the safety.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Nursing management; Unsafe factor; Strategy

護理安全指的是患者在接受護理服務的過程中,不發生法律規定外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損傷、障礙、缺陷以及死亡[1]。好的護理服務能夠保證患者的安全,護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也一直是護理管理的重點內容,是護理質量的保障,也是提高護理安全性的永久問題。選取該院婦產科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診的150例患者,總結發生的不安全事件,分析發生這種情況的不安全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婦產科收診的150例患者,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36.9±8.9)歲。因婦科疾病住院93例,因產科疾病住院57例。

1.2 研究方法

總結目前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探討解決措施。使用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開展護理不安全因素管理后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3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滿意度調查結果進行分析,使用[n(%)]表示計數資料,進行χ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開展護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前,150例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88.00%,開展護理不安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后,150例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7.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3.1 婦產科護理管理中不安全因素

3.1.1 質量監督管理因素 質量管理是對要求達成質量目標進行的必要的活動和職能管理,質量管理體質也是進行護理安全管理的核心,如果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質量監控力度不達標都會產生護理不安全因素。不完善的管理制度會讓護理人員缺乏職業道德教育,不健全的規章制度也缺乏約束力,對于潛在的不安全因素缺少就預見性,加上護理人員缺乏和比例失調等原因,會造成護理不安全事件[2]。

3.1.2 多遠角色行為因素 護士是一個具有多重角色的個體,它有特定的工作內容、規范和行業標準,工作量非常大,且重復性較高,擔任多重角色,加上部分科室崗位安排不合理,長期超負荷的工作,讓很多護理人員身心俱疲,出現厭煩的情緒,對自己的工作不重視,希望脫離崗位,所以工作中缺乏責任心,沒辦法集中注意力,情緒波動大,對患者的態度粗暴,容易發生護患糾紛[3]。

3.1.3 護理技術管理因素 護理技術管理指的是通過有組織、有計劃地調節護理技術工作和建設,達到提高效益和技術水平的活動。護理人員缺乏業務知識和護理經驗,技術水平落后與他人配合程度差,學習和業務培訓不重視,不按照技術操作規程進行,這些問題都會造成操作失誤而發生護理事故[4]。

3.1.4 患者行為管理因素 患者管理指的是對那些已經存在軀體疾病的患者進行的管理,由于個體疾病會造成心理變化,這與對疾病的認知有很大關系。護理工作需要護患雙方的參與,需要得到患者的配合,但是如果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缺乏對疾病的認識,非常容易出現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不相信醫生,覺得醫生誤診,偏信江湖偏方,或是家庭經濟原因拒絕治療,出現人為的護理不安全因素[5]。

3.2 護理安全的管理對策

3.2.1 完善護理安全質量管理 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和護理中的薄弱環節,制定《護理質控綜合指標》《整體護理質量管理檢查標準》等,規范護理環節中的操作。同時成立質控小組,由高年資護士長、高級技術職稱人員擔任職位,定期對護理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解決,同時加大對不同環節的監控力度,做到層層護理質量有人抓,大事小事有人管,每個科室每周進行自查,每個月由質控小組檢查,對于發現的違規違紀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警示全院珍惜剩余,重視醫療治療,保證護理全程質量管理方案的落實、開展[6]。

3.2.2 加強安全質量教育 加強安全質量教育的目的是讓所有護理人員能夠提高對護理安全的重視。消除護理不安全因素是避免發生護理事件,保證護理措施開展的基礎。所以,要對護理人員進行法制教育,培養其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意識,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重視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影響。通過開展會議、講座、培訓班、質量分析會等,加強安全教育,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規章制度和職業道德,利用優秀的典型,分析違章事件。質控小組應堅持事前控制,嚴肅時候處理的原則,落實三預、四抓、兩超。加強護理不安全因素和事故安全隱患的管理,分析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召開會議重點講評,對所有出現的護理缺陷和問題都要明確責任,讓當事人能夠得到就教育,自覺履行職責[7]。

3.2.3 提高法律意識 護理安全與法律法規密不可分,由于護理人員的法制觀念薄弱造成的護理糾紛和事件經常發生。對此,應加強護理人員進行《醫院護理工作管理制度》《護理差錯制定標準和處理方法》等文件的學習,同時聘請專業的法律顧問為護理人員上課,提高護士的法律意識,讓所有人都能夠知法、懂法、守法、依法、護法,按照規章制度開展護理。新版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明確了醫療事故的內涵,也擴大了其范圍,只有增強醫護人員的責任心,將防控措施落實到工作中,強化醫院的規范,才能保證提高質量[8]。

3.2.4 加強專業理論和技術培訓 對護理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和繼續教育非常重要。醫院應設立專業的護理技術培訓中心,分期對該院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先由小教員對護理人員進行15項基礎操作培訓。鼓勵護理人員自考和再教育,送骨干人員參加各種專業的學習講座、進修班、學習班,學習新的理論知識,掌握護理新動態和觀念。對于能撰寫論文進行獎勵。所有護理人員上崗后6、12個月需要進行理論、操作考核,保證護理團隊的專業素質。

3.2.5 優化人力資源分配,降低護理人員工作負荷 臨床上的70%工作都是由護理人員完成的,護理人員不僅是保護者,也是依賴者、傾聽者,同時每位護理人員在自己的家庭中也有相應的角色。近些年來護理人缺少,工作量大,經常超負荷工作,出現角色沖突,對護理人員身心都有很大的影響,也是造成醫院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原因之一。醫院應重視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合理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對排班模式進行改革,對于工作負荷量比較大的中班和夜班增加人數,降低工作負荷。切實解決護理人員的生活困難,可為家住得比較遠的護理人員提供免費的午餐和午休房,對于增加夜班的護理人員給予加班補助和夜宵。保證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也能夠讓護理人員感覺自己的價值,更加積極努力的工作,全面提高服務質量。

結合該次研究結果來看,開展護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前,150例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88.00%,開展護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后,150例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7.33%,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積極發現護理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對于提高護理質量、保證患者的安全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曲芳.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隱患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母嬰世界,2017,13(10):100.

[2] 王紅珍,吳小菊.婦產科護理管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3,19(3):100.

[3] 尹娜.婦產科安全護理的不安全因素與防護措施探討[J].養生保健指南,2017,21(43):90.

[4] 張琳.婦產科護理管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5,25(5):145-146.

[5] 張英.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隱患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保健文匯,2017,29(11):158.

[6] 張茘荔,李夢嬌.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7,11(26):177.

[7] 符翠美.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與對策分析[J].飲食保健,2017,16(23):265.

[8] 胡榮華.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特別健康,2017,24(24):128-129.

(收稿日期:2018-01-12)

猜你喜歡
不安全因素婦產科護理管理
中醫情志關懷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
淺談如何有效避免和處理婦產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
超聲在婦產科急診疾病中的價值
護理持續質量改進在婦產科中的應用效果
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分析心血管內科護理過程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