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降低圍手術期患者轉運風險中的應用

2018-05-14 15:20冼敏玲秦有
中國衛生產業 2018年11期
關鍵詞:圍手術期

冼敏玲 秦有

[摘要] 目的 探討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圍手術期患者安全轉運風險防范中的管理效果。方法 根據FMEA操作方法,組建團隊,列出圍手術期患者轉運流程及子流程圖,從子流程中發現潛在的失效模式,指出可能導致轉運過程意外發生的環節及原因,進行分析找出需要改善的環節并追蹤整改的效果。結果 應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操作后,影響安全轉運的失效模式優先風險指數明顯下降。結論 應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針對圍手術期患者轉運期間的系列隱患可以做到前瞻性發現,選擇有效方法加以干預,可以將患者轉運期間出現系列風險的概率顯著降低,從而對患者的安全性做出保障。

[關鍵詞] 失效模式;效應分析;圍手術期;轉運風險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b)-0076-03

對于手術患者而言,院內轉運不單指對患者進行簡單運動,還需要對患者展開持續治療監護,對此其質量優異針對患者轉歸會產生直接影響。對于手術患者而言,于手術前、手術后轉運以及交接期間,時間只為幾分鐘至十幾分鐘,但是此期間卻表現出較大的風險。于各個環節中均會表現出安全隱患的情況,如果未經有效處理,則往往表現出意料糾紛的現象,更為嚴重會對患者以及手術預后產生嚴重影響,甚至使得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影響,對此針對術后患者轉運期間表現出的系列危險加以分析,并且研究有效干預措施表現出顯著價值[1-4]。作為一種分析發現,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的應用,針對系列故障產生的原因能夠進行有效識別,從而確定有效方法加以對應干預。該次研究將探討采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對圍術期患者進行干預的價值所在,以此將其轉運風險有效降低。分析2017年1—10月間該院收治的120例院內轉運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120例院內轉運手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齡分布范圍18~81歲,平均年齡為(51.50±4.50)歲。手術類型包括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胃大部部分切除、腸癌根治術、甲狀腺次全切除、闌尾炎切除及腹股溝疝修補等,所有患者均無組織器官功能缺陷及無經過院內轉運搶救。

1.2 研究方法

1.2.1 合理進行手術科FMEA小組創建 合理完成手術科FMEA小組的創建,護理人員總數為15名。其中本科學歷10人以及大專學歷5人。針對所有小組成員展開FMEA培訓工作,以將其專業知識掌握度以及風險意識顯著增強。

1.2.2 繪制流程圖 采取頭腦風暴法,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將圍手術期患者轉運流程及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逐一列出,見圖1。

1.2.3 合理進行危急值計算,并且完成風險評定工作 根據潛在失效模式,合理完成RPN(風險系數)值計算,之后采用統計方法,針對失效模式出現頻率等系列參數加以估算。合理完成RPN值計算,最終獲得RPN值越大,表示患者存在越大安全隱患。選擇有效方法進行改善。根據分值大小,合理進行行動優先判斷,就失效模式的預防措施加以制定,并且進行有效糾正,針對具體實施情況加以跟蹤觀察。針對潛在失效模式能夠有效發現,就相關原因加以分析。見表1。

2 結果

同FMEA管理前進行比較,管理后患者在RPN值方面,呈現出顯著性下降,見表2。

3 討論

對于FMEA的開展,主要應用前瞻性流程評估方法,針對各環境系列不良因素進行有效明確[5-6]。作為前暫性分析研究管理工作一種,選擇FMEA進行干預,可以確保在進行項目管理以及流程控制中表現出的系列缺點進行充分暴露,其注重事前預防,未將重點集中于事后糾正,從而避免出現嚴重人力物力消耗以及系列質量問題的情況[7]。針對系列風險有效展開評估工作以及分析工作,從而確定有效方法加以改進,在將醫療護理質量提高的同時,將系列不必要損失進行有效避免。

對于FMEA,當前于諸多國家以及地區進行推行實施,從而對于醫療事故的出現進行有效控制,將醫療糾紛充分減少[8]。在手術前以及手術后進行轉運科室交接期間,合理選擇FMEA方法,針對科室交接的不完善以及系列薄弱環節可以進行充分明確,從而將科室之間交流聯系進行有效強化,針對每一工作環節進行密切銜接,對于具體交接流程加以充分規范,合理完成手術患者交接記錄單的填寫,最終對于護理記錄的連續性以及全面性做出充分保證,有效減少了糾紛的發生。FMEA的應用確保了手術患者院內轉運的安全。

4 總結

FMEA管理方法的有效應用,針對手術患者在院內安全轉運期間的系列影響因素可以進行認真評估,針對失效模式可以進行有效查找,從而合理完成全程控制方案的制定,使得護理人員具有的抗風險意識得以顯著增強,針對手術患者的轉院安全做出充分保證。為了將圍手術期患者轉運期間的FMEA管理力度充分加強,需要就院內轉院風險在固定時間進行評估,針對系列轉運流程加以充分完善,合理完成長效管理機制的創建,最終使得醫療服務質量顯著提高,醫患糾紛獲得顯著減少。

[參考文獻]

[1] 鐘衛英,李萍.手術患者術后轉運過程中的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護理與康復,2011,10(3):253-254.

[2] 張曉娟.介入手術患者接送途中安全護理對策[J].當代醫學,2009,15(29):626.

[3] Latino RJ,Flood A.Optimizing FMEA and RCA efforts in health care[J].J Heahhc Risk Manag,2004,3(24):21-28.

[4] 張萍.“六西格瑪”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與展望[J].護理研究,2005,19(3A):379.

[5] 葛亞敏,江萍.心臟手術后患者轉運的安全管理[J].護理與康復,2011,10(6):534-535.

[6] 吳靜,謝佩玲,田朝偉.FMEA模式在急診留觀病人安全轉運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6):493-495.

[7] 王高峰.FMEA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電子質量,2002(11):60-64.

[8] 馬春遠,李靜,鄧艷濃,等.FMEA應用于新生兒沐浴操作流程中風險防范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09,6(21):152-154.

(收稿日期:2018-01-12)

猜你喜歡
圍手術期
舒適護理對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圍手術期的影響
創傷骨科下肢骨折手術圍手術期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與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