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過程為中心”的形成性評估模式在大學英語拓展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2018-05-14 16:20王昀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8年1期
關鍵詞:評估中心大學

王昀

[摘 要] 通過以選修 “英漢互譯”的兩個自然班為研究對象,闡釋了實施形成性評估的原則和措施,探討如何在大學英語拓展課程中實施“以過程為中心”的形成性評估模式,并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說明該評估模式的實施效果和存在的問題。

[關 鍵 詞] 拓展課程;以過程為中心;形成性評估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1-0162-02

一、引言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在全國范圍已經轟轟烈烈地進行了十幾年之久,各級院校根據自身的條件不同程度地進行了教學改革。人們普遍接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展開教與學的活動這一觀點,但教學評價卻存在不合拍的情況,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以及對教學質量的測量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上。為了進一步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改善評估機制存在的弊端,必須有效實施“以過程為中心”的形成性評估機制,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評估體系。

本研究以建構主義評價觀和高教司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為指導,針對目前大學英語評估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實證研究系統闡述“以過程為中心”、評估方式與評估主體多元化的形成性評估機制在大學英語拓展課程中的實施過程和方法。

二、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形成性評估模式的理論依據

形成性評估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哲學家提出,近年來受到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關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1]不僅明確提出:“對學生學習的評估分為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兩種”,還對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的目標、形式等內容作出了明確規定。形成性評估概念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的提出為教學評估模式的實施提供了方向,使教學評估從關注結果轉變為關注過程。

此外,源自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的建構主義為形成性評估的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建構主義評價觀提倡一種民主參與的、開放的、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強調評價應圍繞著真實的情境來評估學習結果。此外,建構主義學習觀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導向,強調對學習過程的持續和動態評估,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態度、策略以及進步情況。因此,在教學評價中學生不僅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目標

將“以過程為中心”、評估方式與評估主體多元化的形成性評估模式引入大學英語教學,改善目前評價體系中存在的種種弊端,使形成性評估方式有效彌補終結性評估方式的不足,從而構建和諧統一的大學英語評估體系。

(二)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問題:(1)在大學英語拓展課程中如何有效地實施“以過程為中心”的形成性評估模式?(2)學生對“以過程為中心”的形成性評估模式如何評價?(3)“以過程為中心”的形成性評估模式存在哪些問題?

(三)研究對象

以某二本院校二年級選修大學英語拓展課程——“英漢互譯”的兩個班,以一百一十七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大學英語拓展課程是針對已通過英語四級考試、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生所開設的拓展類必修課程。

四、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形成性評估模式的應用實踐

(一)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形成性評估模式的設計原則

1.評估策略的制定要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和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對翻譯能力的描述為依托,明確教學目標,開展有的放矢的評價。

2.形成性評估應與終結性評估有機結合,使形成性評估成為終結性評估的有益補充。形成性評估應強調“以過程為中心”,關注學生日常的學習表現,通過評估手段引導并激勵學生。

3.與終結性評估不同,形成性評估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2]。形成性評估過程應公開,有計劃性和持續性。實施評價前,教師向學生解釋相關要求和注意事項,使學生明白參與評價的意義并認真執行。

4.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應當采用多元評價體系,實行教師評價、自我評價與生生互評相結合的方式。評估內容應多角度、動態性、引導均衡發展,目的在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形成性評估的措施

1.在學期初,根據“英漢互譯”的課程性質,制定形成性評估的評分細則,并征詢學生的意見。根據學生反饋的意見結合教學實際對評分細則進行適當的調整,向學生公布評分細則的終稿。

2.實施“小組學習”,從而客觀、公正地實施形成性評估,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堂活動,相互學習、相互監督、相互激勵,從而實現“在評估中學習,在學習中評估”。

3.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的比例為30%和70%,形成性評估的滿分為100分,期末再乘以30%;形成性評估的內容包括考勤、課堂表現、小測、作業,所占分數分別為10、20、30、40;分值的比例應依據具體課程而定。

4.形成性評估的評估主體為教師評價、學生他評和學生自評。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客觀、公正地對自己和他人進行評價,學期初把評估細則和要求對學生作出詳細的解釋并統一印發學生他評表和學生自評表?!八u”主要由各組長完成,組長的“他評”由組員完成?!八u”和“自評”除了要求學生對自己或他人的考勤、課堂表現、作業打分外,還需要在分數后面寫上評語。表格在學期中和學期末各上交一次,教師進行總結、反饋。

5.形成性評估的方式有觀察、訪談、學習檔案、測試等多種方式。其中,“檔案袋評價”是指在教學中匯集學生作品的樣本,它們的目的和內容是為了展示學生的學習和進步情況。本研究部分借鑒了“檔案袋評價”的理念,并對此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使其更符合教學實際,可操作性更強。

五、“以過程為中心”的形成性評估模式的總結與反思

為了了解“以過程為中心”的形成性評估模式的完成效果以及學生對該模式的意見和看法,筆者在學期末對學生實施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在課堂上進行,共發放問卷114份(3人缺勤),收回有效問卷110份。

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學生對“以過程為中心”的形成性評估模式整體滿意度較高。其中,82.7%的學生認為在英語拓展課上有必要實施“以過程為中心”的形成性評估模式,78.2%的學生認為該模式具有合理性,這說明該評價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且受到多數學生擁護。該模式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 73.6%的學生認為該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習自覺性。由于學期初向學生說明該課程的學習目標、要求及評估細則,72.8%的學生認為該模式有助于對學習目標的認識,77.3%的學生能夠在了解學習目標的基礎上通過教師評價、學生他評和自評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93.7%的學生注意到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此外,72.7%的學生認為該模式有助于學習任務的完成,72.8%的學生認為該模式有助于對課堂的參與。以小組為單位的各種課堂活動,如討論、搶答、比賽等以及蘊含其中的評估機制能夠鼓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頻繁交流使課堂氣氛始終處于動態狀況。在不斷探索和應用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分享彼此的知識和經驗,提高了創造性思維、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81.8%的學生認為該評價模式有助于合作學習,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

總之,在英語拓展課上實施“以過程為中心”的形成性評估機制能夠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及時對學習進行反思并注意到學習中的問題。此外,該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和對課堂的參與,從而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通過問卷和與學生座談了解到該模式仍存在有待改進的地方:如前文所述,盡管93.7%的學生能通過該評估模式注意到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僅有63.7%的學生認為該模式有助于學習策略的調整;部分學生認為盡管該模式有利于客觀地實施形成性評估,但根據課堂表現的教師打分和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分容易使回答問題帶有功利性;此外,如何使靈活多樣的課堂形式更好地與形成性評估結合,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有待今后進一步研究的內容。

六、結語

隨著外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知識能力的迅速更新,評估模式也需要注入新的內容。以終結性評估為主導的評價模式早已無法適應目前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整體要求,只有強調“以過程為中心”、關注學生學習發展情況的多元化形成性評估機制才能給學生客觀、全面、準確的評定。

參考文獻:

[1]劉芳.自主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體系研究[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5):175-177.

[2]張蓉,沈椿萱.試析大學英語合作學習的形成性評估模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6):168-170.

猜你喜歡
評估中心大學
至善
地方立法后評估芻議
熔巖燈
磁懸浮初探
評估社會組織評估:元評估理論的探索性應用
360度績效評估在事業單位績效考核中的應用探析
先定中心后搭配
中國最美的十所大學
數碼精品世界(2009年7期)2009-09-04
門檻最高的大學(前10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