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

2018-05-18 09:31莊蕓
考試周刊 2018年46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程生活化教學教學改革

摘要:在初中道德和法治課程改革中,生活化教學逐漸成為重點研究的教學方式。社會生活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基礎,只有做到在社會生活中進行教學,才能使道德與法治課達到最理想的效果。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能夠使教師更好地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課程發展。以開發和利用生活化的課程資源為中介,充分利用教育對象所處環境的材料和生活體驗,使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得到完善發展,建立健全的生活化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改革;生活化教學

一、 生活化教學概述

“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生活背景之中的教學方式。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參與到各項實踐活動中,建立學生的知識架構,注重對生活細節的思考,學習技能,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加以引導,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獲得學習的動力,最終使學生得到健康發展。2017年《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引用大量的生活實例,著重以初中學生的生活為基準,借此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建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成長需求和生活體驗加以關注,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經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豐富多變的方式組織學生參與課程,引導學生融入生活、學習中來。因此,教師應該合理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優化,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程中進行主動學習,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多種活動中學習、收獲經驗,有效地將教育和生活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知識積累。

二、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實踐

在七年級教材《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相關,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吸收。在講授《友誼與成長同行》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歌曲《朋友》創設情境,通過歌曲欣賞,點明本節課的主要學習目標,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例如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好朋友之間的相處模式?這樣的情境創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知識。通過引入歌曲活躍課堂氣氛,及時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真正回歸到生活實際。在《綻放生命之花》一課中,教師首先可以事先收集一些時事熱點,讓學生通過感官感受生命的意義。其次,讓學生了解到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應當敬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最后,使學生了解如何將生命的價值最大化。讓學生懂得生命的珍貴,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生的欲望,適當引入求生、救生的常識。當面對自然災害時如何自救?有什么樣的逃生方法?面對社會侵害時如何正確地自救和求救?這些情況都是在生活中有可能發生的,通過列舉實例,讓學生意識到危險無處不在,使學生更加注重生命安全,提高自救、求救的能力。通過這些新聞、時事熱點等內容的推動,引導學生吸收知識。初中學生由于年紀尚小,社會經驗不多,對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有一定的好奇心,對學校以外的事物都非常感興趣。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道德與法治教材,密切聯系課堂知識,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這一方面能夠使師生之間加強互動、交流,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產生興趣,方便教師更好地實施生活化教學,加強道德與法治課程與生活的關聯。

三、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正所謂“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痹谏罨虒W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構建各種學習情境,通過具有思考性、啟發性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習效果的理想化。教師可以采用語言、音樂、圖片、視頻等多重手段進行情境創設。在教學的各個階段都可以進行生活情境創設,在課堂上隨時導入、提問,布置在隨堂練習中等。例如,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中“學習伴成長”一課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觀看一些學生上課時的圖片,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引導學生了解到學習在成長過程中的樣子,提出問題,如學習生活中,是否能感受到自己成長等。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學習,學習伴隨著他們的成長。這樣通過創設情境,充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進而使他們以更好的學習狀態投入到課程中。

(二) 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國家新課程改革強調了學生是課堂主體的重要性,而教師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正確地學習。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其引導的作用,讓學生能夠主動地探索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發現自己”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閱讀書中內容,想想這節課主要是講什么。然后,讓學生自己用幾個詞語描述自己的中學生活,說說自己展現的形象。在學生回答之后,提出“對自己展現出的形象是否滿意”“聽聽同學的意見,看他們對你有什么樣的看法”等問題,教師也可以將自己對學生的看法進行表述,讓學生體會到本節課的重點,即正確認識自我的重要性。像這樣同學之間能互相幫助,合作展開課程,體會不一樣的自我,能夠使學生建立自信心,形成正確的人生奮斗目標,實現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這一系列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活動,不僅能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之中,而且能夠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將知識逐步的內化,成就更好的自我。

(三) 情感延伸,自我矯正:在《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通過自身體驗和思考,得出一些情感啟發和認識,認識到自己的想法與和做法有哪些不足之處,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做出正確的行為。在《道德與法治》“師生之間”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說出自己對教師職業的理解,談談自己理想狀態下的師生關系是怎樣的,教師通過學生的講述,說明正確的師生關系,另外,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對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現在的教師的教學風格的看法,認識到不同階段教師的特點,從而讓學生能夠很好地接納、尊重、應對不同風格的教師。在這節課后,使學生認識到教師之間的差異,能夠妥善處理自己的師生關系,實現自我矯正行為的目的,達到了預先的教學效果,有效提高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德育課堂,是初中學生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由于初中學生正值青春期,還沒有建立三觀意識,因此道德與法制課必須遵從學生的生活日常,不能隨意開展漠視學生生活需要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活動。本學科教師應該重視與學生的互動,摒棄向學生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注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

作者簡介:

莊蕓,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玉山中學。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課程生活化教學教學改革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
德育教育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課堂教學
關于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
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實踐探討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