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聾校義務教育階段課堂手語使用實效性策略研究

2018-05-14 15:09傅昆
學校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關鍵詞:聾校手語實效性

傅昆

一、研究的背景簡介

來自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850萬殘疾人,其中聽力言語殘疾人占2184萬,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手語是聽力殘疾人使用的特殊語言,是國家語言文字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幅員遼闊,不僅南北方手語差別較大,相鄰省市的手語也不盡相同,學生日常生活中互相交流時使用的手語與師生在課上交流運用的手語也不同。這就出現了交流障礙的問題。這種障礙直接影響了聾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效果。

因此,我們專門對課堂使用的常用手語(包括手勢漢語和自然手語)進行研究,一方面為聽人教師搭建一個學習研究自然手語的平臺,使更多的聽人教師了解學習到有助于教學的自然手語;另一方面,規范同一學科的常用手勢漢語,在此基礎上,力求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課堂教學中師生教與學之間溝通存在的障礙,提高課堂手語使用的實效性。

二、課堂手語使用的特點

(一)習慣打法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頻率最高

從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使用最多的手勢是習慣打法。這種習慣打法主要應用于教師講解文本的大意。閱讀理解教學目標主要是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文本的大意。在適當的時機,運用學生習慣打法解決學生的理解障礙問題起到了輔助作用。但這些打法大多不是《中國手語》中列出的標準打法,只能用作解釋說明。

(二)《中國手語》在低年級教學中使用頻率較高

《中國手語》是我國官方發行的一本規范的手語詞書。學校使用的手語應該以《中國手語》為標準。在課堂觀察中,我們發現測試年級偏低的課堂教學《中國手語》的使用率最高,使用效果也最好。特別是在語文生字詞教學、低年級的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規范的《中國手語》進行課堂教學,效果很好,學生們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基本無障礙。我們分析,《中國手語》運用于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效果良好的原因主要是低年級課堂教學專業用語簡單,《中國手語》中的詞匯基本可以滿足課堂教學使用。

(三)閱讀理解教學中的手語使用較為混亂

閱讀理解教學是出現手語使用問題最多的。從高年級課堂教學觀察中,我們發現由于《中國手語》書中的詞匯不能涵蓋文本詞匯,所以,許多老師自編了一些手語,這些手語使用在課堂教學中缺乏科學性,而且只局限于某位老師對某班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時使用。這些手語常常只使用一次,不具有語言的穩定性。此外,遇到同一個《中國手語》沒有涵蓋的詞語,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打法,造成了同一篇課文,不同的老師,教出來的手語打法不同,學生理解也不盡相同。所以,閱讀理解教學是課堂教學中出現手語問題最多的。

(四)在課堂教學中,代表稱謂的詞語最難用準確的手語表達

在課堂教學中,稱謂是最難用準確手語打出來的。人名,特別是外國人名,很難用一個準確的手語表達出來。在《中國手語》中城市的名稱,國家的名稱收錄的很少,不能滿足日常的教學。大部分老師采用的是用每個漢字拼音的首個字母疊加在一起表示的方法,增加了理解的難度。

(五)在課堂教學中,手語與口語的默契配合的程度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在我們所做的課堂觀察記錄中發現,教師手語與口語配合的默契程度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手語是連貫的,有時很難準確的打到位,學生會產生歧義,口語的配合是減少學生產生歧義的概率,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教師的教學語言。此外,一位手口配合默契的教師在教學時語言表述時間短,所以,手語與口語的默契配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條件之一。

三、課堂教學手語使用的實效性策略

(一)實用性策略——習慣打法的使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主要是通過實施教學,學生能夠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來完成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講解需要學生理解性內容時使用習慣打法,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理解與操作,能夠更快捷,更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習慣打法的合理運用能夠節約課堂教學時間,增加課堂教學的密度,從而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規范性策略——《中國手語》的使用

根據課堂觀察,《中國手語》可以在測試年級偏低的課堂教學中廣泛使用。我們在這一學段規定課堂手語以《中國手語》為標準?!吨袊终Z》沒有涵蓋的詞匯用習慣打法來彌補課堂教學手語的不足。如果習慣打法也沒有,我們按照手語創編原則,創編手語,來滿足教學的需要。

(三)高效性策略——口語教學的合理使用

對于教學常規語言,可以不使用手語,直接用標準的口語進行教學。在學生能夠通過口語與教師進行有效交流與互動的前提下,盡量使用口語教學,培養學生的看口能力,為日后學生與健聽人交流打下良好的看口交流基礎。

(四)輔助性策略———口語+文字的教學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難以用手語表達的詞匯可以選用口語+文字的表達方式,創編新的手語有一定的困難。為解決這一難題,我們采用口語+文字的教學方式??谡Z中的口型和文字都是視覺信息。這種教學的形式對于聾校高年級的學生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這種教學方式的優勢就在于可以超越手語的局限性,將抽象的概念、定義準確的表達出來。

(五)替代性策略——文字或地方手語的使用

這是解決閱讀理解教學中手語使用問題的又一策略。

在分析中提到的稱謂手語表達難的問題,目前最好的解決方式是沿用當地的自然手語。如果自然手語表達有困難的,我們可以直接用文字來表達。如果學生不能理解,需要教師給予適當的解釋說明,確保學生理解的正確性。在新編的《中國通用手語》書中收錄的表示稱謂的詞匯選用的都是地方自然手語。

五、結語

手語是聾人交往的語言工具,課堂手語是聾人學習知識,掌握一技之長的

語言交流工具,聾校的課堂手語研究就是為解決聾生與教師之間地語言溝通障礙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課堂手語實效性策略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促進了聾校的教育教學發展。

猜你喜歡
聾校手語實效性
“主講主問主評”工作法:提升黨課教育吸引力實效性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聾校多年堅持用心用手“唱”響國歌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無聲的世界里,怎樣唱一首歌?
淺談聾校數學數形結合思想實施
初探新形勢下如何開展聾校語文教育教學
論聾校語文對話教學實施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奇怪的手語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