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大報告》中成語類“四字格”的英譯策略

2018-05-25 10:50潘紅
北方文學 2018年11期
關鍵詞:英譯策略十九大報告

潘紅

摘要:“四字格”是漢語中獨具特色的結構,不僅能體現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也能增強語言氣勢、增加文章意境?!妒糯髨蟾妗肥侵袊钚聡楹桶l展動態的權威文件,是國際社會正確了解中國的確鑿的信息來源,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橋梁?!八淖指瘛痹凇妒糯髨蟾妗分蓄l頻出現,其英譯質量直接影響英語讀者對報告的理解和接受。本文將報告中“四字格”分為四類,并系統地闡述了成語類“四字格”的五種翻譯策略。

關鍵詞:“四字格”;《十九大報告》;英譯策略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代表大會報告的翻譯是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掌握政治話語權的一個重要渠道?!妒糯髨蟾妗罚ㄏ挛暮喎Q《報告》)既能有效地反映中國過去一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和科學等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方面的基本情況,總結了黨的工作成就,又對未來的工作重心和發展方向做出了總體部署,是中國最新國情和發展動態的權威文件,是國際社會正確了解中國的確鑿的信息來源,是加強中外交流和相互了解的重要橋梁。簡練嚴謹、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四字格”的大量應用使《報告》言簡意賅、富于文采、對仗工整、有音韻美。對“四字格”的英譯能不能貼近中國發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外國受眾的思維習慣,對國際社會了解“中國故事”、聆聽“中國聲音”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四字格”的概念

四字詞語源遠流長,其出現可追溯至先秦。但“四字格”這個概念是由魯志韋在1956年首次提出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詞匯研究的發展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對“四字格”的研究范疇日趨完善,不僅包括對其結構風格、語法功能上的研究,而且包括對其構詞、語義、語用、修辭、音節、節奏、新詞構成等的研究。

基于不同的研究背景,許多學者對“四字格”做出了定義。魯志韋(1956)認為,四個字(音節)組成的詞或詞組,在語法上成立且緊密相關,其前后有比它更大、更明顯的停頓,就是四字格(劉秋紅,2008)。呂書香(1963)擴大了“四字格”的范圍,指出“四字格”不僅包括四音節復合詞、成語和慣用詞組,還有四音節熟語。姚殿芳和潘兆明(1985)認為“四字格”是由四個字組成的單詞或詞組,包括由四個不同單字組成的詞、復合詞、成語、慣用語和臨時搭配的結構。馬國凡(1987)將其定義為“由四個音節組成的單位”。他指出強調外部形態是確定“四字格”的主要依據并不意味著“四字格”可以是無意義地音節拼湊,“四字格”是一個詞或詞語,它是由不同程度表意的四音節的粘合體。馮勝利(1997)認為,四個字的并行連接可以組成一種獨特的表達形式,它們可以形成獨立的語言單元,在應用中有很強的獨立性。

二、四字格的特點及優點

總結多位學者的研究,可將“四字格”的特點及優點歸納如下:(1)由四個音節組成,形式上對仗工整;(2)信息量大、詞義豐富;(3)適用性廣。既可用于口語,又可用于書面語;(4)再造性強。根據現有的“四字格”的結構,可通過更改其中一個或多個字來創造很多同類的“四字格”;(5)節奏鮮明,使文本富有感召力,增強文本氣勢。以上這些特點既說明了“四字格”的重要性,也表明了它超強的生命力和活力。

三、《報告》中成語類“四字格”的翻譯策略

《報告》中有在成語詞典中可查到的成語如“一往無前”等72個。這類“四字格”大多有中國文化背景,蘊義豐富、感染力強,在翻譯時應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F將常用翻譯策略舉例如下:

(一)直譯

盡管中英兩種語言不同,二者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也有相通之處。在此基礎上,雖為漢語特有的語言形式,簡單易懂的成語類“四字格”也可被直譯為英語而不失原味。對這種“四字格”單純采用直譯策略,保留原文內容和形式,既能傳達其原始意義,又能實現其交際目的?!秷蟾妗分?2個成語類“四字格”中有30個采用了直譯策略。

例1登高望遠 aim high and look far

例2成效卓著 achieve remarkable outcomes

例3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letting a hundred flowers bloom and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例1-3中的“四字格”均采用了直譯策略,用詞和結構基本與原文保持一致,最大程度地忠實與原文。

(二)意譯

意譯是指翻譯時不必嚴格遵照原文的用詞、句法和修辭,舍棄原文的字面意義,擺脫原文結構,作出適當的詞匯和語法改變,對原文進行解釋性翻譯。意譯的前提是正確理解原文、不損害原文內容和精神。意譯的重心在于順暢地傳達原文含義,為目標受眾提供自然、順暢的譯文。但是,意譯并不意味可以隨意添加或刪減原文內容。

例4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do everything in our capacity

例5 同舟共濟 stick together through thick and thin

例6 不能定于一尊,……

No one political system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only choice…

例4“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并未被譯為“try our best and act according to our capability”,而是直接用“everything”一詞涵蓋了“盡力”的意思;例5“同舟共濟”也未被譯為“to cross a river in the same boat”,因為這樣譯雖然與原文字字相符,卻不能順暢的傳遞原文信息,難為英語讀者所理解。例6的翻譯脫離原文結構,順暢地表達了原文內容。

(三)概略化翻譯

由于文化和語言的差異,許多“四字格”逐字翻譯會讓目標受眾難以理解。因此,翻譯這類“四字格”時,常用虛化的方式將原文的中心思想概括、籠統的表達出來。

例7 山河破碎 saw their homeland torn apart

例8民不聊生 live in poverty and despair

例9敲鑼打鼓 Achieving national rejuvenation will be no walk in the park.

若直接按照字面將例7中“破碎”譯作“fall into pieces”,將例8中“聊生”譯作“talk about life”,將例9“敲鑼打鼓”譯作“beat drums and gongs”,英語讀者會一頭霧水。通過將這些“四字格”概略化,直接譯出其在語境中所要表達的意思,能更好的傳遞原文的信息。

(四)直譯加意譯

在翻譯有些成語類“四字格”時,若僅僅逐字翻譯,會使讀者不知所云。此時需要采用直譯加意譯的策略,既保持原文語言特性,又添加語境信息,大大降低了受眾處理信息需花費的精力,使譯文含義明朗,同時還傳遞了中國文化。這種方法綜合考慮了原語的交際目的和目標受眾的接受能力。

例10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build on past success to further advance our cause

例11……,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移。

…,our Party has never forgotten its founding mission,nor wavered in its pursuit.

例12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like seas fallen calm and rivers running clear,be clean and free from corruption.

例10兩個“四字格”意義相近,翻譯時保留了原文“前”、“后”兩字,又加譯了“發展我們的事業”的意思,這樣可以將詞匯中所隱含的具體內容解釋清楚;例11中“初心”被譯為“founding mission”,更準確地傳達信息;例12的翻譯既保留了漢語的語言特色,又補充說明了想要傳遞的信息即“海清何晏”描述的是從嚴治黨的結果——黨內沒有腐敗。

(五)省譯

為了對稱或用來突出思想、強調感情,有些“四字格”詞語重疊。還有的“四字格”含有為了符合四個音節的節奏而加的不必要的詞。省譯的“四字格”一般是由對偶形式組成的,用兩個不同的喻體表達相同的喻意?!秷蟾妗分谐烧Z類“四字格”用到省譯策略的有三種情況:(1)前兩個字與后兩個字為同義詞;(2)第一個字與第三個字相同或者意思相近;(3)原文兩個“四字格”表達意思一致、并列出現。

例13 休養生息regeneration

例14 不屈不撓remain indomitable

例15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lose no time

例13屬于第一種情況,“獨立”和“自主”、“修養”和“生息”為同義詞,只需譯出其中一個含義即可;例14屬于第二種情況,兩個“不”字在翻譯時只需譯出同一種意思;例15屬于第三種情況,兩個“四字格”屬于并列關系、意思相同,只需譯作“lose no time”就能完整表意,簡潔明了。

四、結論

“四字格”是漢語一大特色,源遠流長、使用廣泛,具有形式工整、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等優點。成語類“四字格”負載中國傳統文化和漢語語言特色,在《十九大報告》中頻頻出現,對其英譯時應該根據不同情況選取不同策略。對簡單的“四字格”可遵照原文字詞和格式,單純直譯;對逐字翻譯不能達其意的“四字格”可概略化翻譯,譯出其真實含義;對富含中國傳統文化的“四字格”可意譯或者直譯加意譯,即有效傳遞原文信息,又彰顯漢語言特色;對詞語重疊或并列出現的“四字格”可省譯,譯出精髓、避免累贅。只有針對不同情況選取更恰當的翻譯策略,才能將《報告》中的成語類“四字格”翻譯好,讓英語讀者更好地讀懂《報告》,更好地了解中國。

參考文獻:

[1]陸志韋.漢語的并立四字格[J].語言研究,1956(1):45-82.

[2]姚殿芳,潘兆明.實用漢語修辭[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82-92.

[3]李紅霞.目的論視域下的政論文英譯策略研究——以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為例[J].外國語文,2010(S):85-88.

(作者單位:三亞學院)

猜你喜歡
英譯策略十九大報告
論專題化教學在《形勢與政策》教學中的運用
新時代行政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三重價值
新時代的社會發展藍圖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論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球貢獻
中國文化特色詞誤譯及其英譯策略探析
漢語新詞英譯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